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类型的药物会引起肝损伤?
1.药物性肝损伤只是指药物引起的肝损伤吗?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很多人都知道药物伤肝,却不知道除了常用的一些药物以外,有些保健品、补品也会有肝脏损害的风险。另外,在我国,相当一部分肝损伤是由中草药引起的。以上这些造成的肝损伤,都可以称为“药物性肝损伤”。真正伤害肝脏的化学成分在中药、西药、乃至保健品中都可存在。不仅一些植物草药可能有毒,一些特殊动物和矿物质也会伤肝,甚至部分动物内脏含有重金属,长期食用引起蓄积也会造成肝损伤。对于要入口的东西,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仔细阅读其所含材料和成分,才能更好地给肝脏建立保护伞。
2.什么类型的药物会引起肝损伤?
目前已知具有潜在肝毒性的药物超过1000种,常见的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抗感染药物(含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激素类药物、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代谢性疾病用药等。我国最常见引起肝损害的药物有抗结核药物、中草药、抗生素、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常见的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等。需要注意的是,部分中国老百姓对西药存在排斥情绪,觉得都伤肝,但是特别热衷于吃偏方、土方、中成药或者植物提取物,觉得这些是纯天然、无公害、无毒性,非常安全。实则不然,中草药也是引起中国人肝损害的常见药物之一,临床上常见中草药或膳食补充剂引起的不同程度的肝脏损害。何首乌是比较常见的引起肝损伤的药物,还有将民间偏方“土三七”当做中药三七服用致肝小静脉闭塞综合征的情况发生,这些都是生活中需要注意的。
3.药物性肝损伤是不是就是转氨酶升高,停了药就会恢复?
有很多人认为,药物性肝损伤就是转氨酶升高,停药以后会自己恢复,一点也不严重,不需要过度担心。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对的。有的药物性肝损伤就像上面说的一样,非常轻微以至于不会察觉到,停药后自己就好了。但是有的药物性肝损伤起病急,甚至诱发肝衰竭,表现为明显的乏力、没有胃口、皮肤巩膜黄染、小便颜色加深、牙龈出血,甚至便血或者很快出现意识障碍等情况。而且很多药物性肝损伤和患者体质相关,可能一千个人吃这种药都没问题,但是这个人可能就对这个药物“过敏”,容易让人忽视掉病因,甚至延误治疗。如果怀疑药物性肝损伤的出现,或者服用过容易引起肝损伤的药物,最简单而保险的方法就是到医院进行检查,而非自行观察。常规肝功能检查就可以反映肝脏是否存在损伤。那如何初步判断可能出现肝损伤呢?当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厌油、小便深黄或褐、上腹部胀痛、肝区不适等,甚至发热、皮疹、解柏油便,昏迷等严重表现的时候,需要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及时去医院就诊。
4.治疗中发生了药物性肝损伤,是否需要彻底停药?
在某些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使用特定的药物,可能引起肝脏损伤。这时候需要医生综合原发病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原则是: 可以停的立即停,不可以停的不能停!很多治疗原发病的药物无法替代,不治疗又会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下,如果肝损伤不是致命的,可以在医生的监测和指导下慢慢恢复,切忌因为过于警惕肝损伤而忽略原发病的治疗。这时候主要是一个权衡利弊的过程,不能一刀切地彻底停药。
5.哪些人是药物性肝损伤的高危人群?
高龄是药物性肝损伤的重要易感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肝脏的代谢功能减退。儿童发育未健全也可能导致肝脏代谢药物能力相对较低,增加肝损伤风险。某些药物比如丙基硫氧嘧啶可以导致孕妇暴发性肝炎。有基础肝病的患者、长期饮酒者药物性肝损伤的风险也会增加。所以老人、儿童、孕妇、有饮酒史的人群,有基础肝脏疾病的患者都要格外小心!
6.如何尽可能避免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呢?
第一,不吃来路不明、成分不清的食品、保健品、补品、土方。中药尽量到大型正规的中医院或中药店购买,遵嘱服用。如含有前文提到的易引起肝损的中药成分,尤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第二,严格按医嘱或说明书服用药物。如果是医院开的处方药,务必和医生确认好药的用法、剂量和疗程,按医生规定的频率定期复查,一般西药中容易引起肝损的药物认识比较清楚,医生会提前告知,并叮嘱定期复查肝功能。如果是非处方药,务必按照说明书或药店药师的建议服用,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复方感冒药,很多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一定要看清成分再服用,不要一次服用多种药物造成超量服药,加大肝损伤的风险。
第三,认识肝损伤早期表现,及时就诊,早期发现。没力气、恶心、腹部不适,胃口变差等往往最早出现,还会有皮肤变黄,眼睛变黄,尿液变黄。值得注意的是,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表现不特异,常常容易被老百姓们当做“吃坏肚子、感冒”等而耽误及时就诊。所以,如果您周围的家人或朋友近期服用了药物之后出现上述表现,一定要提醒他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