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艾灸第一人”周楣声的艾灸之路

父的著作《周楣声医学全集》,曾于上世纪末在我国台湾地区出版发行。近接家父国内来电,得知祖父的遗著在祖国大陆也将结集出版。同时,祖父毕生为之奋斗的艾灸,也将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和保护。作为这一遗产的继承人,在欣慰之际,不由得想起我的成长过程和我所知道的祖父经历。
出生在动乱的“文革”初期,我父母亲在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任教,成天忙于开会,没空管我,工资又低,也雇不起保姆,所以我很小就被送回家乡托付给祖母抚养。
“文革”后期,祖父终于刑满回家了。开始派在田间劳动,因找祖父看病的人太多,后来才被安排到卫生室上班。卫生室离家不远,我常去那里看祖父给人治病。病人很多,挤满一屋,祖父总是给远道来的病人先看,因那时乡间交通主要靠步行,让路远的早看、早走、早赶路回家。
父下班以后,就坐到窗边的书桌前,忙着看书写作。乡间住房条件差,冬天很冷,手上冻出冻疮;夏天很热,汗流浃背,祖父都坚持工作。晚上还守着一盏煤油灯,总要熬到很晚,天天如此。甚至大年初只要没有人来拜年,也是看书写作不停。祖父说,要做的事情太多,要抓紧时间,把耽误的时间补回来。祖父勤奋刻苦的精神,我仍记忆犹新。
父亲说,祖父幼承家学,熟读中医典籍,年纪很轻就能独立行医,并以“小先生”之称闻名乡里(祖父的父亲人称“老先生”)。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卫生部在家乡附近举办新医(即西医)进修班,祖父前往接受培训,结业后分配在抗日根据地的大众医院任医生。抗战胜利后,自开诊所行医。那时医疗条件差,什么病都治,什么方法都用,无分中医西医,可说是“全武行”。
如有一次,一个放牛娃玩弄捡到的手榴弹(战争年代,野外偶有遗弃的弹药),手掌被炸烂,祖父为其做了紧急救治,切除手掌。当时父亲就在一旁,记得很清楚,祖父把患儿手臂神经拉出剪短又缩了回去,说以后碰到创口就不会疼了。后来祖父还在条件极为简陋的情况下进行过盲肠切除手术,手术器械是用蒸馒头的笼屉消毒。这些手术的全过程,均由祖父独自完成,说明祖父的西医技术相当全面。
中国成立初期,抗美援朝,祖父在志愿军苏北康复医院任临床医生。医院进口一台心电图仪,没人会用,祖父经过钻研,很快就用起来了。这件事引起了领导的注意,刚巧医院筹建X光室,于是便派祖父外出学习。学成回院后,就主持Ⅹ光室工作,一直到五十年代中期,如果不是遭遇极“左”风暴抱冤入狱,祖父可能毕生都是一名西医大夫。
父在狱中还是当医生,但犯医也不好当,因政治犯中能人很多,像戴签的私人医生就和祖父在一道服刑,犯医也要竞争上岗。狱中医疗条件有限,但劳改农场的艾蒿很多,祖父是中医出身,于是就想到用艾灸治病,并且很快就打开局面,进而成为农场的主要治病手段。由此积累了大量临床病例,总结了灸疗的系统规律,为灸疗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实践过程中,还发明了用脚踏皮老虎的吹灸,提高了疗效;还发明了固定艾条的灸架,方便了操作(这也是祖父钻研精神的体现)。这两项发明,沿用至今。尤其是灸架,现在应用很广,只是在材料和加工上有所改进。
父在《与家人书》中写道,“囹圄窗下”,“幸识轩岐之路,乃萌奋发之情”,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是老人在漫长孤苦逆境中的精神支柱。祖父曾说,那个年代,整个国家民族都苦难深重,个人的冤屈算得了什么。所幸九死一生,终于迎来了清平盛世。十五年劳改,躲过了三年天灾人祸、十年“文革”浩劫,还研究了学问,完成了几部书稿,也算因祸得福。
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在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的大环境下,祖父自嘲像“出土文物”被发现,经层层推荐,最后落户到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实现了人生的一次转折。
父到针灸医院以后,工作条件改善,各级领导支持,祖父的医术和艾灸的疗效得到了充分显示。工作不断取得成绩,成绩不断受到表彰,表彰又不断催生新的成绩。艾灸密码提醒您这是一个有事业心的知识分子,多年积蓄的能量,得以释放的过程。那个年代病人常以送锦旗、放鞭炮对医生表示感谢,祖父的诊室挂满了锦旗,挂不开就堆在墙角。当时家就住在医院的后院,我和祖母常听到前院的鞭炮声。
父古文功底深厚,精通中医典籍,又有中、西医的临床积累,所以能古今中西,融会贯通;尊古而不泥古,继承更有创新,常能独辟蹊径,常有独到见解。例如热病灸治,就是源于真知灼见的大胆之举,开创了热病灸治的先河,是对中医灸法理论的重大发展。
父在针灸以外的领域也有建树。祖父精通脉理;处方也独具特色,总以味数少、剂量大而收疗效。祖父所著《脉学》一书,现已被公认是一部权威专著,应读者迫切要求,已经一版再版。
如痔疮,与针灸根本无关,祖父也能触类旁通,大有作为。六十年代在劳改农场,祖父发明了痔疮的快速疗法,将药液(一种并不特殊的针剂)直接注射在痔核上,配以简单结扎即可,治疗过程只需几分钟,可谓手到病除。曾有一痔疮患者问祖父,到别家医院治疗痔疮都要住院,这里为什么不要住院?祖父反问,你是要治病还是要住院?既然病好了,为什么还要住院?祖父所用快速治疗痔疮的方法,实际上是一项重大发明,但一直没当一回事,没有申报请奖。后据报道,北京某大医院肛肠科专家也发明了痔疮快速疗法,并于九十年代获国内外大奖,究其方法细节,与祖父的方法完全相同,但比祖父的发明晚了二三十年。
父首次在全国开办了灸法培训班,以后又亲自主持举办过多期培训班,为全国各地培养了大批灸法骨干人才,为振兴艾灸事业做出了贡献。后来出版的《灸绳》一书,就是当年培训班的教材。
父晚年主要研究灸具改革和艾灸治疗艾滋病、吸毒、聋哑及精神疾病等疑难病症。祖父毕生的宏愿是艾灸进入千家万户,造福百姓黎民。艾灸普及的最大障碍是艾绒燃烧时冒烟呛人,还污染环境,不易受大众欢迎。艾灸密码提醒您无烟艾条虽然无烟,但有效成分损失,降低了疗效。吹灸虽然改进了设备,方便了操作,但不能解决冒烟问题。
父设想用蒸煮艾叶产生蒸汽的方法进行汽灸,进而将汽针、汽灸与药物联合,制成三联治疗仪。为此曾试制了不少样品,做过不少实验,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和财力,但结果都不成功。
于灸法治疗艾滋病,祖父引经据典,充分论证,说明完全可行,遗憾的是没有机会临床实验。老人曾为此大声疾呼,但最终仍未能如愿。祖父所关注的这两个问题,应是灸法发展中的尖端难题,为后人提示了研究方向。
父一生勤奋,惜时如金,所以才能博览群书,独树一帜。祖父晚年握笔已感困难,仍然终日伏案、笔耕不止。所幸天道酬勤,祖父终以劫后余生,完成了数百万言的传世之作,取得了公认的历史地位。

父是针灸名家,也堪称中医大家。祖父的学术背景,是历史机遇造成,祖父的学术造诣,后人很难企及。

周子洋
2011年8月
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
(0)

相关推荐

  • 腰间盘突出治疗办法,患者采用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很重要

    导读:腰间盘突出治疗办法,患者采用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很重要 腰间盘突出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患者腰部健康的疾病.目前在治疗腰间盘突出疾病上,可分为西医方法和中医方法.无论患者采用以上那种方法来治疗效果都是 ...

  • 30岁确诊肺癌晚期,医生说活不过1年,但中西医结合,我成功了

    抗癌卫士 2021-03-10 18:00:00 本人30岁时查出肺腺癌晚期,疾病并不会因为你是年轻人对你网开一面,所以一年两次的体检必须要有,尤其肺癌,毫无征兆4-10个月都能长成晚期,我就是这个倒 ...

  • 《灸绳》周楣声大师的巨著。然而,曲阜中医...

    <灸绳>周楣声大师的巨著. 然而,曲阜中医院的医生没有读过,开封中医院的医生没有看过,洛阳中医院的医生没有听过,西安中医院的人更是孤陋寡闻! <灸绳>,<谢锡亮灸法医案& ...

  • 周楣声热病贵灸

    周楣声老师"热病贵灸"理论之我实践体会与启发 胡军7605 06-02 · 针灸推拿理疗科主任.医师 周楣声老师家学源远流长,其家传"梅花派"."金针 ...

  • 周楣声先生:灸此穴,治疗腰痛有特效~

    腰痛灸哪里? 患处.肾俞.腰阳关? 都不管用吗? 看看国医大师怎么说~ 周楣声先生在<灸绳>一书里说:在下腹及脐旁诸穴中,特以阴交与中注,对腰骶痛的功效优异.凡正中痛者以阴交为好,或左右中 ...

  • 周楣声:十四经病理感传途径,艾灸怎样才算灸透?

    导读 经常有朋友问,艾灸要"灸透",那每个穴位需要灸多久才算灸透,还有怎么样的感觉才算灸透呢?它的标准是什么? 因为每个人的经络通畅程度都有所不同,达到"透"所 ...

  • 首发!周楣声大师临床艾灸经验精髓汇总

    原标题:周氏灸法临症举隅 作者: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炎医院  魏从建   周楣声主任医师不但精于针.药,更擅用灸.他以其独特的灸疗方法,显著的疗效而称誉针灸界.周师常用的针灸方法有:灸架固定温和灸.点灸 ...

  • 【周楣声】为什么非“艾”不可?

    直接的"艾"和温和的"艾" 按大类来分,艾灸可以分为直接灸和温和灸. 直接灸:直接灸是艾炷灸的一种,又称明灸.着肤灸.是将艾炷直接放在穴位皮肤上施灸的一种方法. ...

  • 周楣声灸法之特点

    周氏灸法以选穴精,用穴少,效果好,备受世人称道.周楣声先生一生著作等身,尤以所著<灸绳>最为经典,这是一本从艾灸实践归纳为理论,又以理论指导实践的灸法准绳,被业界称为灸法第一奇书,在琳琅满 ...

  • 周楣声:灸法选穴的基本原则

    一.常用选穴法 不论何种灸法与针法,都离不开选穴,而选穴的方法不外是以就近与远道为主,故根据这一共同基础,用以说明各种针灸方法所具备的基本功效与治疗规律. (一)就近(局部)取穴的效果 由艾灸或针刺直 ...

  • 【周楣声】热症用灸的注意事项

    周楣声临床50 年,用灸30 年,经过亲身体验与反复观察,以及艾灸.针刺与药物的反复对比,均有生动具体的病种,可供反复验证.绝非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者可比.因此针之所宜即为灸之所宜,而针所不及又为灸之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