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帖的牵丝,不必强牵
我们精心打造每一篇文章,只为您的每一次阅读都有价值!
当一些经典书法作品,被抹去了牵丝,会变成什么样儿?
▲ 苏轼《黄州寒食帖》
▲ 王珣《伯远帖》
▲ 米芾《苕溪诗帖》
▲ 米芾《来戏帖》
▲ 赵孟頫《闲居赋》
当局部的牵丝被擦去,作品的联动性就被打破了,看上去呆板沉闷,涣散无神。
牵丝赋予了行草书更强的表现性,使原本四平八稳的字活了起来,就像一个心如止水的人,突然遭遇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整个人立时变得神采飞扬或怒发冲冠。
牵丝的本质,是笔画之间的过渡,是因书写的“惯性”而在笔划之间留存的运动痕迹。
这些连接笔画与笔画、字与字之间的细线,就是牵丝,也叫映带。
行书与楷书的区别之一,就是笔画之间是否有牵丝。
行书和草书都有牵丝,但草书用的多是实连之笔,行书的牵丝则更为轻盈纤细,劲挺婀娜。
▲ 张旭《古诗四首》局部
▲ 张旭《李青莲序》局部
▲ 柳公权《蒙诏帖》
▲ 怀素《自叙帖》局部
▲ 王铎《草书册》局部
具体细分的话,单字的连笔叫牵丝,字与字之间的连笔叫连带(也叫游丝)。
笔意引带、牵丝往来是行书和草书的用笔特点。
牵丝同运笔、结构联系在一起,受书写者的审美支配,是书写者长期追求所形成的运笔风格的流露。
牵丝是书法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牵得好,能增添作品的神韵和气势,牵得不好,则拖泥带水,让运笔含混不清,有画蛇添足之嫌。
对于书法学习来说,牵丝的意义更多是展示了原帖作者书写的轨迹,通过观察、分析原帖上的“牵丝”和“连带”,来推想作者书写时的运笔线路和速度,从而对“笔势”有更全面的理解。
“牵丝”和“连带”是笔法熟练的惯性使然,临得多了,写得多了,都会出现一些“牵丝”和“连带”,但这并不是事先预设,而是自然而然的过渡,刻意“制造”的牵丝,则大可不必。
▲ 张翰《季鹰帖》
▲ 李建忠《土母帖》
▲ 米芾《蜀素帖》
▲ 米芾《粮院帖》
在书写时,该牵的牵,不该牵的不要一味地硬牵。
为了牵丝而牵丝,容易落入江湖体的漩涡。
该断笔的地方一定要断开,盲目地架空缭绕,只会令作品显得笔画拖沓,腻而乏力。
在行书中,牵丝过少,影响行气,过多则俗气。
连笔的最高境界不在于牵丝的多少,而在于笔断意连,字断气连。
让人感觉到在情感的宣泄和笔势的奔流中,笔的驰骋已停不下来。
牵丝要在运笔的变幻、使转中自然地流露,才显得笔画灵活、映带生动。在这些牵丝中的用笔也要有轻重缓急的变化,如果将点画与牵丝的用笔完全等同起来,恐怕行书的特征也因此而消失了。
牵丝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书写功力和审美水平。
多关注字的主体,把每一个转折都做足,字写熟练了,牵丝自然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