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和林徽因的关系有多差?你看看徐志摩给冰心起的外号有多难听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屈原《离骚》
1988年国家自然科学奖给了6个人,其中只有2个女人,一个是梁思成的学生郭黛姮,另一个是梁思成的妻子林徽因,但郭黛姮更像是一个被提拔上去的后辈,林徽因却是当之无愧的女建筑家,中国建筑史上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即“梁林之前中国建筑没有历史”,可见他们的成就之于整个中国来说是怎样的伟大。
不过在林徽因的时期,中国女子个个学得琴棋书画,个个能写几首外文诗,简直就是群星璀璨,各耀其辉,所以就难免会出现一些有意无意的竞争关系——这是女人之间向来不用说明的暗流汹涌。而冰心和林徽因之间的暗流,则更为令人印象深刻,因为直到现在还一直有人在追问:冰心和林徽因关系有多差?
不过在1931年之前没有人知道她们的关系好坏。这里要澄清一个误解,很多人说冰心是乡下野丫头,其实1923年到1926年间她先后在燕京大学和美国威尔斯利学院攻读文学,而且当时她的很多作品已经见报,是妥妥的海归;同时林徽因辞别徐志摩之后和梁思成去了美国读宾夕法尼亚大学,才开始从文学转为建筑,也是大家眼中的海归。
所以这一段时间她们都同时在美国,他们的未婚夫也同时在美国,于是作为当时公认的两大“山头”才女,又都是中国人,怎么可能没有交集?因此这两对情侣其实时有协同郊游的情况,当时她们还拍了一张野餐聚会的照片,那时候的冰心还觉得林徽因“是我所见过的女作家中最俏美灵秀的,文如其人”,看来算不上顶好,但也并没有多差。
后来1928年林徽因和梁思成结婚后回国,1929年冰心回国后和吴文藻结婚。可以说她们的人生轨迹有太多相似。那两件差不多的衣服摆在一起,你自己不觉得如何,别人也是要为你对比一番的,连衣服若有神志也免不了要互相打量,所以其实冰心也在暗中审视着林徽因,想要深解林徽因和自己的不同之处。
1931年终于让她看到了这一点不同,先不说她是如何看出来的了,但大抵是因为当时文坛上,关于林徽因和徐志摩的事情又拿出来说了,而且还传得相当广,恰好丁玲创《北斗》刊物,请求自己的好朋友沈从文代为约稿,然后沈从文就找了自己认识的诸如徐志摩、冰心、林徽因等等,而冰心就写了一首《我劝你》出来。
当时这首诗是直接寄到丁玲手中的,因为里面含有的说教意味,又诗人又好女人又你的丈夫,她一下子就想到了徐林梁三人,于是就将这诗寄给沈从文看了,还说了一下自己的看法,而沈从文也立刻将这首诗寄给了徐志摩,也讲了自己的一点看法。可见这些人都知道这首诗虽然没有明着指,但终究每个人都知道是在说谁。
徐志摩这个人虽然在爱情面前糊涂,被人人骂是渣男,但其实本性淳朴,觉得冰心这是误会了他,误会了林徽因,而且诗中的指责他也接受不了,毕竟那个时候大家都早已各自结婚,还“说什么过往,骷髅的磷光”,于是10月底的某一天他就专门去找了冰心,想要澄清这样的一个误会。
在燕园,徐志摩像个学生般谦逊地交代了一些细节,不过遗憾的是冰心不为所动,无论他怎样,冰心就是“冰心”的样子。后来9月20日这首《我劝你》还是发表了,与此同时出现的还有林徽因的《激昂》,所以林徽因当然知晓这一首指向性无比强烈的诗,这时候她们的关系自然急转直下,徐志摩还因此给了冰心起了一个难听的“教母”外号。
这个外号用来说明冰心和林徽因关系之差,是再适合不过了,因为它无比清楚明白地说出了冰心和林徽因之间最大的区别——虽然她们是同乡,丈夫都是才子,两人都是才女,但是冰心是传统而严谨的贤妻良母,且因此成名,而林徽因是开放而包容的时代女性,也因此成名,相当于水和火,都是极端,而“水火不容”。
以上也是冰心自己看出来的区别。之后1933年她去了一次林徽因的沙龙,更觉得林徽因的作风的确与自己极为不符,将这点区别放大后,写出了《太太的客厅》,将林徽因塑造成了一个左右逢源工于心计的“绿茶婊”,一时之间全国文化界都高度关注起来了这篇文章,而林徽因如何不知?很快就寄了瓶醋给她。两人再也没有和解的可能。
其实冰心要是有心的话,根本没有必要将这些事拿到台面上来说,完全可以在私下里进行她所谓的“劝诫”,而林徽因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批评的人,说不定两人关系就此还能更进一步,但冰心偏偏就要扮演“拯救者”的身份,大庭广众居高临下地执意介入别人的生活,显然不能够明白何为“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