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阅读】《论有灵魂的活人如何被压缩在经验的盒子之中》

现代科学家如何变成一群作恶的人

——论有灵魂的活人如何被压缩在经验的盒子之中

长久来看,人类死于经验。这意味着所谓读史明志,读史知兴衰,都是伪命题。何况我们所读到的历史,不过是一堆谎言!人类是观念的载体,必须在观念更新的维度上找到超验的动力。观念不更新,人就会被压缩在经验的盒子里。这样的人,局部来看,是井底之蛙,整体来看,是一捧灰尘。

比如亚洲人用动物属性界定人的意义,是谓生肖。这是典范意义上的经验主义应用,然而这是极其短视、懒惰、愚蠢的联想,直接将人的意义降低为动物意义,并在隐秘的习俗意义上,把人类社会看成可以予取予夺的动物庄园。

星相解释说,虽然也处于神秘主义和虚无主义的状态,但隐含着的人类生命对星空的仰望,对无知之域的联想,要比动物属相的愚蠢想象,显然要开阔一些。

康德承认,无论是经验还是理性都无法证明上帝存在,但是他说,为了维护道德的缘故,我们必须假设上帝与灵魂的存在。他称为“实践的设准”,一个无法证明的假设,但为了实践的缘故,该假设必须成立。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想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社会要想成为一个有道德秩序的社会,惟一而且必须的前提条件是,人们必须普遍相信上帝存在,灵魂不死。

这是“简单相信”的习惯思维方式,更是超越人类经验的想象力,与康德所处的社会传统和家庭传统密切相关。对于没有基督信仰的人和社会而言,康德的话是对牛弹琴,这些人永远不能理解什么是道德。

“他日青山埋骨后,白云无尽是儿孙”。这是马一浮的句子,是经验主义的诗意想象。但从个体独立之人和唯一之人的原初观点来看,一个人自己就是自己,儿孙是儿孙,每个人都是惟一生命,他人无法替代,也不能替代。如果儿孙可以替代祖辈,国家就可以替代个人,一个普遍的奴役之路就形成了。儒学对生命缺乏永恒想象力,一切均以可见之事为终极价值。冯友兰说,一个人垂暮之年,看儿孙绕膝,当可以平静死去了。呵,死亡真的有这么肤浅吗?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些看上去高迈的儒生之所以陷在这样的认识论习惯之中,都是困在经验主义的陷阱里,试图用人已有的经验解释自己的无知困境和无力困境。

经验主义的单向度路径让儒学发展几千年困顿于三种错误的路径:第一是把孔子塑成偶像,形成孔教和文教,幻想用君子教化小人,用自己教他人,这构成了教育意义上的经验主义困境;第二是把儒学与佛教整合起来,试图解决儒家关于形而上进路上的残缺,然而佛教也是一种典型意义上的人学,是另一个意义上的经验主义想象,这意味着儒学和佛学是平行之学,由此儒家至今没有解决形而上的思想进路,因此构成了儒家在哲学意义上的经验主义困境。第三是把儒学与西方基督信仰世界的价值传统整合起来,然而人们无法理解基督信仰的超验秩序,仅仅基于结果导向的层面理解基督信仰和普世价值,把儒家传统和基督信仰秩序理解为平行秩序,由此构成了儒家在学习意义上的经验主义困境。

明确的信仰有多重要?一名研究解析几何的数学家,他必须先验的、理所当然的依靠一个类似于十字架的、由横轴和纵轴组合而成的坐标系,否则数学家一切的思考和解析,都毫无意义。人的生命也是如此!你必须相信时间和空间的先验存在,你必须将自己安放在十字架的范畴之内,否则你的生命无意义。

事实上明确的基督信仰是一个完全无误的数学模型,奥古斯丁在思考真理的时候,意识到数学的秩序是一种最高的智慧。

当我们批评很多人都是用自己错误的观念解释事物,事实上我们在批评人们单向度依赖自己已然形成的经验,看不见自己的不可能性。圣经传统保存着大量的神迹叙事,事实上就是为了拓展人们的想象力,让一个人在信仰的高度理解自己的有限性和不可能性。这正是信仰的领地。

克尔凯戈尔说,你怎么信仰你就怎么生活。康德说,不是观念适应对象,而是对象适应观念,已经拥有的知识不能让我们认识真理,必须依靠信仰,观念的秩序才能渐渐展开。人的愚蠢是指观念秩序意义上经验主义的愚蠢,观念错了,人就是瞎子。所以耶稣说,你们有眼不能看,有耳不能听。

简单相信的另一个奥秘,是人承认自己永远处在有限状态,对于无限之事,人类无知无力。在认识论的意义上,这其实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已有的经验主义的怀疑。所以,人类已经形成的任何一门学科都是有限的,都存在理所当然的边界秩序。比如科学的覆盖面,显然不能无限的宽广,科学的边界在有限理性范围之内。而有限理性永远不可能对生命的起源,对一个人的出生或者死亡等问题给出具体答案。所以一个真正有理解张力的科学家必然能够理解,有限理性就是过程理性,在人的主观主义方法论可以触摸的过程范围之内,科学的秩序得以展开。越过人的有限理性,科学就会走向致命的理性自负。

所以,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必须拥有三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科学家要绝对理解有限理性,确保自己的工作不越过有限理性的边界,就像赫伯特西蒙的工作,虽然看上去庞大且驳杂,但他的核心工作不过是一句最简单的描述:努力把人的行为拉回到有限理性范围之内。

第二个条件,立足于有限理性范围之内,最大化展开知识的细分和工具理性的建设,只有在这个意义上的知识的涌现秩序才具有科学的意义。 这样的辨析意味着今天最一流的新知识建构都是一种经验主义和工具理性的建构,牛顿之后真正具有思想家和哲学家特质、同时真正具有价值理性影响力的科学家只有牛顿,其他的科学家都是工具理性的发现者,都不具有思想家的特征。

这种在有限理性的范围之内的科学的工具理性思考,我沿着圣经启示的话语体系,解释为“寄居主义”,或者是“过程主义”。“寄居主义”能够确保科学家不僭妄,“过程主义”能够确保科学家不空泛。一个科学家如果真实地理解了“寄居主义”和“过程主义”的意义,那么他就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了。如果不能理解这样的价值判断,那么科学家就会滥用他的知识,用他的科学思想作恶。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几乎可以认为,牛顿之后的科学家,他们的思想的确具有某种科学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征象,但的确为人类更大的作恶提供了新工具,这构成了人类社会经由科学的推动所形成的现代性堕落。

第三个条件,一个好的科学家必须承认自己的思想有限。一名伟大的科学家在他死去之前,一定会意识到,自己毕生的成就,“不过是在海边偶尔拣到了一块漂亮的贝壳”(哈耶克语)。按照这个标准,我们发现牛顿,爱因斯坦,哥德尔属于真正伟大的科学家家。至于中国的那些所谓科学家,无一例外都是采用拿来主义的方法,从西方科学家那里学习到一些工具理性,然后回到中国继续他们的传统习惯的“帝王师”之路,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和XGP这样愚蠢的君王合作,一起展开他们的现代化的作恶大事业。 (文/鲁克苏)

(0)

相关推荐

  • 【现代思想】01古今之变:古代和现代到底哪里不一样?

    刘擎<西方现代思想四十讲> 共同神话束缚了我们,却也让我们有了共同的准则.摆脱神话之后,我们有了自由,却又陷入混乱和茫然之中. 现代思想的起点,叫做"古今之变",就是从 ...

  • 书摘 | C.S.路易斯:与托尔金的彻夜长谈: 1931年9月

    书摘 C.S.路易斯:与托尔金的彻夜长谈: 1931年9月 在<惊悦>的最后一章,路易斯谈到自己从"纯粹而简单"的有神论到基督信仰的过渡,简短却颇吊人胃口.他煞费苦心要 ...

  • 【休闲阅读】《论无神论者》

    一个人不要轻率说自己是无/神/论 真正的无/神/论者是不存在的.在印度,人们把恒河当成神:在日本,人们把一个战士或者一根筷子当成神:在韩国,人们把一块火山石当成神:在中国,人们有时候把皇/帝当成神,有 ...

  • 【休闲阅读】《宣称自己正确是一个巨大的玩笑 》

    宣称自己神/学正确是一个巨大的玩笑   有些华人基/督/徒/信/主之后,有一种摇身一变什么都懂的幻觉.其实之前你不懂,之后你也不懂.一个人信主之后应该做的是承认自己完全无知,而不是换一个姿势把无知当资 ...

  • 【休闲阅读】《论一个人认识自己的三种进路的选择》

    论一个人认识自己的三种进路的选择 封闭意义上的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深度思考人的意义和人的价值,不理解人的存在的境况,但却又费尽心机设计出一套道德规范,拼命地抬高自己,压制别人.这么做导致了三 ...

  • 【休闲阅读】《论人生最大的愚蠢是什么?》

    人生最大的愚蠢是什么? --論人生的主要工作是開放式纠错 1.我的信仰是基/督信/仰,我信/仰的是:主.耶/稣.基/督这样的一位三一神.也就是说,我根据我的信仰,相信主耶/稣基/督就是真/理,就是我的 ...

  • 【休闲阅读】《人生最大的愚蠢是什么?》

    人生最大的愚蠢是什么? --論人生的主要工作是開放式纠错 1.我的信/仰是基/督/信/仰,我信/仰的是:主.耶/稣.基/督这样的一位三一神.也就是说,我根据我的信仰,相信主耶/稣基/督就是真/理,就是 ...

  • 【休闲阅读】《论死亡》

    论死亡问题意识为我们带来幸福 我们习惯性的观念秩序说,人死如灯灭.日本人谷崎润一郎也跟随着说,死是nothing,是无.这些话是典型的人性骄傲,也是东亚人基于R家传统文化观念发展出来的死亡意识. 问题 ...

  • 【休闲阅读】《论向着标杆直跑的观念秩序意义》

    论向着标杆直跑的观念秩序意义 基督信仰是一套超验的.先于人类心灵存在的观念秩序. 上帝说,我是阿尔法,我是俄米嘎,也就是说,上帝是起点,上帝是终点:上帝是开始,上帝是结束.一个人面对这样的话语,如果有 ...

  • 【休闲阅读】《论开放式纠错的一个前提性的三一模型》

    论开放式纠错的一个前提性的三一模型 「你必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地必给你长出荆棘来,你也要吃田间菜蔬.你必汗流满面才能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这是三 ...

  • 科研院 阅读社 万达茂 休闲村——这样的“栖霞”不一样

    通常人们对栖霞区的印象难免有些奇特.南京栖霞,既有燕子矶大江东去的豪气,又有迈皋桥破败脏乱的不堪:既有化工厂环境污染的阴影,又有栖霞山秋暖枫红的温情.这便是栖霞区:正是此种感性认识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