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南疆兵要地志》
这是一本大约写于70年前的手体书,从书中文字描述,推测可能成书于1948年春至1949年9月之间,书名叫《南疆兵要地志》。书中文字简练,且叙述简洁、条理清晰,文中描述了南疆地区各县的县城、机关团体、种族成分、民族性、山脉、河流、湖泊、森林、交通、戈壁、物产等内容,是珍贵的历史资料。从这本《兵要地志》上,可见新疆巨大的变化。
这种文体的格式,让人联想到《大唐西域记》其实就是玄奘法师写给唐太宗的西域兵要地志。
现摘录部分内容,喜欢新疆史的朋友参考。
内页序言题目为视察南疆兵要地志后的观感。
原文如下:“现在的南疆表面上看像是一块完美安全的乐土,但在实质上确似久治未愈营养不足的病体,仍有各种不同的病菌在内部不断的酝酿成长。若欲使这西北边陲、国防屏障的南疆长治久安,必须加速肃清内部病源,及早使其恢复先天的健康,为达此目的,其主要方案有二:第一积极的,第二消极的。
(一)积极的方面:(1)加强边卡武力,发展边卡交通,建全边卡通信网。(2)内陆注重民运工作,改正民间意志不坚、动摇份子的惑疑心理。(3)政治宣传工作广泛发展,在民间以加深民众对政府的信心。
(二)消极的方面:(1)发展交通,莎巴公路应速修通。(2)兴水利,伽师于得里克乡及英吉沙黑孜乡皆缺水而有很多田地荒凉,人民逃往他乡。(3)开荒地,叶尔羌河很多荒地可以开垦种植。(4)开矿,乌恰矿藏应大量开采。”
笔者解读:
民国期间,英国在喀什建有领事馆,南疆实质上成为苏联与英国争夺势力范围的冲突焦点,英国领事暗地里支持“两泛”思想的泛滥,借此与苏联势力对立,而苏联在平定中亚“巴斯马斯”反苏维埃运动之后,异常关注南疆英国领事的动向。1934年,“东突国”被马仲英部消灭后,盛世才改编和加尼牙孜的部队为6师驻喀什。马仲英的36师,移防和田。1937年,在苏联的帮助下,盛世才平定喀什6师、和田36师的叛乱,盛世才的势力进入南疆。苏联借助盛世才的势力稳定南疆,以保证苏联中亚国家不受英国反苏思潮的侵入。 1944年8月,盛世才调离新疆,国民党势力进入新疆。文章中提到南疆的“病菌”,指的是多方面的,“两泛”思想的流毒、英、苏为各自利益而设定的特务组织,据有极端思想的阿富汗流民管理,等等。
因为这是本兵书,所以在书中首要提及的就是城防。下面是对当时莎车县城的描述:
莎车县城:分汉、回两城。城墙为土块砌成,高十八公尺,宽三公尺,外城壕宽十公尺,深八公尺,筑有轻机枪掩体,汉城较小,人口也少,内有营房一座,可容一团兵驻扎,现驻骑四旅旅部。回城有国民兵团、营房一座,现驻警察局。城南有土产公司,现住第七团。主要乡镇有卡群。居易(原文是一个草字头下面一个也字,音“ye”,这里指的可能是叶尔羌河的简称,因为莎车被叶尔羌河一分为二)河左岸为一冲积平原,物产丰富,有“莎车仓库”之称,并有沙金矿藏,人口2000余户,西南渡河可至其木都,霍什拉甫为过去匪徒攻击莎车时指挥部所在地,西可通蒲犁,南可通印度,为莎车外围重要据点。
笔者解读:清末民初,新疆的各县城,基本建有回城与汉城。需要说明的是,不管回城还是汉城,在筑建时并不是用于百姓居住的,而是屯兵和政府机关家眷住宿的设置需要,所以城池建的都不大。汉城、回城之间往往形成居民区和集市。清朝建回、汉城主要目的是民族分居,实行民族隔离政策,但是清后期至民国期间,商业发展的需要,城内也大量居住平民。新疆各地的汉城当年都建有孔庙、关帝庙、城隍庙等代表中原文化的建筑,而回城也多建有清真寺等代表当地民族特色的建筑。我收集了很多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县志》,但是这些县志中,1949年前的历史内容很少,对于解放前老县城布局、外观少有描述。以至现今,我们很难知道100年前,新疆各县城的内部布局。
上世纪三十年代,马绍武和马占仓就占据喀什汉城,与受英国领事指使占据喀什回城的“东突国”对峙。而同一时期,驻莎车汉城的省军同样与占据回城的和田艾米尔分裂分子对峙。
对英吉沙的描述,总论是这样写的:“全县多戈壁,利于骑兵及机械化部队之运动,为国防上的弱点,夏季步兵行军有迷途之苦,渴毙之处虞。主要乡镇:有阿图镇(300户,3030人)。加马铁力克乡(200户,2200人)。衣格子牙乡(400户,2800人),黑孜巴扎乡(700户,2300人)。苏盖提乡(900户,3800人),县境无营房,仅粮仓一处可储粮8000石。飞机场距城15里,长100米,宽320米。
英吉沙县城:系土质城墙,高七公尺,厚八尺,长宽各200米,可抗轻型炮弹药,有机枪掩体,城内路宽10公尺,可通汽车,四周有护城河,河宽八尺,城内人少水缺,困守不易,南关为全县唯一市场,十八团团部及巴扎在此。”
笔者解读:在这段文字的描述中,使用了计量单位:米、公尺、尺,这可以说明,当时作者在写这段记录时,并不是自己测量所得结果,可能是翻阅当年的建设档案,由于建设的年代不同,所以出现了不同的计量单位。英吉沙县城的布局,明显是中原城池的模式,方城,有护城河,南关为市场。中国古城的布局大体遵循三个原则:1、天人合一,象天法地。2、礼制影响。3、严正之美与规矩之美。
城是农耕民族创造出来的,游牧民族不需要城池。古来争战,农耕民族有很强的土地意识,为了保护自己的土地,筑城而守,缺少攻击性。而游牧民族,流动性大,攻击性强。从中国历史来看,来自漠北高原的游牧民族走向了欧亚大陆,受阻于海洋。而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圈内的国家则固守家园,形成了现在的欧亚文化格局。中国少数民族政权开疆扩土后,受汉文化影响,也在当地筑城为守。蒲犁城(今塔什库尔干县)有3000多年前的汉日天种的“公主堡”就是汉民族开疆扩土后的文化遗存。新疆的回城也好,汉城也好都足以证明,不管朝代更替,中央政权以及中原文化对新疆的统治力和影响力自古直今从未间断过。
对乌恰县描述,总论中称:“原为疏勒一山村,清时划归疏附,民国八年改设治局于乌鲁克恰提(即现在的老乌恰镇),民国二十七年改为三等县,县府设于黑孜苇,无县城,位居全县中部偏东。人口约万余,全县面积约5500平方公里,位于喀什噶尔河上游,帕米尔高原东北,大部边缘与苏联相接连。全县皆高山峻岭,在战备上为喀什外围唯一屏障,与整个南疆实有唇亡齿寒之迫切关系。民族:(1)全县柯族占99%,维族、汉族各占0.5%。(2)大部分人民仍过着游牧生活,随水草而居。(3)民性纯厚,善互助互济,因爱图小利固易转变及被利用。”
在民族性的第三条,提到“爱图小利易转变及被利用”。我个人认为,此书作者可能并不了解新疆的民族渊源,1933年,喀什之乱,柯尔克孜人乌斯曼艾力,朝秦暮楚,带招募的军队反叛喀什行政长马绍武,纵兵四处抢掠财物,游离于分裂势力与省政府之间,作者对乌斯曼艾力个体人性的判断,影响了对整体民族的判断,以偏概全。所以此评论,对整个民族性的评价不公正。
公元648年,一支来自叶尼塞河的黠戛斯朝贡团来到长安认亲,这些人黑发黑瞳,其酋长自称是汉朝将军李陵的后裔,与唐朝皇帝是同宗。这段关于李陵的历史《汉书》中有记载:“李陵远击匈奴,矢尽粮绝寡不敌众被俘。被封为右校王,娶匈奴公主,管辖坚昆一带,属下汉人军士与坚昆人通婚,形成了黠戛斯一部。”“黠戛斯”是柯尔克孜人历史上的称谓之一。黠戛斯、回鹘(维吾尔族先祖)都曾是大唐的兄弟。
从历史的发展和柯尔克孜民族的形成上来看,新疆的柯尔克孜族为人忠厚,纯朴善良。曾被誉为世界上最大方最好客的民族。所以“爱图小利”的评论不正确。
笔者解读:为什么麦盖提会有阿富汗人,其实当时不止在麦盖提,在南疆很多县都有阿富汗人捣乱,这个得简要介绍一下。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横跨亚、欧、非鼓吹大突厥主义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土崩瓦解,被协约国划分成了数个阿拉伯国家。毕竟土耳其本土与新疆并不接壤,传播土耳其文化是有限的。在此之后,“两泛”思想的传播则是通过与新疆接壤的阿富汗瓦罕走廊进入。阿富汗人不是请来的,而是自已跑来的。阿富汗这个国家十九世纪初就是英、俄势力的矛盾的交点,英国人目的是通过阿富汗达到控制北非到印度的势力范围,而俄国人则想通过阿富汗南下印度洋,夺取出海口,英、阿两国从1839到1919年的70年的时间里,打了三次,最终英国放弃阿富汗,承认英属阿富汗独立。独立后的阿富汗自信心大涨。
1922年,以默罕默德·谢里甫汗为首的阿富汗代表团来到莎车,并自称是阿富汗驻新疆总领事,要求阿富汗人与英国人同样拥有在新疆的治外法权及贸易优惠政策,并拒不离开新疆,他们滞留莎车,宣扬“两泛”思想,成为了南疆回部穆斯林分裂思想的根源,在莎车暗地里形成了“阿富汗热”,很多人公开学习普什图语。
1927年2月,南疆有几个人越境到达喀布尔,为策划暴乱寻求阿富汗政府的支持,阿富汗这个地方穷乡僻壤连着僻壤穷乡,打败英国人是俄国人在支持,当时,阿富汗政府本身内乱不断,只是口头上答应在精神上支持。
在小国家中,可能中国人是非常熟悉这个可怜的国家,这个国家从没有停止过战乱,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苏联入侵阿富汗,苏联人走了,美国人又在阿富汗打击恐怖势力,这是世界级恐怖大亨们的藏身处,如果按美国人的说法,这是一个邪恶的发源地。国内仅有的一处千年文物古迹“巴比扬大佛”还让塔利班炸了。国破家亡,倒霉的永远是老百姓。
就“富强”这个名词来说,不是富了才强,而是强了才富,强是后盾,因为中原文化中,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先礼后兵”,所以形成了富强这类并列词组。新疆的富强,是由于背后强大祖国的支持。
相关的印证记录在“乌恰的物产”中可以找到。
“乌恰物产:(1)以骆驼、马、牛、羊为主,毛皮次之。(2)矿产以石油、炭为主,现已开采,计炭矿在康苏山,现以土法开采者有42师骑九旅、警察局、供应局与地方法院,共计月产40余万斤。石油矿在黑孜苇西五公里山中,现在有42师骑9旅正采中,日产1500斤,其他金矿、铁矿、铜矿、铅矿、云母矿、石灰矿等均有藏量,但因交通困难未开采。”
笔者解读:42师前身是国民革命军第42军,1939年8月,国民党军队为加强西北地区的军事力量,在兰州以第191、第48师和第7预备师等部合编组成第42军,隶属第8战区。该军组成后,主要驻守在陕甘宁边区担任黄河沿岸的防御任务。1945年,国民党军调整建制,此时,该军下辖:第128师,暂编第58师,预备第7师,整编后,该军奉命由甘肃河西走廊进驻新疆哈密,隶属于新疆警备总司令部。参加了对三区民族军的作战,且预7师战败。1946年6月,张治中代表国民党政府与“三区”代表达成协议,改组新疆省政府,1948年春,42军整编为42师,原下辖部队整编为三个旅。整编后,驻南疆。
“现以土法开采者有42师骑九旅、警察局、供应局与地方法院”,驻军、警察、法院,这些国家暴力机器都在土法开矿,而其它地方的国民党驻军是不是也是这样,不得而知,这也许是国民党最终败走台湾的因素之一吧。
42师后来参加“九二五起义”,整编后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九军,当年毛主席对起义部队改造的办法是“掺沙子”。把如同水泥一般的解放军优秀干部、士兵、共产党员掺入一盘散沙的国民党起义部队,将其铸造成共和国的柱石。这是毛主席的军事智慧。九军后来成为农七师、农八师、农九师的主力。同样一只部队,不同的政党领导下,变化翻天覆地。
阿图什地势东南低,而西北高,南北皆山,形成东西大平川,西北渐狭而入山口,东南渐宽而与伽师平原相连,为喀什北部重要据点。有托云河发源于哈鲁尕提,流入县境分成三水闸,流入各乡以供灌溉及饮料。交通,迪喀公路由县中部穿过,南通喀什,东至巴楚可通迪化。
巴楚地居南北疆支点,恰似南北交通之桥梁,自古至今向为军事上必攻必守之地。柯坪山在县西北,码扎山在县东南。全县境内戈壁,迪喀公路由城西北三十公里处经过。叶尔羌河由县南东流经阿瓦提注入塔里河,喀什噶尔河由伽师流经县城东经阿瓦提注入塔里木河。红海子在县城西十五公里,周围约二十公里,四季储水可供灌溉与饮料。由迪喀公路西可至喀什北,经阿克苏可至迪化,巴莎公路现正赶修中,目前可行大车至莎车。巴喀大车道经伽师可通大车至喀什。
…… ……
千百年来,山川水道未变,但在南疆这块土地上,今日你是大漠雄主,明日我是绿洲之王,政权更替,这是历史研究者关注的原因,这本写与七十年前的《南疆兵要地志》没有留下作者的姓名、年龄、职务,但不用细说,这是一个职业军人所为。对照历史,我们怎么去客观的解读很重要。
我们不能站在现在的价值观去分析过去那个年代的社会状况。正如近年来,我们大量的解密国民党抗日,弘扬民族不屈的抗争精神,确又忽略了政党的影响。当年,国民党举国家之力,二十二次对日大会战,虽也悲壮,但胜少败多,国军丧师失地。因为国民党,在中国广阔的土地上失去了民心,而共产党赢得了民心,成为历史的胜利者,而如今,国民党在小小的台湾也正失去民心。正视历史变化,我们应该为中国共产党点赞。
每个时代都有伟大的人,历史不能为他们每一个人书写,但是这个世界不能忘却他们。金字塔的底端,从来都不是荣誉、权力、财富的舞台。正是这些处于草根的小人物,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人民”,在执政者的正确领导下,改变了中国历史。
而我们的国土,正如历史学家谭其骧教授所说:“象大多数国家一样,中国也经历过统一和分裂,但几千年融合而成的中华民族,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能说在分裂时期她就不是中华民族,就可以把这个或那个民族从中华民族中任意割出去。更不能说只有汉民族掌握中央政权时,中国才是中国。别的民族掌握中央政权时,中国就不是中国。”
新疆这块热土上的人民和这些人民曾经建立的割据政权,同样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这些人民所赖以生存的土地,同样是中国的土地。
山川为证,长河为证,历史为证。
注:照片下载于网络,百年来,新旧城市与人民生活水平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