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养成身心健康的“三好生”

身心健康的人是幸福的,而幸福童年的样子是皮肤黑、牙齿白、眼睛亮、有力量、腰板直、笑容多。

将家庭中的健康教育融于日常生活和习惯养成,把孩子养得身体好、性格好、生活习惯好,既是每位父母的初心,也相当于给孩子存储了丰厚的家庭文化资本,堪称家庭教育的“吉祥三宝”。

■ 杨咏梅

“如果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没有成为‘三好学生’(身体好、性格好、生活习惯好),就很可能成为学校的‘差生’……无论教师与校长多么能干,也很难改变孩子‘差生’的命运。”这是日本社会学家三浦展对日本1443位家有小学二至六年级孩子的母亲所做的问卷调查后得出的结论。

我们印象中的“三好生”是学校评选的,只有一部分孩子能达标。而社会学家眼中的“三好生”更接近生活,把孩子养得“身体好、性格好、生活习惯好”,既是每位父母的初心,也相当于给孩子存储了丰厚的家庭文化资本,堪称家庭教育的“吉祥三宝”。

父母的生活习惯影响孩子成绩与身心

“身体好、性格好”,就是身心健康,二者与“生活习惯好”密切相关。张文宏医生在今年开学第一课中谈“健康成长比成绩更重要”话题,涉及“打喷嚏、咳嗽要用纸巾或胳膊肘挡住嘴;聚餐用公筷,餐具不混用;坚持锻炼,保持合理体重”等10条内容,其中一多半是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如果没有一个好习惯,就意味着有一个坏习惯。比如没有认真洗手的好习惯,就有敷衍了事的坏习惯;没有聚餐用公筷的好习惯,就有混用餐具的坏习惯;没有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就有起居无规律、熬夜睡懒觉的坏习惯。当然,所有的习惯都是在与父母朝夕相处中模仿后逐渐习得的。

家庭中的健康教育是融于日常生活和习惯养成的。三浦展观察发现,父母的生活时间不规律,很难一家人一起享受晚餐和交流的乐趣,孩子的成绩比较差,而这样的家庭父母孩子都偏肥胖;成绩好的孩子,母亲比较有条理又有趣,有计划且动作利落;父亲越认真,越有条理,越有礼貌,孩子成绩就越好……三浦展因此提出“下层化”概念,并指出其特征不单指收入较低,也包括学习意愿、工作意愿与生活意愿较低,对整个的人生目标无法产生出积极的态度,而孩子则是父母“下层化”的受害族群。

从法律的角度,父母承担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职责只有18年时间,所以很多人认同做父母是有“有效期”的,要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抓住机会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使他们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心智。

身体好的孩子精力充沛,做事积极主动

幸福童年应该什么样?也许每个父母有自己的评价,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家庭教育孙云晓认为,童年幸福的孩子一定是一个很爱玩、很会玩的人。在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心中,幸福童年的样子是“皮肤黑、牙齿白、眼睛亮、有力量”,我觉得还有“腰板直、笑容多”。

身体好的孩子精力充沛,反应灵敏,活泼好动,做事积极主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认为,“多运动的孩子,情绪很少会抑郁”。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少年儿童快乐指数调查显示,“朋友多、爱运动的孩子更快乐”。

孩子身体好,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从小生活环境不单调,有丰富的感官体验。比如国际儿童游戏权协会列举的儿童10岁前应做的32件事:在河边草地上打滚;捏泥团;采集蝌蚪;用花瓣制作香水;用沙子堆城堡;爬树;用颜料在脸上画鬼脸;参加一次“探险”;养小动物;采草莓;骑自行车穿过泥水坑……爱动、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童年“没有玩够”的孩子,难以有个好身体。

大量心理学和脑科学研究发现,自由玩耍、角色扮演、嬉戏打闹等创造性活动是孩子健康生活的核心活动,对孩子的认知发展、社会情感能力和社交能力都非常重要。美国人类学及心理学博士阿什利·蒙塔古认为,“玩耍的能力是孩子心智健康的主要评判标准之一”。

儿童真正的快乐和刻苦精神就表现在观察、幻想、创作、游戏和自由的表达等忙碌的过程中,自由玩耍不仅有消除焦虑、缓解压力的作用,玩耍中培养的专注力、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迁移到儿童今后的学习中。幼儿园里最活跃、贪玩的孩子,到了小学往往是学习最积极的学生。

此外,在生活节奏紧张、外卖一点就来的今天,还有一个影响孩子身体健康的因素是父母能不能给孩子好好做饭。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曾经做过全国小学生的家庭教育状况调查,关于“哪些家庭的孩子学习好”,其中一个指标就是“父母每周能跟孩子一起吃三顿以上晚餐的家庭”,值得关注。

社会情绪能力和人际交往智能是核心竞争力

良好的社会情绪能力是孩子心态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一切心智技能顺利发展的基础,表现为能正确地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绪,引导自己的思维和行动。

在三浦展眼中,自我封闭、不喜欢与人接触、乐于一人独处,是“下层化”的特点,而“沟通能力强的人,比较容易找到工作,比较容易获得高收入,也更容易拥有美好的婚姻”,虽然描绘的是日本的情形,也值得中国的父母深思。

其实,人工智能时代更需要真实的人际交往能力。今天,越来越多孩子开始用“人机互动”代替“人际互动”,在虚拟空间聊得火热、手指飞舞,见了面却无话可说、不会一起玩。每个孩子走向社会都将面临处理人际关系这个重要的必修课,在人工智能的时代,更加需要学会交往、倾听、合作。

社会情绪能力和人际交往智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业发展。华东师大崔允教授曾追踪调查1765名学习困难学生,发现87%困难学生不是智商或学习能力缺失而是心理有问题,比如厌学、考试焦虑、恐惧、忧郁、青春期烦恼等。

遗憾的是,孩子的很多烦恼却来自父母的简单粗暴、不好好说话。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基诺特搜集的这些父母话语:“恶言——傻瓜、无用的东西;侮辱——你简直是个废物;责备——你又做了错事,真是坏透了;压抑——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呢;强迫——我说不行就不行;威胁——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哀求——求求你别再这样做好吗;抱怨——你做这种事,真让我伤心透了;贿赂——你如果考100分,要什么我都给你买;讽刺——你可真行,这种事都做得出来”……刻印在孩子心中的伤痕,甚至会影响终身。

请记住语言是有能量的,要么为孩子赋能,造就一个温暖有力量的孩子,要么诅咒,给孩子的人生留下诸多缺憾。请记住美国人类行为学家约翰·杜威的话,“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希望被赞美”,读懂孩子内心深处渴望被尊重、被认可的精神需求,帮孩子找到这种精神需求被满足后迸发的自信和动力。

(作者系《中国教育报》家教周刊主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