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甄嬛的糙米薏仁汤真的是为了打压祺嫔立威?错,意在太后
甄嬛的彻底改变是她从甘露寺回宫后,那是绝望后重生的甄嬛。
那时,她唯一的依靠果郡王已死,她再无屏障,只能置之死地而后生,赤膊上阵,选择回宫。
可是命运弄人,在她回宫的前夕,果郡王竟然回来了,甄嬛的心中定是悲喜交加,或许悲更甚于喜,她或许怨恨过命运的捉弄,或许怨恨过时光的错乱,更怨恨过自己鲁莽的决定,可是唯一不变的是她必须回宫。
爱的人不能长相厮守,恨的人又要强颜欢笑面对,生活已完全没有意趣,那么唯一剩下的就只有权利。想要在后宫获得权利,唯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打压敌人,稳固自己的地位,二是取信于后宫最高统治者,获得信任和宠爱。
甄嬛能够怀孕回宫,已经充分证明了皇上对她的爱,对她的宠,否则以她废妃的身份怎么可能回宫,那么打压敌人,稳固自己的地位就是当务之急了。
甄嬛回宫后,一直小心谨慎,连被人设计差一点从轿撵里掉下来都能忍着不发作,而是一直在寻找机会,可以一击命中,即打压别人,又稳固自己的地位。
祺嫔就在甄嬛睁大双眼寻找机会时撞了上来,以梦魇为由半夜把皇上从欣贵人那里叫走。于是甄嬛金口一开,赏了祺嫔一壶糙米薏仁汤,把祺嫔喝得有苦难言,也让其他嫔妃看到了甄嬛的厉害之处,后宫倾轧之风一下子被震住了,而甄嬛亦得了太后的赞赏,一时间成了后宫的风云人物。
大家看到这里的时候,很多人会以为甄嬛此举只是为了报仇,打压祺嫔,其实甄嬛此举真正的用意是释了太后的疑虑,得到太后的信任,祺嫔只不过是顺手牵羊,顺便打压她而已。
为什么这么说呢?
甄嬛离宫前,可是很少主动向太后请安,也并不太在意太后对自己的看法,而是一味与皇帝花前月下,为什么这次一回宫,就想着要得到太后的认可和信任呢?
甄嬛这次回宫对太后态度的改变,还要归功于果郡王的亲娘,舒太妃。
甄嬛出宫前,太后在她眼中就是一个不问世事的慈祥老太太,和邻家老奶奶一样,和蔼可亲,即不问后宫之事,也不在意后宫的争风吃醋,一味地安详养老。
可是这次她要回宫,舒太妃告诉她,太后还不是太后的时候,只是一个不太受宠的妃子,她对于舒贵妃的受宠一点都不吃醋,与自己姐妹情深,其实她那时最恨的人就是一直受宠的舒贵妃。
一朝她成了太后,立即翻脸无情,逼迫舒贵妃出家,把曾议过太子人选的果郡王交给她抚养,舒贵妃放弃宫中的一切,从此一生不离开安栖观一步,这才保得果郡王的平安。
太后利用摄政王支持自己儿子成为皇帝,之后太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利用与摄政王的私情亲手刺杀了摄政王,夺回王权,一举扫平其他羽翼,这样的心机和手段是何等的厉害。
舒太妃的一番话让甄嬛明白,太后就像一只沉睡的雄狮,一旦醒来,搞起破坏,那将是她无法承受的,想到此,甄嬛忍不住打寒战,她曾对太后的尊重变成了刻骨的畏惧。
本来就心虚的甄嬛刚一回宫,就被太后来了个下马威,她怀孕着跪下请安,太后只装没看到,一个劲地与她说话,就是不让她起来,先是问她回来是否还习惯,然后语调一转,说她学会了狐媚惑主的那一套,最后质问她,甘露寺与皇上偶遇是不是她故意设计?
最后一个质问非常犀利,仿佛猜到了一样,这让她胆战心惊,在她还惊惧不定时,又风轻云淡地让她起来了,还怪沈眉庄不提醒自己,让甄嬛怀孕还跪着,这一整套下来,让甄嬛彻底感受了一下太后的心机和手机,这不得不让她心惊。
太后一旦认定她狐媚惑主,把目光放在她身上,那么她那些小伎俩是逃不过太后的法眼,而她想做点什么也施展不开,那么她回宫前的所有雄心壮志都实现不了。
鉴于种种原因,甄嬛必须获得太后的信任,让太后把眼光从自己身上移来。那么对于太后来说,她可不希望后宫的女子只知道争风吃醋,她需的是识大体,贤惠,能照顾好皇帝的嫔妃,就像沈眉庄那样的,这才是太后心中最理想的皇帝嫔妃人选,甄嬛要想得到太后的赞赏,只能往这个方向努力。
于是,甄嬛一壶糙米薏仁汤震住了后宫争风吃醋的不良风气,让太后看到甄嬛并不是那个只知道风花雪月的甄嬛,而是知道如何帮助皇帝,镇压后宫那些歪门斜道的争宠手段,因此对甄嬛赞誉有加,再不疑心甄嬛。
没有了太后的疑心,甄嬛才真正地挣脱了束缚,像游进大海的小鱼一样,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真正地开始巩固自己的地位。
所以,甄嬛的糙米薏仁汤,真正的用意是太后,而甄嬛的这一招也确实管用,一举获得了太后的信任,此后再不受束缚。
甄嬛的这一举动,也说明甄嬛回宫后的手段和计谋,已不再是小打小闹,也不再是争风吃醋,而是目标明确,巩固地位,获得无上的荣宠,得到最高的权利。
格局的变化,带来心胸和计谋的改变,这也是她最后取胜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