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小玲:捕鱼记

15

◆◆
捕  鱼  记
◆◆

成小玲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钓鱼,我说的不仅是捕鱼的方法之一,还是一个乡镇的名字,离我老家只有五六里的路程。还别说,历史上据说那个镇与姜太公钓鱼还有点渊源呢。遥想当年姜太公独坐海边,只等一条大鱼——周文王的出现,江山从此改头换面。那时的里下河地区就是东海之滨,经过岁月的洗礼,现如今的钓鱼离海边越来越远了。几生几劫,泥沙的堆积,今日之鱼米之乡的形成。

捕鱼方法,不计其数,如同十八般武艺。

从前刀耕火种,物质贫乏,古人用石头磨成的鱼钩钓鱼。故,钓鱼是捕鱼的第一大法。江河湖泊,海洋,钓鱼者遍地都是,国内外不乏其人。我楼下是个钓鱼俱乐部,每年春末初秋他们便去东海和南海钓鱼,回来总是获利丰厚,让城里人大开眼界,我也认识了大海的精灵:虎头鱼,石斑鱼,大黄鱼……其实,他们钓鱼是假,烧钱才是真,每次去海边开越野车,不远万里,还租一条大船,每天上万元的花费……这与“独钓寒江雪”,显然有些背道而驰了。

除了钓鱼外,我们里下河最常见的便是罾和簖。据说与我老家一河之隔的盐城有一张直径为14901平方米的罾,被称为世界之最。我们小时候经常看到那些散落在河边的大罾,那是里下河地区一个独特的风景。河岸摆设着一个机关,操作者只要抡起绞盘,覆盖整个河面的大网渐渐地浮出水面。扳罾是机会主义,有时空空如也,有时截获鱼阵,尤其是发水季节,一网上来鱼儿大小通吃,不计其数。

不过,现在扳罾这个活儿已不多见了,我爸在海沟河边捕鱼时,使用的捕鱼方法是簖。用一段塑料网拦截河中央,有船只经过可以放下,叫河门。通常河门关着,那些成群结队的鱼儿肆无忌惮的游戈,此路不通,真是好奇心害死鱼,咦,曲径通幽呢。它们便成群结队的向两边游去,越游越深,好像进入了神奇的游乐场。这只好正中了渔人的妙计。鱼儿游着游着,晕头转向,便找不到出口了,成了瓮中之鳖。所以这种捕鱼方法,如同诸葛亮的迷魂阵演化而来。

除了围网,拖网,张丝网,张卡子,张钩也是捕鱼人最常见的谋生方式。我父母以前在湖北冬天摸河蚌,春夏秋之际他们张卡子和土线钩。每天要去附近的山脚下挖蚯蚓,那是鱼儿最喜欢吃的鱼饵。有一年夏天发山洪,漫山遍野都被淹了,只有打渔的船儿零星的飘荡在一片泽国当中。卡子张下去仅仅一会儿,一眼望去,就像放了一串小鞭炮,噼里啪啦,鱼多而杂,还有鳗鱼和甲鱼,一只钩居然有两条甲鱼——原来它们正做好事呢,一只贪嘴吃了饵,另一只也“生死相随”。真真吓死人,船舱中的夹板下全是蛇一样的鳗鱼,锅盖一样的甲鱼,个个伸长了脖子,横冲直撞,张牙舞爪。湖水煮湖鱼,鲜美无比。我妹妹的脖子直到现在都是黑色的,大概就是妈妈在坐月子时吃甲鱼太多的缘故吧。

每次我去家附近的蠡湖游玩,看到水面上那些游动的身影,天大湖大,任它们撒欢。这些鱼儿我认识,它们是我从小喜欢捕捉的柳条鱼儿,也叫穿条鱼。小时候我经常在码头边撒网捕鱼,那种丝网拇指大的眼儿,只能捕捉穿条鱼。这些精灵般鱼是永远长不大的,密密麻麻,成群结队。村里的码头那时是人们用水的地方,洗衣服,洗菜,淘米,淘米是它们最好的营养品。这些鱼儿十分精明,只要撒上一网,它们就像得到了风声似的,纷纷作鸟兽散……不过,在看不见的水中,码头周围隐藏着各种鱼儿,比如那种叫虎头呆子的,憨态十足,味道鲜美,有经验的人一模一个准,纯属野生的,以前在我们里下河十分常见,可现在已经销声匿迹了。

记忆深处,印象最深的一次捕鱼,那时我才十四五岁。那年我们家承包了村西北与刘家舍接壤的河面养鱼。寒冬腊月,昏天暗地,不见一个人,而我们一家倾巢而出,连六七岁的小弟也跟上了船。船尾爸妈各撑一条水泥船,溯风而上,船头的我和大弟拉着一条挂满鱼钩的绳在河里拖着,最小的弟妹在仓中为我们呐喊助威。天太冷了,我们将头缩到脖子里,手几乎被冻的失去了知觉。那绳子上的鱼钩一只只被爸磨的又尖又细,稍不留神就会刺破皮肉,血迹斑斑。寒风怒吼着,河水冷得直打颤,发出恐怖的呜咽声,我们两条船在河里艰难地行走,看不见水下面的情况,我和大弟苦不堪言,恨不得逃离。忽然,眼尖的弟弟和妹妹发现了异常,同时指着中间的水面,激动地大叫大吼。果然有情况,我们也感觉到了手里的绳在抖动,一提绳子,便发现一个晃动的身影,像在水里燃烧了一堆火焰。弟妹拍手大叫,我们也兴奋了,小心翼翼的拉动起鱼绳。只见那条又大又红的鲤鱼翻滚着身子,尾巴扫来扫去,企图逃跑,可它越是挣扎越是被动。两条船慢慢地靠近了,爸爸跨到船头,用一只锋利的大钩镞了下去。那条鱼被爸爸提了水面,几乎灼伤了我们的眼睛,那是条十斤左右的大鲤鱼,像娃娃一样,又肥又壮……那天下午,我们捕了两条大鲤鱼,终于可以让一家人过个开开心心的新年。

自古以来,捕鱼是个十分辛苦的营生,日伏夜出,风吹日晒,一叶孤舟对愁眠。如今,我在蠡湖边看到只有一些老人继续这个营生,很多渔人都上了岸,改了行,年轻人更加向往城里五光十色的生活。可是,我妈说,如果她再年轻二十岁,她还是要去捕鱼,因为吃鱼没有取鱼乐!

作者简介

成小玲,笔名楚梦——时刻清楚自己在做梦,文学是多么神圣而不可高攀的事业。女,汉族,1972年出生,出生在那个有着“小说之乡”之称的江苏兴化,现居无锡。文化程度不好意思说了,家庭主妇,曾经的文学爱好者。

参赛或杂志征文必加微信:shuai_pengju

第三届“百花苑杯”全国文学大奖赛征文启事

为发现文学新人,扶持文坛新秀,《文学百花苑》杂志社、河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华夏文学网联合河南科技报、焦作市作家协会、修武县委宣传部共同举行第三届“百花苑杯”全国文学大奖赛征文活动,此次大赛由微信平台《文学百花园》独家首发;参赛内容要积极向上,主题不限,题目自拟,即日起正式启动。

主办:《文学百花苑》杂志社

      河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

      华夏文学网

协办:河南科技报·科教周刊

      焦作市作家协会

      修武县委宣传部

1.作品要求:每篇作品字数2000字内,每首诗在40行内,作品要求原创,且未在其他微信公众号发表过,可多篇文章参赛(只取最高奖)。

2.来稿需注明【参赛】字样 +作者简介+作者生活照,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3.参赛唯一邮箱:1403384853@qq.com

4.本次大赛以点数取胜,打赏资金不返还(1元折合2个点击量)一个有效评论折合3、个点击量(有效评论一个ID只选一次)。

5.本大赛设大奖一名,奖金:2000元(现金);二等奖二名,每人奖金1000元;三等奖三名,每人奖金500元;优秀奖二十名,奖金50元。

6.收稿时间:即日起到2019年3月10日止,获奖信息在最后一贴推出后的第10日公布 。

7.一、二、三等奖作品入选《文学百花苑》杂志,500点(折合)以上优秀作品皆有入选《文学百花苑》杂志资格,具体视个人意愿而定。

8.2019年4月上旬在河南焦作云台山风景名胜区举行颁奖典礼,届时将邀请文学界名流参与颁奖活动与互动。

2018年9月10日

《文学百花苑》编辑部公告

本刊从第十期起,与河南科技报联合办刊,杂志名称不变,刊号为:CN41-0019,具备全国发行和刊登广告的资质。刊出的作品可作为申请各级作协的依据,是在职公职人员评职晋级的重要依据。

联系电话:13343811328     15926594970

《文学百花苑》纸刊杂志征稿正在进行时

投稿注意事项

1、来稿需注明【征文】字样 +作者简介+作者生活照,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2、小说、散文、故事、随笔等作品2000字以下为宜,诗歌不超过30行。

关于赞赏返还新规定

即日起,每篇作品七日内打赏金额20元以内者不返还,20元之外全部返还。

1258873875@qq.com

作者必须主动索取打赏细目及稿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