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易心法》的进退之数,你还敢说易经不科学吗
在昨天的文章中,说了易经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正好对应闰年三百八十四天。而按回归年和朔望月计算的阴历一年正好是三百五十四天,对应的是平年的总天数。三百五十四天对应卦画三百五十四爻。
周天三百六十,公度之数,处中之道。三百五十四爻相当于在周天公度三百六十的基础上退了六爻,就是坤卦爻数。地球公转一年是365.25天,四年积累三百六十六天。刚好是周天公度三百六十的基础上进了六爻,就是乾卦的爻数。
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等于闰年总天数,实际上是代表周天公度三百六十天,因为八经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在三爻的基础上重叠成六十四卦的八纯卦。相当于重叠了三爻八卦共二十四爻,三百八十四爻减去二十四爻等于三百六十。所以易经六十四卦就是一个周天公度。
乾进坤退,回归年,朔望月,阴阳合历。三年一闰,五年再闰,十九年七闰。不管经过多少岁月,中国历法和地球运转轨迹严丝合缝,进退之间都回到六十四卦这个三百六十的周天公度。就如六十甲子一样,循环一圈又从头开始,就是一个圆,不管过亿万年都是如此!你还敢说易经不科学吗?
一、“一岁之数,三百六十。八卦八变,其数已尽。”经过前面大段的解释,易友们应该知道,由于使用阴阳合历闰年的方法。阳进阴退,就可以用三百六十这公度数来计算一年了。一年三百六十天,相当于八卦八变,每卦气数已尽。如何八卦八变?实际上是在京房卦七变的基础上再变回本卦。
乾、姤、遁、否、观、剥、晋、大有,八变复乾,则天之气尽。坤、复、临、泰、大壮、夬、需、比,八变而复坤,则地之气尽。震、豫、解、恒、升、井、大过、随,八变而复震,则雷之气尽。
以此类推,八卦各八变,八八六十四数。表示天、地、雷、风、水、火、山、泽气数已尽无余蕴,走完六十四卦一年到头。
上面说的第八变,最后变的是第五爻,第五爻是最重要而且有意义的,我在周流六虚的文章中说过,五爻代表南方,居午。阳极阴生复归于初,所谓“出于机,入于机”。一气流行,周流六虚。
南方午位离卦代表火,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从考古发掘中,比如贾湖、红山文化中不断发现有三足凤鸟的形象,三足表太阳升起、正中、西落的象。表明了上古之人对太阳的祟拜。中国人喜欢把任何事物分成三段,比如早、中、晚,始、中、终,上、中、下。离卦代表文明。
二、“数成于三,重之则六。其退亦六,是为乾坤。”陈抟说:夫气之数,起于一,偶于二,成于三,无以加矣,重之则为六。然三,少阳也;六,太阳也。三,春也;六,夏也。此乾之数也,是为进数。其退亦六,三,少阴也,六,太阴也。三,秋也。六,冬也。此坤之数也,是为退数。三画为经卦,六画为重卦,凡以此而已。
实际上陈抟说的是天地阴阳,正反运动,故重之以六,进也是六,退也是六。中间有三如春、秋。一进一退,阴阳变化之理。
三、“凡物之数,有进有退。进以此数,退以此数。”万物之理,都有进退之数。万物大致盛衰各半。盛也此数,衰也此数。比如一年十二月,春夏为进数,秋冬为退数。昼夜十二时,自子开始为进数,自午开始为退数。以甲子论,以甲为进数,乙为退数。子为进数,丑为退数。阴阳进退,细推物理,无不其然。
四、“凡具于形,便具五数。五数既具,十数乃成。”陈抟说,凡丽于气者必圆,径一而围三。凡丽于形者必方,径一而围四。天数三,重之则六。地数五,重之则十。
“十”从何来?盖有四方,则有中央为五。有四正方则有四维,复之中央,合计为十,凡丽于形的,皆有十数。邵子曰:“日月星辰,与天为五;水火土石,与地为五。有四正有中央,有四维有中央。覆而为十,所谓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十地圆通之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