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衡图”在古代天文学中指的是什么?
中国古代盖天说中对太阳周年运动的一种描 述形式。又称七衡六间图。首见于 《周髀算经》中。它将太阳的周日视 运动轨道设想为七条同心圆轨道,从
内到外分别称为一衡、二衡……直至 七衡。其中一衡又称内衡,四衡叉称 中衡,七衡又称外衡。衡之间的距离 为一万九千八百三十三里一百步。
两衡之间的空隙称为间,故有七衡六
间之名称。夏至时太阳在最里面的一衡,井宿附近;冬至时则移到最外 面的七衡,牵牛附近。太阳每移动一 衡就相当于一个月的时间。从一衡 移到七衡再回到一衡,需要一年的时
间。《周髀算经》就用这一模式讨论 了太阳运动的有关规律,准确地推测 了极下(相当于地球北极处)、中衡 (相当于地球赤道附近)的天文气象 情况,它与表示人们所能看见的天空
的青图画、表示黄道的黄图画配合使 用就能图示太阳出没、太阳在恒星之 间的位置等天文现象,取得一定的良 好效果。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在解 释某些天文现象,解决实际的天文问 题时确能起积极的作用,具有一定的
进步意义。东汉以后,随着浑天说的 兴起并占据了统治地位,七衡六间的 说法也就很少出现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