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共享出行行业代表的Uber,去年曾收购了美国共享电动自行车初创公司Jump,而在日前有报道显示,Jump欧洲、中东和非洲区的业务负责人Christian Freese透露,因为与核心业务和乘车共享服务完美契合,因此计划在2020年加大对电动自行车和滑板车的投资,其中尤其是在欧洲市场。根据Uber方面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八个月时间里,Jump旗下的共享单车和共享电滑板车在欧洲市场已经有了超过50多万人在使用,共使用500万次。因此外界推测,Uber或许是想通过押注“微出行”(micromobility),为自己的业务拓展带来新的生命力。虽然有了新的名字,但是这个“微出行”从具体的业务模式来看,与此前在国内市场流行一时的“共享出行”并没有什么两样,本质上依然是围绕共享单车、电单车,以及电滑板车来进行业务展开。说到“共享出行”,想必不少国内消费者已经亲历了这个行业的潮起潮落,而在如今ofo等共享“微出行”品牌的经历就摆在眼前的时候,为何Uber还执意要走上相似的道路呢?并且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在海外市场,这类“微出行”业务依旧还颇获资本方的青睐。今年10月,海外共享电滑板公司Bird的首席执行官特拉维斯·范德赞登(Travis VanderZanden)曾宣布,其已经完成了由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和加拿大基金管理公司CDPQ牵头的2.75亿美元的D轮融资。当时有报道称在经过该轮融资之后,Bird的估值已经上涨达25亿美元。今年11月,欧洲共享电动滑板车公司Voi Technology也宣布获得了8500万美元新一轮融资,使得其募集资金总额达到了1.36亿美元。由此不难看出,在欧美市场,“微出行”的市场价值还是获得了一定的认可。话说回来,同样都是“共享出行”行业,流行在欧美城市街头的共享电滑板车与国内铺天盖地的共享单车又有怎样的区别呢?根据我们三易生活的走访发现,其最为明显的差异或是在于运营思路的不同。在国内市场,由于共享单车成本相对低廉,以及相对粗放的运营方式,因此常常能看到在地铁站科及商务区等人流本就密集的地方,被各种品牌的共享单车填得满满当当,甚至干扰到市民的正常出行。但活跃在欧美市场的“微出行”行业画风,则明显有些不太一样。例如我们在洛杉矶downtown的某咖啡店门前空地上,只看到了孤零零的一辆共享电滑板,又或者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街头被站桩“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共享单车,几乎都显示出数量相对较少、分布更为分散的特征。毫无疑问,在欧美市场发展的“微出行”运营方式,如果处在国内共享风口最为火爆的那段时间,显然是最容易被淘汰掉的一类,但是经过这两年的发展,最后其所呈现出来的结果却又完全不同。以更加温和及有序姿态发展的海外共享电滑板及共享单车,如今依然被资本市场青睐,并逐步在扩展市场焕发生命力;而国内的共享单车则经历潮起潮落,逐步进入到定量投放的有序发展阶段,但时至今日就连曾经处于行业头部企业的ofo,也已经陷入了发展困局。不过我们也注意到,随着资本端不断加重筹码,海外市场“微出行”行业在2020年都有着较为“宏大”的目标,或许也暗示着这些企业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将会进行加速。而这种态度的转变,是否会对现如今表现较为平和的行业带来新的化学变化?我们尚不得而知。但不管怎么说,如果海外共享“微出行”行业的发展模式如果能够顺利进行,想必对于国内共享单车行业同样也有着不少的参考价值。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vivo用史上变化最大的X系列新品X30,宣告5G时代的全面进攻号角。
尽管“长得”依旧很好看,但Mac Pro显然并非针对普通消费者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