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怎样用才能使其功效发挥得淋漓尽致?

弘扬国学,传承命脉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本文内容摘自国家正规医学图书、杂志、报刊等,文底有具体来源出处。文章标题为原标题、文中内容提取。无丝毫夸大、诱惑、违背客观事实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无丝毫恶意煽动、混淆、误导用户等内容。一切均为原文展现,追求真实、可靠、权威。可根据来源出处去查原文件,看是否一致。

王国三教授:辨证运用白芍之量

作者 /  张雪红 王洪林

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

编辑 / 张芊芊 ⊙ 校对 / 许红

中医自古有“传方不传量”之说。而王老临证,用药精炼,量随证变,因人而异,吾辈侍诊师侧,常受恩师指点,受益颇深。现以白芍为例,述之于下。白芍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的根。其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有养血敛阴、柔肝敛肝、缓急止痛之功。王老运用白芍,随证配伍,用量精当,使其功效发挥得淋漓尽致。

1养血敛阴

白芍为血分药,其味酸,酸能敛阴,具有养血敛阴之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气血亏虚之胸部隐痛、经行腹痛、崩漏等。王老常用白芍10g,配伍养血补血之品当归10g,益气健脾之品茯苓15g,白术10g,以共奏补气养血之功。对于外感风寒、表虚自汗者,王老亦常取白芍10g以敛营阴,配伍桂枝10g以和卫阳,从而营卫调和,表固阴敛。正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12条所云:“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王老认为,凡是中医辨证为卫强营弱、营卫失调者,均可用桂枝汤调治。

王老曾治疗一位半身汗出的患者。该患者右半身汗出1年余,无肢体活动不遂,查头颅CT未见异常,曾多方医治未愈。当时症见:右半身汗出、微恶风、纳佳,寐安,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苔白,脉浮。王老认为,虽然患者无外感病史,但患者有汗出,微恶风,脉浮,此为桂枝汤证,故投以桂枝汤,以调和营卫。(本文由国学髓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方中桂枝为君药10g,配白芍10g,炙甘草6g,生姜10g,大枣4枚。患者服药3剂,汗出消失,身轻气爽;随访1年,患者未再出现上述症状。王老常教诲笔者,行医诊病,辨证一定要准确,组方配伍一定要灵活,用药一定要阴阳相伍、动静结合、刚柔相济,以防壅滞与过分发散。

2柔肝敛肝

肝为刚脏,宜柔宜和,久郁暗耗肝阴,疏肝的同时,亦要柔肝。白芍味酸,归肝经,具有养血柔肝之功,正如《金匮要略》所云“夫肝之病,补用酸……”。肝郁气滞证常兼有肝阴不足,此时白芍用量要稍大,一般用15~18g,再配以疏肝解郁之柴胡6g,疗效颇佳,如常用的逍遥散。

王老曾治疗一位患者,女,30岁。主因胸闷、气短1个月就诊。患者于1个月前因情志不舒而致胸闷、气短,伴腹胀,纳谷不香,周身乏力,多梦,舌质淡,苔白,脉沉弦无力;心电图正常。王老认为本病为肝郁脾虚所致之胸痹,故投以疏肝健脾之逍遥散加减;

方中柴胡6g,白芍15g,当归10g,茯苓15g,白术10g,薄荷6g(后下),炙甘草6g,炒枣仁30g,远志10g,焦三仙各9g,鸡内金10g。患者服药5剂,诸症消失。对于肝肾阴虚、肝血不足之肝阳上亢证,王老常用生白芍18g,以敛肝,配以平肝熄风之天麻10g,钩藤18g,以补肝血、平肝阳、熄肝风。

3缓急止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