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手机处理器的“制程”究竟是什么?
2017年的MWC大会结束还没有多长时间,距离一大批年度新机上市也大概还需要等待时日——在这个兴奋而又焦灼的时间段里,不妨让我们先静下心来学点“干货”,丰富自己的搞机姿势……
放眼今年的手机市场,对于业界技术稍有了解的朋友会发现,今年在智能手机主控方面会出现罕见的“四代同堂”局面:具体来说,就是会有28nm、20nm、14/16nm和10nm四代不同制程同时在售!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手机主控的制程“数字”越小,就意味着制造技术越先进,对应的性能会更高,发热和功耗也会更低——但是问题就来了:到底什么是“制程”,这些数字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大家知道么?
从一捧沙到一颗芯片
要解答制程的意义,首先就要知道,现代的半导体芯片,如手机主控、电脑CPU,都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在这里,笔者借用了Intel为其32nm制程发布的一份宣传文档——目前我们看到的汉化版本还是65nm时代的老版本,这一份显然内容更新更有参考价值。
事实上,所有的原点都来自于一捧沙子——是的没有错,天然的沙子本身就已经纯度很高的二氧化硅矿物质,将其融化、去除杂质之后,就能冶炼出直径300mm、重100kg、纯度达到99.9999%的单晶硅晶体。
之后,用切割机将柱状晶体切成薄片,就得到了用于进一步加工的晶圆。
之后,通过高能加速器将金属离子“轰击”到硅片表面,形成一层掺杂的半导体层,这就是离子注入;再通过电镀工艺覆盖上一层Hi-K(高介电常数)金属,此时,整个半导体的源极与漏极其实已经成型,之后就等待进行光刻。
在晶圆表面涂抹上光刻胶,然后通过光刻机,以类似于相机底片曝光的方式,将设计好的电路“投影”在光刻胶表面。被照射到的光刻胶会变得易溶,用化学药剂洗掉之后,顺带也溶解掉了没被光刻胶保护的金属层,露出成型的栅极(也叫门级)——至此,一个晶体管其实就已经完全成型了。
之后,再通过电镀将铜覆盖在栅极、源极和漏极表面,形成晶体管的三个导电触点,并进一步完成不同晶体管之间的铜(导线)互连层——这时候,一个CPU的电路部分其实已经制造完毕。
最后,对每一个核心进行质量检测,并将它们从一大块晶圆上切割开来,去除那些不合格的个体,根据体质决定运行频率、封装到PCB底板上(台式机的CPU还会加上保护盖),就成为了我们看到的CPU的样子。
制程更新:更好表现,更高成本
那么,讲了整个半导体芯片的制造过程,到底“xx纳米工艺”是发生在哪一步呢?
其实,它指的是晶体管中,源极和漏极之间的距离。
当一个半导体晶体管工作时,通过给栅极通电,原本处于绝缘状态的硅会变得可导通,此时,电流(电子)单向地从源极流向漏极,而两者之间的距离(沟道长度)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制程数字”。
对于像现代半导体晶体管这么小的电路结构来说,制程越先进,电子从一极到另一极所流经的距离就越短,晶体管反应就越迅速;同时,晶体管的整体体积也越小,意味着在同样大小的面积内可以集成更多电路,做出更复杂的高性能设计……这就是先进制程能够提高性能的基本原理所在。
以高通新近发布的骁龙835为例,在使用了10nm制程取代前代的14nm之后,核心数量多了一倍,面积还缩小了一圈,功耗更是下降了35%——这其中,就有先进制程的作用。
当然,更高级的制程也意味着更高的制造成本:无论是对于晶圆更高纯度的要求还是必须使用更复杂、更贵的光刻机,都意味着新时代的旗舰芯片不得不卖的更贵、而且出货量还必须更大才能赚钱。
根据一般的业界共识,10nm制程时代的手机SoC,如果出货量达不到5000万片,则必然亏损——高通、苹果、三星大抵上都没有问题,但联发科可就岌岌可危了。
所以,当笔者看到传言,魅族要在新旗舰PRO7上弃用联发科的10nm芯片X30,我其实是高兴的。
因为这意味着J.Wong或许真的会带来一部更加完善的旗舰手机,同时它也给我们上了一课:新制程有风险,盲目跟进需谨慎。
推荐阅读
你对正在使用的产品都有什么不满 ?( 内有福利 ) | 3·15特别调查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