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据很难简单比较
高考数据很难简单比较
渐新堂
昨天收到一同学的希望转发的帖子,与十多年前的一样,呼吁全国统一高考录取分数线,让某省的孩子享受教育公平,不要负担过重。
要知道,全国高考2020年是九张卷,包括全国卷一卷二卷三。卷一主要供华北华东华南地区的使用,卷三供西南地区使用,卷二主要是供西北东北等北方省区使用;新高考卷一新高考卷二供山东海南使用,此外还有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分省市命制的高考卷。四川只使用了全国卷三,即云贵川及藏桂使用的试卷。
其次,各地阅卷场的标准掌握很难一致,且弹性较大。2017年湖南在使用全国卷一(前几年成为新课标卷一)的九省中人均总分第九名,2018年则跃升为第一名。由此可见,各省市的阅卷场各学科宽严尺度的掌控,弹性极大。
考生人数以及所在省市高校分布也存在差异。几年前的记忆数,河南考生九十万 广东近八十万 山东七十万,四川仅三十万。河南无一所985、211大学,四川3所。河南人意见也大。
就是高考成绩的计分方式,也是历经多次调整。最早是原始分简单相加,结果大家意见很大:试题难易不同,坚决反对!一段时间全国几乎都采用了标准分,即考生在全群体中的位置,第一名900分,最后一名100分,中中间间的500分,实施了所多年,高校招生反对了,看不出第一名或第1000名到底做试题得到了多少分,达到了学科要求的何种程度。于是,2007年以后,全国除了人数较少的海南外,都回归到了使用原始分的简单相加。
别说地域那么大的省市区为单位来计算,就是一个县或者一个市内的学校之间的高考数据的表述也很无奈。通过计划经济长期获得生源垄断的各市各区县的名校,一般都说自己重点率多少,普通的则说自己的上线率,起点低的就说自己的加工率进步率。一看好不热闹,没有一所没有取得史无前例的辉煌成就。十多年前,我就写过一篇文字——高考是没有亚军的比拼。前几年又写了第二篇——高考每一张捷报都值得尊重。因为,名牌老校兵没有说自己囊括优生后的失败率,每一层次都几乎高达50%,凡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学校早就动员去加拿大美国念书,避开了竞争激烈的高考,或者还有其他的很多门径。因此,一些所谓的名校,还在玩弄1980年代的把戏,只说上线率,不说自己招生1000人,有300多人并没有做分母——没有参加高考。
北京的孩子读书苦,我是感受很深的,因为侄儿的历经。且不说从小学开始的竞争,直至高中三年的漫长苦熬。而文中所说的某省状元在该省只能够算是第一百多名两百多名三百多名,更是难以说服人的。何况山西江苏福建安徽湖北广东等,试题难度也许在本省人看来都是全国最难的,没有收到一丝一毫的关爱。
我公司聘的一位美籍华人前副总裁,他说美国学生最累(他的儿子高中三年未曾与父母同吃过一顿晚餐),中国学生最苦〈只看考试答卷,无法更加优秀〉。我直接反驳,对中美的观察均以点代面。中美两国均有天赋极高和无意竞争的两端学生,是毫无竞争压力的。竞争的残酷,只对想提升甚至超越能力改变地位的那一部分人。
考场、商场、官场,其竞争的激烈程度应该不分伯仲。升学竞争的残酷与挣钱的残酷,与官场比拼的残酷完全一样,应该无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