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明湖文化新探:奎虚受降楼下的射礼
大明湖,不算大。倘若比起北京皇家气派的昆明湖,南京六朝烟水的玄武湖,尤其是自己沧波浩渺的往昔,如今的明湖的确纤细了许多。然而大明湖的大,在于千百年间滋养了诗城神韵,沉淀着舜城历史,在这齐鲁雄都,重叠着无数名士遗踪,氤氲着不散的风流往事。如今依然众泉汇流,伴随着城市成长的脚步,愈发光大。
在诗情画意的明湖南渚,花明柳暗之间,有座红砖堆砌、近代风格的小楼,名曰“奎虚楼”,与周匝的古典园林相映成趣。这是一座了不起的小楼——奎、虚二星郎耀夜空之上,对应着大地上齐鲁二邦的分野。如此显赫的来历,注定了使命的不凡:民国卅四年十二月廿七日,济南沦陷八周年之际,山东战区在此举行受降典礼,倭寇卸下了手中的屠刀,向中国人民屈膝投降。从此山河重光,明湖之畔,耸立起一座国家记忆的丰碑。
“我武维扬”,山东抗战代表人物李延年中将,亲手写下了这方匾额。浓重的笔墨,凝聚着多少民族血泪与悲壮史诗?抗日战争,是一场现代化强国对近代化中断的弱国的非对称战争,两国武备的水平,不亚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差距。然而,我们终究打赢了,因为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文明终将驱散黑暗。我们真正能够依靠的,是一口气、一腔血,正如孙中山先生在桂林北伐时代,教导的革命军人精神:
“改造国家者,质言之,即造成新世界,于破坏之后,加以建设之谓。负此责任,全在吾人决心。决心于何见之?在夫精神。精神者,革命成功之证券及担保也。”
这座小楼,见证了中国人民以存亡继绝的奋斗,唤起恢弘的民族精神,为今日的伟大复兴杀开血路,为后人赢得和平时光建设新世界。庚子岁末,冬寒方深,济南民革汇聚群英,在此成立中山支部、授旗中山义工,其中的一项核心任务,就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服务文化济南建设。会议间隙,一场受降楼下的射礼,成为生动的第一课。
我还是头一次亲临现场,观瞻传统礼仪。一向谦和的中山支部王斌兄,特地换上射服,人也随之庄重起来。一边装束,一边传授汉服的精髓:“黄帝制衣冠,缝制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不仅是炎黄子孙的形象标志。《深衣》上说,‘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权衡,短毋见肤,长毋被土。’你看——下身的‘裳’展开了是方的,穿上是圆的,衣背的中缝代表准绳,只有姿态端正,才能裙摆整齐,不至于拖在地上弄脏。”原来如此,怪不得穿上汉服自然有种庄重感,不自主的检点自己。
装束整齐,奏乐登场,射者踏着节奏次第引弓。给我最大的印象:射礼从容平缓,庄重恭敬,进退周还、古乐悠悠之间,塑造着和平中正、撙节礼让的精神特质,与崇尚竞争、角逐激烈的竞技体育,相映成趣。我想,定能生慧,让则生和——貌似沉静之中,一定蕴涵着令人敬畏的精神力量。孔子云:“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一场射礼,践行着君子之道。至于具体的仪节,《乐记》所谓“五帝殊时,不相沿乐;三王异世,不袭礼”,势必随着历史条件而不断演进。今日礼仪之邦的重构,不见得“一如古礼”,但其中总有不可离弃的精神内核,万古常新而又一脉相承。
射艺原本出于武备之大,《易经》所谓“弧矢之利,以威天下”。即便今日的导弹技术,何尝不是远程投射的延申?只不过由“弦木为弧,剡木为矢”的基本构造,演进为冲天而起的火器。孔子六艺中,射和御的军事技术,仅次于礼乐的立国之体,足见一个民族自立的根本。射礼的伟大,在于“我武维扬”之中培育和平道德,寓文德于武备,为万世开太平:“故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德行立则无暴乱之祸矣,功成则国安。”其中的原理,《射义》所谓“故事之尽礼乐而可数为,以立德行者,莫若射。”文化的锻造贵在熔冶于生活,将核心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整个中华礼仪文化中,射礼的重要,在于集中体现着修齐治平的大智慧。所谓“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这种勇于超越自我的精神,比起一味宣扬竞争,更能在和谐社会的同时促进人的不断进步。其中乐舞的伴奏,在《礼记》记录的时代,自天子、诸侯至于卿大夫、士,也就是从国家、地方到单位、个人,分别奏响完备立国之制、维护国家统一、崇尚法治精神、立足职守本分的主旋律。于是,射礼成为重要的选举渠道:“天子将祭,必先习射于泽。泽者,所以择士也。”射礼兼文武之道与礼乐修养,难怪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如此重要的意义。
如今科技文明的爆发,让人类强大到登天入地,生命也愈发脆弱。受降楼下,回望二十世纪的惨烈与辉煌,让我们愈发懂得奋发图强、保卫和平的真谛。面对新的世纪,人类家园到何处去?中华文明为世界贡献什么?孙中山先生曾指出:“恢复固有的道德”是恢复我们民族地位的必由之路,其中“中国更有了一种极好的道德,是爱和平”。射礼于仁德之中,透出协和万邦的气度,“此天子之所以养诸侯而兵不用,诸侯自为正之具也。”今日中国,方“驰骤于今日世界经济之场”,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心,对人类进步事业的责任,在于以和平道德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孙中山先生所谓“以化彼族竞争之性,而达我大同之治也。”
临流明湖之畔,浅酌泉城文化,滋润的是一座名城,和它的每一位过客与子民。
胡春雨,天桥作协副主席,齐鲁晚报签约作家、舜网文学驻站作家,民革天桥总支委员,民革济南文史研究会、南充抗战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天桥新阶层联谊会建言献策委员会、山东鹊华律师事务所主任,济南作协、明湖诗词学会、山东散文学会、中国诗词研究会会员。荣获济南市出彩统战人,民革山东省委、中共济南市委统战部参政议政先进个人,民革济南市委思想宣传、参政议政先进个人,本栏目荣膺齐鲁壹点年度十大壹点号。
壹点号走遍大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