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海战之56:航空怪兽

在1940年5月26日的炉边谈话中,罗斯福提出了一个惊人的目标:为对抗愈发临近的战争阴霾,美国将在12个月内生产50000架战机。

这数字是个什么概念呢?自1903年怀特兄弟发明飞机以来,至1940年的37年中美国生产的所有飞机加起来,都不到50000架。

罗斯福要在第38年的一年时间里,产出超过前37年的总和。

罗斯福做到了,最终,美国在二战中生产的各类战机超过30万架。1939年,美国的航空工业产值在工业领域中仅列第41位,排在前列的是汽车、石油、造船等行业。二战结束时,美国的航空工业一跃成为第一。

其中,福特公司的产能扩张可算是个典型。

没错,就是那个造汽车的福特,二战时成了航空制造业的怪兽。

索伦森(Charles E. Sorensen)1881年生于丹麦,4岁时跟随父母移居美国。成年之后做过测绘员之后在壁炉厂做模具工人。1900年他在底特律做铸工时,遇上了福特,1905年加入福特公司。

从索伦森这时的年纪来看,他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之后大放异彩成为著名的福特流水线缔造者之一,应该归结于他在管理工程方面的天赋。

1910年,索伦森跟其他人提出了流水线生产的概念。在实验中,他拖着一个汽车底盘向前走,相应的工位上工人往底盘上装零件,这就是第一条流水线。

1940年罗斯福提出飞机生产目标的时候,索伦森59岁,任福特公司主管生产的副总裁,正是经验最为丰富的年纪。

但是,一个汽车公司造飞机?很多人并不看好,因为汽车与飞机的差距太大:汽车零件不过1.5万而已,总量不过1吨出头。相比之下,福特要做的B24轰炸机有45万个零件,空重18吨。

而索伦森本人,决心给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他的信心不是没来由的:在他的掌管下,10万工人的生产能力是每天1万辆汽车。

而且福特刚好有块地在铁路边,本来是个用作社会主义实验的农场,现在正好用来盖厂房。说干就干,福特在1940年开始动工盖厂房,但直到1942年,整个厂房才完工。这个工厂,就是著名的Willow Run。

一个厂房盖了快两年,不是福特效率不高,是这厂房实在太大:33万平方米。直观来说的话,是个1600米长,200米宽的的厂房,在当时是世界之最。

流水线的概念,是福特在B-24上成功的关键。

B-24的原创是团结飞机公司(Consolidated Aircraft)。1941年初,索伦森去到团结公司参观之后,结论是“物料杂乱无章,没有工作进程的意识,机械化程度太低”“就像定制服装的裁缝,做出来的东西每个都不一样”

这样的生产方式,在索伦森这生产管理大师的眼里恐怕就一个字:垃圾。

参观结束的当晚,索伦森在宾馆连夜构思了B-24的流水线:生产线的布置方式、工位所需机械、工位停留时长等等。

题外话就是这效率让俺想起二战之后宝马的一件事:当时宝马走投无路,于是一夜之间完成了摩托车的所有图纸。这个看看就好,那家伙的名字忘了,江湖传闻,没查询真假哈。

从汽车改产飞机,福特一开始确实有不适应的地方,比如飞机图纸的一些标记符号没见过甚至所得图纸不完整、零件的铸造、机加工要求更高等等。所以在初期的时候,福特只是生产零件,然后运往团结公司组装。

但福特在底特律而团结公司在加州的圣地亚哥,太麻烦。

1941年10月,福特终于获得许可,装配整机。

1942年9月,福特产的首架B-24下线,型号是B-24E。

然后福特就开挂了,打鸡血一样。

从一开始的白班,到两班倒再到三班倒,直到每天24小时每周7天无休。生产效率方面,1944年达到每63分钟一架的水准,最高峰为1944年4月24日,两天内出厂100架。

也就在1944年4月,美国政府受不了了:慢点干,飞行员培训跟不上。

整个二战中,美国产量最高的战机就是B-24,达到了18482架。生产B-24的工厂有5家,其中福特一家就生产了6972架整机,另有1893架配件,整机跟配件加起来占了B-24产量的近半。基本上,福特是以一当四的水准。

其实,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没有战前半个世纪的积累,就没有二战中美国生产力的爆发。这“厚积”的不单是设计、生产这种“硬”实力,也包括了索伦森这种生产管理方面的“软”实力。

而这软/硬的实力,是相配的。在这个例子上,B-24的设计固然厉害,但没有福特这汽车怪兽培养出索伦森这样的人物,它也坐不上产量第一的宝座。而索伦森这样的人物,只会出现美国这样高度工业化的国家,不可能出现在巴西或者越南这类农业国,这就是之前说过的“文明程度”

索伦森最后的结果也蛮有意思,跟福特二世闹翻之后,他1944年退休,去了威利斯公司,就是那个击败福特为美国政府提供逾30万辆吉普车的威利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