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灵门当户对 程应峰
□程应峰 中国古代,“门当户对”是指男婚女嫁时,两户人家财富地位相当。古人认为:恋爱是两个人的事情,可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情。家庭氛围、家庭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是家族一代一代沿袭下来的,即便周围的环境有变化也不会轻易改变。 事实上,对于处于婚嫁状态的两个人来说,就算彼此拥有近似的家世背景,双方家庭财力相当,教育程度及社会地位足以匹配,但是,并不见得这两个人在步入婚姻城堡后,就一定可以以相近的价值观,愉快地共度充满变数与挫折的一生。 自古至今,如此这般的“门当户对”的观念,在常人的知觉里,确实符合社会现实。但正是这种“门当户对”的世俗观念,一回回毫不留情地将真正的缘分、真切的情感永远地分开,再无余地,再无来日。 关于“门当户对”,怀着爱和自由走天涯的三毛曾说:“我认为,年龄,经济,国籍,甚至于学识都不是择偶的条件,固然对一般人来说这些条件当然都是重要的,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彼此的心灵和品格,这才是我们所要讲求的所谓'门当户对’”。对同一时代的女性而言,三毛寻求的“门当户对”,可以说代表了追求心灵自由的人们的心声,但在那个时代她的思想却是另类的,不易被接受的。 于三毛而言,只要在品格和心灵上门当户对,就算生活上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是可以被体谅的。如果在心灵上心有余而力不足,无疑就是感情生活中极大的憾事了。三毛同荷西有过这样的对话——荷西问三毛:“你想嫁个什么样的人?”三毛答:“顺眼的千万富翁也嫁,不顺眼的亿万富翁也不嫁,如果是你,能吃饱就行,还可以少吃点。”正因为这样,荷西潜水出事后,他留下的爱,依旧倾注在三毛的每一寸血肉里,滋养着她坎坷的人生。 婚姻的和谐度,打个比方来说,如果两个婚姻中人去听音乐会,一个听得兴味盎然,一个听得酣然大睡,这样的婚姻生活有什么快乐和和谐可言?分离自是迟早的事。三毛所说的品格和心灵上的门当户对,实际上就是“心灵契合”,也就是价值观相同,有相同或者类似的生活习惯,有共同的快乐或爱好。只有这样,婚姻才能得以很好地维持,如果没意外,婚姻生活也会越过越红火。 有人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心灵能量的发电厂,依照个人心灵体质不同,拥有等级不同的能量。”所以,只有找到在心灵上旗鼓相当的人,共同相处,才可以发展成为快乐、幸福的能量,否则产生的能量会相互抵消,会彼此毁灭。 生活的本真就是这样,相爱的人之间,除去最基本的日常所需,能够和一个人终生血肉相伴的,只有品格和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