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展飞:《由我们的教育被视作“苦海”想到的》
今天,山东的高考终于结束了。这意味着全国的高考也正式结束了。
网上开始充满了轻松的话题,各种考完后欢庆的照片开始充满了朋友圈。
然而,正是这些照片让我深思。
二十年前,我们那个时代,高考完了,大家在欢呼“解放了”,为什么二十年后的今天,孩子们喊的依然是“解放”?
这二十年,我们的大学录取率,已经从我们那个年代的百分之四十多到了百分之八十多,为什么我们的教育依然这么苦,这么累?
尤其是今天,当我看到了这样的一张照片后,我便觉得如鲠在喉,觉得应该写一点什么了。
这是一位母亲在迎接自己的女儿时打出的横幅:“祝贺维维顺利出关,脱离苦海!”,我绝对无意批评这位母亲,相反,我还会会心的一笑。然而笑完后,我想到更多的是,为什么我们的教育成为了“苦海”?
教育,“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不亦乐乎?”教书育人,不是快乐的吗?
读书,“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不也是快乐的吗?
据说在每个以色列人的家庭里,孩子出生不久,母亲就会读《圣经》给他听,而且每读一段后,就让孩子舔一下滴在《圣经》上的蜂蜜,意为书甜如蜜。
然而,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铺天盖地的文章都是“读书苦”。
我甚至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变成了一件“苦”事。
但是看看眼下的教育,真正把读书当成一件“乐”事的学生,真是少之又少了。
几天前,写了一篇关于乡村中学的文章,在百度上又引起了热议,目前阅读量又是以万计了,评论的人很多,里面不乏老师。
在评论中,我发现一个现象,然而这个现象并不有趣。
写到这里,还得从我当年学车时的一段往事说起,当年我学车的时候,驾校的教练听说我是老师后,就直接跟我说,他们最不愿意教的就是老师。我问为什么,他说因为老师最不听话,最自以为是。
这话让我很无语,又不得不承认。
我在这行里待的时间长了,对老师们的一些表现还是非常清楚的。
我经常习惯模仿鲁迅先生,愿意揭一揭自己头上的几个“癞疮疤”,弄出点血来,这让很多当老师的很不愉快,也确实是个得罪人的营生,然而我依然愿意做下去。
回到我前面说的那个并不有趣的现象上来,这个现象就是,在我那篇文章的评论下,我一眼就能看出哪些是老师的回复,因为几乎清一色的口吻——“这事不赖我”。
真的,看着里面一些老师的回复,我感觉替他们脸红。里面不乏有什么“三十年教龄的老教师”,倚老卖老冷嘲热讽地“教育”着我,认为我“太年轻了”,“一腔热血”“满嘴天真”,那意思是“习惯了就好了”。
其实这种“三十年教龄”的人,我觉得真的没什么好炫耀的。富兰克林有句话说,有的人三十岁就死了,七十岁才埋葬,我觉得里面大概就包含这种人。
三十年,不思进取,不思改变,日复一日,没有思想,没有作为,像行尸走肉一般,用岁月攒了所谓的“三十年教龄”作为自己唯一的一点可怜的“资本”,再以长者的口吻去教训后来人,讽刺别人是“砖家”的时候,其实自己连“砖家”也算不上,呵呵……
实在不想说什么了。
除了这“三十年教龄”的,更多则是推卸责任的,这点我也能看出来,想起一个笑话:
从前,有一个巧嘴媳妇,煮好了米饭,先盛给公爹一碗。
公爹吃了一口就称赞道:“今天的饭很香,我可要吃三大碗。”
巧嘴媳妇听了公爹的夸奖,忙说:“嘻,这顿饭是我做的。”
于是公爹又开始吃第二口,可饭刚送到嘴里就听见“咔嚓”一声。
公爹立刻叫道:“哎呀,这么多的沙子!”
巧嘴媳妇忙说:“那是小姑淘的米。”
公爹把筷子在饭里揽了两下,闻了闻,问道:“怎么这饭还有点煳味?”
巧嘴媳妇这次回答更干脆:“那是妈烧的火!”
呵呵……
写到这里,肯定又有人急赤白咧地要跳出来跟我抬杠,而我是懒得去抬这种杠的。
当下,我们的教育就是出问题了,这是明摆着的事,没有必要藏着掖着不承认,大家都不傻,而抬杠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重要的是,我们要去想一想,我们的教育到底是在哪里出的问题。
家庭或者社会,有没有问题,这个也毋庸讳言,肯定有问题,然而,我们不能因为家庭和社会的问题,就把责任一推了之,来一句“这事不赖我”就行了。
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在家庭和社会教育有问题的这种既成事实下,我们的学校教育能做什么,我们需要调整那些内容,用什么方式方法,而不是坐以待毙,明知有问题,依然因循守旧、墨守成规。
有抬杠的功夫,我们考虑点这个不好吗?
教师目前的推卸责任三连击,大概就是赖体制、赖家长、赖社会……
赖完了家长和社会,剩下的就是体制。体制如此,我能怎么办?
怎么办,什么也不做,坐着等救世主……
再说几句,又要抬杠,呵呵!
绩效啊,考核啊,养家活口啊,我也是人啊……
写到这里,就明白我为什么要讲我学车时候那个教练的话。
你跟当老师的讲道理,太难!
从来都是我给学生讲道理,你竟敢给我讲道理,我用你给我讲道理吗?放肆!
网上曾经有一篇很火的文章叫“一群不读书的人在教别人读书”,我听着这句话,感觉挺心痛,然而事实就是如此。
模仿一下这句话,一群不懂得反思的人,在教育别人要反思……
我们连敢正视一下自己都不敢,连敢剖析一下自己都不敢……
这正常吗?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丁榕老师,一位七十多岁的老教师,老班主任。
记得一次听她的报告,我印象非常深刻,她为学生保存的作业,几十年后依然非常完整的一本又一本。
这确实让我震撼。
我越来越认识到,在我们这行里,有的人的境界,真的是常人难以企及的。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世上真的有“好老师”这种生物的存在。
尽管,很多人并不相信,尤其是一些当老师的人。
他们已经习惯了用“我能否做到”来衡量他人,只要是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别人做出来了,就一定是作秀,要么哗众取宠,要么别有用心……
其实说白了,只是境界不同罢了,早已经不在一个维度了,互相也就难以理解了。
我们太多的人其实也明白,我们的教育有问题,然而我们却总是限于在哀叹中期待着教育的春天,而春天却一次次失约,于是我们从期望到失望再到绝望。我们失去了对教育的信心,失去了对教育的思考。于是很多人开始“随其流而扬其波”,“哺其糟而啜其醨”。
其实,如果我们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教育的本真,还原教育本来的面目,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品格的建立,先从改变自己做起,或许,当我们把目光对准了这里,原来功利的东西,反而会成为副产品呈现出来。
写到最后,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是,想改变的人,有一万个理由,不想改变的人,也能说出一万个理由。
如果你想找我抬杠,告诉我你不想或者无法改变,那么我已经知道了。
你是对的,你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