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们都很喜欢的「干净男孩」,到底什么样?

我国不像日本那样有职场着装文化,所以除了面试之外,日常上班都不太讲究衣服好赖的问题。
所以T恤、帽衫、运动裤变成了很多人的标配,且被当作是一种「低调」的职场表现,但秘姐认为,「低调」并不等于「随便」,「舒服」也不等于「好看」或者「合适」。
事实上我发现,运动休闲这样的装束对长相和身材的要求非常高,没有美队那样的长腿、屁股和肌肉很难穿出感觉。
更别提,还有一多半的人后背都挺不直,气质一点都没有的好伐?
以貌取人当然不应该被提倡,但在没开口、别人不知道你的履历、能力、家底儿几斤几两之前,还是会简单肤浅地根据颜值、身材、发型、穿着打扮、戴什么手表等一些外在信息中进行判断。
因此,这样的穿着很容易给人一种「麻麻地」的感觉。为什么一些中年男士老被diss油腻,也跟在外形上疏于管理、满不在乎的态度有很大关系。
在「舒适」和「得体」之间如何取得平衡,大概是大部分男士需要重点思考的。
比如在长袖的衣服里面,衬衫就会显得比较正式和精神,搭配度也比较高,理应撑起衣橱的半壁江山。
解开一二个扣子,再随意挽起袖子,就会很有腔调,包括秘姐在内的很多姑娘都认为穿干净衬衫的男人很迷人。
不但显得整个人很干净,还能隐约带出讲卫生、勤快、有钱有闲等人格光辉。
白色或者蓝色条纹的衬衫可以多备几件,黑衬衫就算了。
穿黑衬衫的男人总给人一种下一秒就要逼你办洗头卡的感觉。
奥巴马真是商务休闲风格的最佳代言人
关于如何选一件合体衬衫的干货,在之前的文章里已经写过了。
今天秘姐再给大家带来一些高阶内容,看看动辄几千块的衬衫到底是贵在哪儿。
首先,在我看来300块和3000块的衬衫区别还是相当大。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真的是一分价钱一分货。
那些拥有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经典老牌做出来的东西几乎没有硬伤,如果没两把刷子的话早就在市场丛林里被淘汰掉了,根本活不到现在。
从制作方式来讲,衬衫可分为两种:机制衬衫和半手工衬衫。
机制衬衫,顾名思义,即全部环节都是机器制作。
机制能玩得花样不多,再加上所需人工成本有限,所以这样的衬衫定价还算良心,3000块钱以内就能买到非常好的了。
英国的Turnbull&Asser、Budd、Hilditch&Key,还有法国的Charvet都是这个类别里数一数二的大牌。
半手工衬衫,就是部分环节采用手工代替机器来制作。
手工能捣鼓的名堂就多了去了,要说最擅长这种活儿的,当属意大利。不得不说这个国家搞经济不行,但做出来的衣服是真好。
那些历史悠久的工坊基本都是子承父业,属于家族生意。
就算是现在,在那不勒斯小镇里依然能看到几个家庭成员在一起闷头缝衣服的奇异景象。
他们的生产模式多以「一人负责一衣」为主,这也就意味着,对个人技术的要求十分全面,没有多年训练和经验是无法胜任的,所以在效率上肯定拼不过流水线。
出品速度比较感人,一个月的产能可能只有一两百件。
只能说意大利这些做顶级衬衫的是完全不计成本的,各种奇奇怪怪的边角之处甭管需不需要人工,都能全部给你手缝一遍,所以可想而知,一件半手工衬衫的价格最起码能买两件机制衬衫,5000块钱的价格一点儿不新鲜。
不过也正是这一针一线,才能体现出工匠独到的审美和风格,进而赋予一件衣服鲜活的灵魂。
这才是值钱的地方,否则那些皇室成员、名门望族为什么对其趋之若鹜呢?
如果有机会去到这些专门卖衬衫的品牌店里,你一定会被动辄几千种款式、面料、颜色所震撼,他们的专业度令人发指。
比如,光白色就有几百种,要是耐心足够的话,搞不好你真的可以找到传说中的「白里透黑」。
除此之外,还有几十种领型和袖型可供选择。是否需要绣字、绣在哪里、花边宽度多少之类的都可以随便挑。
总之这些专业的衬衫玩家就是喜欢给你搞细节,绝对是把选择困难症患者玩儿死的节奏。
但不得不承认,品位的产生,似乎就在这些繁复、花费时间且看似无意义的麻烦之中。
上面说完了一些比较虚的东西,接着我们来落实到实处,说说一件衬衫的品质具体体现在哪里?或者说,如何简单、快速地判断它的好坏呢?
首先,看领子。
一件衬衫的腔调,大部分是体现在这个地方。不管衣服怎么搭配,领子都会暴露在外,被人一眼注意到。
通常来说,领子僵硬的都不是好货。
为了保持领子的挺括,在制作时都必须要加衬。大部分品牌都会采用粘合衬,一是成本较低,二是适合大规模的生产线操作,但缺点也比较明显,僵硬、长时间穿着会不舒服,多次洗涤之后常会出现起泡现象。
所以高档衬衫都会选用棉衬,挺而不僵、柔软舒适,对于那些需要超长待机的领带一族非常友好,而且也不怕洗。
还有一些比较内行的朋友才能注意到的细节,比如领座和衣身的拼接、过肩、袖窿、前门襟等,如何处理这些地方会直接影响到衬衫的舒适和美观度。
这里给大家重点讲一下领座和衣身的拼接。
领子长、大身短,如果是上机拼缝,非常考验师傅的功力,需要时不时停下来调整和控制两边的长度差距,这样才能保证这一趟完成之后终点刚好对齐且线条过度圆顺。
但是机器走线快且针距太密,很难用拉扯布料的方式去缩小差距,提前计算不好的话极容易失败,把长度差距太大的两片硬拼在一起的结果就是鼓包、拧巴。
而手工把领子缝上去,哪儿松哪儿紧、差量该如何分布是手上可以轻松控制的,所以拼接处的圆弧比较容易实现饱满且平整的效果。
手工上袖的道理也是一样。
因为针距较稀,所以即使是缝在一起也不会那么死,在做一些拉扯动作,比如抬手时,布料依然保有一定的弹性,舒适性提高。
还有一点就是,手工制作可以带来较好的抗皱性能。
普通衬衫在下水之后,面料会有一定的缩水,而拼接的地方由于被车线紧紧咬住而失去了延展性,所以才会起皱。
而手缝的好处就在于,即使是被缝住的面料依然具有一定的余地,因此缩水也缩得很平均,这样就降低了产生褶皱的可能。
当然,手缝并不是抗皱的唯一方法,上面提到的粘合衬也同样可以。
工匠们吭哧俩小时才能干完的活儿,其实一熨斗下去就能解决,要多硬挺有多硬挺,真·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从技术的角度看,完全没毛病,哪怕是美国大名鼎鼎的精英品牌Brooks Brothers也是这么操作。
但是从穿着体验的角度,这些加了粘合衬的拼缝处,没褶皱了是真的,但僵直也是真的,也就是说,它并不会随着身体以及衣服的动势而产生相应的弯折,就像是一个架子架在了人身上,看起来非常呆板。
还有一些常被内行们提及的工艺细节,比如错位上袖、对条对格、一英寸多少针,无论是成衣还是定制,这都是好衬衫的标配,做不到的话也不配卖好几千块钱了。
错位上袖
对条对格
除了上面说到的可以提高功能性的手工之外,还有部分是没什么卵用的。
比如一个扣子,非要用上等珍珠贝母来做,而且形状也和一般的看着不一样,要么特别大要么特别厚。
只能说高档品牌为了体现自己的独一无二,就特别喜欢单独开模,搞一些作逼倒怪的零件,在材质上也极尽造作之能事。
标准模具生产的零件是不屑于用的,成本低廉且产量巨大,简直没有灵魂。
塑料扣子一下就显得平平无奇了
再比如扣眼,用机器搞出来的效果也不差,工匠就非要再手缝一遍。除了看着精致点儿以外,无任何实际作用。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品牌为什么如此痴迷于手工呢?
其实只是因为一件事——
用繁复的、无实际意义的人工劳动来给高昂的定价一个由头。
精密细致的手工看起来赏心悦目,你再联想到几个戴老花镜的老奶奶挑灯夜战一针一线的画面,很难说人家卖得死贵就是完全不合理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衣服如果做成这样,已经是来到另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了。
谈钱什么的太庸俗。再说是为了毫无意义的费时费事买单吗?明明是为了对美的深刻理解和追求买单!
怎么说呢,总有一些感性的有钱人愿意为此一掷千金。
其实在这一点上,各行各业都差不多。
其实用手采泡出来的茶叶口感有多妙谁也说不清,但总得为比别家卖贵200块钱的事实一个合理的解释,也得让花钱买茶的人给自己,特别是给他人一个「我可不是交智商税的傻帽,而是会看门道的内行」的说法。
这种玄学一样的小feel,懂的人才懂。
站在消费者立场,从比较肤浅的角度考虑,手缝扣眼、扣子和过肩手工扦线是值得入手的。而且线迹最好别那么笔直,这样一看就是手工的。
其他手工大多不在明面上,无法达到在人前得瑟的目的,也就显得没那么必要了。
过肩手工扦线
最后一个可以直观判断衬衫品质的依据就是面料,这是除了人工之外,最大的成本来源。
面料这东西不能看当下的状态,新买回来的时候可能都很棒,下过10次水之后,才能高下立判。
陈奕迅不是在「你的背包」里唱过吗?「它旧的很好看」。
确实,好的面料及染色工艺在多次洗涤之后,色泽和光泽度还是很优秀;而差的面料在洗过很多次之后,旧的很像一坨屎。
如果你正考虑入手好点儿的衬衫,不如一步到位买一件「海岛棉」的。
之前的文章里就提到过,海岛棉是最顶级的面料之一。触感细腻绵密、光泽柔和,和羊绒很相似。
「sea island cotton」这几个字,就是品质保证。
它的年产量仅为全球棉花产量的0.0004%,是金字塔尖的存在,再加上大多被欧洲几个老牌所垄断,价格自然也就上去了,但买到绝对是赚到,穿过一次就会爱上。
综上,就是我对好衬衫之定义的一些浅薄见识。
衣服之所以卖的贵,原因有很多。无论是为品牌买单、为花色买单、为面料买单、为版型买单、为「毫无意义」的手工买单,其实都各有各的道理。
重点是,你真需要一件像样的衬衫,穿起来会很diao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