【古文探奇】登州观海记-焦循

乾隆六十年四月初一日,同仪征江安、甘泉阮鸿游登州蓬莱阁望海。
是行也,出登州城北门,入备倭城南门,约里许,至蓬莱阁。阁在岛上,岛高十丈半,山有天后宫,宫门内有六石,两两相比,高丈许,紫色圆耸,今名曰三台石。由右角门出北行,上数十级,遂临海。其左为避风亭,亭后为苏公祠,近改为官厨,苏公像须披面尘,殊不堪。由右历二十余级,登阁上。阁南北两面空敞。南望莱阳大山,一塔高入云表,众峦环拱其城,雄踞其下,万灶稠叠;北则海在足下,苍茫无际,云帆出没,小如黑豆。是时日色在东,阴雾幂布,长山岛可望见,他岛皆隐雾中。阁距海二三十丈,其下有弹石涡,涡中尽小石,圆润可玩,东坡取以伴蒲草者也。其白者颇可混玉,但离水则不泽耳。岛根遒锐错落,海燕千百,呢喃其间,波纹平秀,不似江河之险。道士云:“其浪广数里,非人目所能尽,故不见其状。”余尝过泰山,自其麓,仰之高,直与岨崃诸山等,盖由济南以来,皆泰山之身,至泰安见其卒耳。呜呼!泰山不见其高,斯为至高;东海不见其波,斯为巨波;圣人不见其德,斯为大德。以波涛洪洞言海者,不知海者也!
己而,复登北门城楼。是时,天光清朗。长山岛之西见庙岛,其东见大竹岛、小竹岛、乌纱帽岛、鼍矶岛,岛根有白云载之,岛在半空,天与海接。城上有刍者,问以海市,刍者曰:“四五月,天微阴,东北风起,则见于岛上。或如城、如楼、如山林、如村落、如塔,有小市,有大市,变幻不常,无定日,唯居阁畔者可见之。”一老卒云:“阁上望岛有市,岛上人望阁亦有市,盖虚气也。”或以不见海市为恨,余曰:“乌知岛上人此时不见阁上有市!则我辈身在市中而不觉,何有于他人岛上市也!”
作者简介

自古以来,描写大海的作品可谓多矣!它们有的借景以抒情,有的状物以喻理,在主体与客体的碰撞与交融中,迸发出了一朵朵人生智慧的火花。这篇《登州观海记》便是这方面的佳作。作者以十分豪放的情怀和潇洒的笔致为我们勾画了大海不同凡响的风韵,同时也传达了对人生独特的体验与思考。

从结构上看,本文主要采用了空间上的循序渐进和变化视角的方法,以达到移步换景和全方位扫描的目的。自然,如果就方法本身而言并不新鲜。早在汉大赋中我们就发现了它十分成熟的倩影,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越来越成为散文家,尤其是游记作家惯用的手法之一,可以说,只要有关风物描述,便言必“东西”,事必“左右”,在频繁的实践中,这种方法曾发展到了至善至美的境界。我们不能否认,此种方法的合理运用,的确能起到秩序井然和笼罩一切的效果,但同时我们也要承认,过分的成熟又往往是死亡的开始,这表现在上述方法中,就是由时间和习惯铸就的思维定势所形成的强大的惯性往往不由自主地使人们为旧的参照系所吸引,将艺术的创造力消失在既定的模式之中,以至非才力拔萃者不能超越。作为一个深为传统所浸染的作家,焦循也深受这方面的影响。但他毕竟是一位天才英发的胜手,他的才力,他的艺术上的自尊,他由主体所生发的创造欲,使他不会也不可能完全安于受制于人的平庸的境界,因此,从文中可以看出,他虽有所承袭,但并非东施效颦,虽有所参照,但并非胶柱鼓瑟。在他的笔下,对旧的依傍充其量只是通向新的美学境界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当我们为作者所创造的艺术氛围陶醉时,便会忽略旧的因素,而把目光集中在新的艺术质素上,这从“南望莱阳大山……不似江河之险”一段精彩的描述中可以看到。这里虽然在视角上采用了前人的手法,但由于作者能够从此时此地此景出发,因此,在意象上亦不乏新鲜之感,所谓“南望莱阳大山,一塔高入云表,众峦环拱其城,雄踞其下,万灶稠叠;北则海在足下,苍茫无际,云帆出没,小如黑豆“都是作者经过精心体察所描述的独特画面。又由于作者的气质中自有一股盎然的诗意,因此,在意境上又显得那样的玲珑剔透,神采飞扬,而这从“岛根遒锐错落……不似江河之险”的描绘中则能体会到此种灵性的进发。

从立意上看,出情入理也是本文的特点之一。焦循既是诗意浓郁的散文家,又是精于玄思的哲学家。哲人的气质使他不会把自己的思维搁置在感觉和现象的层面上,因此,在向诗化的领域进发的同时,他又不知觉地向另外一个国度——哲理的王国靠近,因为他深深懂得缺乏哲理的诗化正如没有灵魂的美丽的躯壳,虽然在瞬间能够眩人神智,但却没有启发心灵的永恒的魅力。作者在听了道士一段富有启迪性的话语后,喟然长叹:“呜呼!泰山不见其高,斯为至高;东海不见其波,斯为巨波;圣人不见其德,斯为大德。以波涛洪洞言海者,不知海者也!”这里,作者不仅在与今人对话,同时也在与过往的哲人交心。焦循虽是一位精通儒学的大师,但这一段话传达的却是道家的精义,它使我们想起了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神韵,所不同的是,它舍弃了老子原有的消极的成份,走向了更纯净、更高尚的人格空间,在这净化的过程中,不但高扬了自己的主体意识,同时也启发了无数读者的心灵。

焦循(1763年~1820年),清哲学家、数学家、戏曲理论家,字理堂,一字里堂,江苏扬州黄珏镇人,嘉庆举乡试,与阮元齐名。阮元督学山东、浙江,俱招往游。后应礼部试不第,托足疾不入城市者十余年。构一楼名“雕菰楼”,读书著述其中。博闻强记,于经史、历算、声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有《里堂学算记》《易章句》《易通释》《孟子正义》《剧说》等。

(0)

相关推荐

  • 海南29|儋州——海花岛

    11月19日下午,游完洋浦大桥公园,行驶5公里就到海花岛,入住海花岛2号岛上的壹海公寓. 中国海南海花岛是恒大集团建设的一个大型人工岛,位于儋州市洋浦港与排浦港之间的海湾区域,填海面积12000亩,由 ...

  • 观海听潮赏乾龙池海汇桥风光 自驾寻芳游人间胜境

    时至大暑,空气中都带着烈日的味道.沉寂在城市中的你,是否想找个地方惬意地放松一下?蓝天碧水.白云沙滩,以及美丽的风光,在这个闷热的季节里,一定会带给你别样的清凉.让我们一起开车去寻找那无限的风光. 乾 ...

  • 固戍码头掠影:站在观海平台赏日落,感受海天一色

    曾经的深圳固戍码头是珠江口岸一处非常繁华的渔港和商港,如今它牌楼静立,游客纷纷驻足于此赏景.虽然它早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码头,因为船已经不在这里停靠了,但它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这里的海景我不能说是最美的 ...

  • 王瑜 观海

    观海 王瑜/文 闲时,我喜欢到海边观海,看海波涌起,又缓缓退去,心中另有一番感慨.        漫步于海岸边,脚踩细细的又湿又软的黄沙,迎面吹来凉爽的风,旋即在空中散发着咸味飘腥的气息,沁入心脾,精 ...

  • 【古文探奇】麻姑观瀑记-徐芳

    品 READ 读 麻姑观瀑记 登麻姑,过半山亭,折而百步许,有声骤起于涧,轰轰然.予诧曰:"雷也."客笑曰:"非也."已更折百步,有物摇扬 天际,下属崖壁,皓然 ...

  • 【古文探奇】游荷叶山记-袁中道

    品 READ 读 游荷叶山记 予别丘墓三年矣.今年夏,始与二弟至里中拜于松楸,而憩于先居,先居傍有荷叶山,乔木千章.今日诸叔偶不见召,日暮无事,乃与二弟步于山中.择高阜处,藉草而坐.因思儿时常骑羊来此 ...

  • 【古文探奇】东游略记-元好问

    品 READ 读 东游略记 丙申三月二十有一日,冠氏赵侯将会行台公于泰安.侯以予宿尚游观,拉之偕行.凡三十日,往复千里,而在鞍马者八日,故所历不能从容.然亦愈于未尝至焉者,因略记之,以备遗忘. 郭巨庙 ...

  • 【古文探奇】 拟岘台记​-曾巩

    品 READ 读  拟岘台记 尚书司封员外郎晋国裴君治之二年,因城之东隅作台以游,而命之曰:"拟岘台",谓其山溪之形,拟乎岘山也.数与其属与州之寄客者游其间,独求记于予. 初,州之 ...

  • 【古文探奇】化洽亭记-沈颜

    品 READ 读 化洽亭记 宁国临县迳之东南,古胜地也.顷属兵兴以后,尽目芜焉.稂莠蔽川,嘉树不长.氛烟塞路,清泉不发,幽埋异没,谁复相之?是邑汝南长君,治民有廖,任人得逸,乃卜别墅,就而营之.前有浅 ...

  • 【古文探奇】宝界山居记-归有光

    宝界山居记 太湖,东南巨浸也.广五百里,群峰出于波涛之间以百数,而重涯别坞,幽谷曲喂,无非仙灵之所栖息.天下之山,得水而悦:水或束隘迫狭,不足以尽山之奇.天下之水,得山而止:山或孤子卑稚,不足以极水之 ...

  • 【古文探奇】修觉山记-钟惺

    品 READ 读 修觉山记 辛亥十月,十有九日,早发新津,叔弟恬,不知隔江者为何许山也,与童骑疾驱过之.予与艾子后,坐舟中,指江干削壁千切,竹树榱桶,出没晴岚云浪外者,异焉.问之,则修觉山.子美(游修 ...

  • 【古文探奇】游翠微峰记-恽敬

    品 READ 读 游翠微峰记 自宁都西离外北望群山,有虎而踞者,二峰若相负,北峰为翠微峰,易堂九子讲学之所也. 背郭十里,陟山西折而北,过前所望虎而踞之南峰,有崖复北,有岩夹磴而上,西折有冈,冈之西为 ...

  • 【古文探奇】游灵岩记-王思任

    品 READ 读 游灵岩记 域中有四大刹,灵岩居其一,以泰岱之屋乌也,乃希有佛化.见道场当谷中,有峰堡而立,就之猊蹲.入谷三里许,一梁横跨,水淙淙出焉.北山但苦渴,得水便佳.寺古废,然材尽豫章,丽犹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