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戈金刚:杨氏太极拳的锻炼要领
对身心的要求
人的健康有赖于科学的运动。杨氏太极拳39式套路的运动,顺自然,合生理。开始演练之前的预备要求:头要正直,百会穴要始终贯气上引。身体要端正自然避免挺胸、凸胜、低头、弯腰、弓背、翘得等现象。
练拳时,动作要轻松柔和,不可用拙力、僵劲。要作弧形或环形或旋转运动,逐新做到各个肌肉群和关节都无有不动,相互协调,使肌肉运动由没肌层深入到深肌层。各个动作要均匀连贯,绵不断。拳架处要求圆满,不要有四凸、缺陷、断续之处。要以腰为轴心,腰部要松沉直竖,不価硬,不软塌,不掘晃。低骨要沉着有力,使重心下降稳定。旋转时以腰部来带动四肢。呼吸自然。口層要自然闭合,下领微向里收,舌放平,舌尖轻抵上。动作时,目光随着手转动而前视;停势时目光前视,由近及远,眼神要兼顾上下左右;颈项要随目光转动,放松而不僵硬。
练拳时、要思虑、烦恼、杂念等丢开,使中枢神经安静下来,让脑部得到体息,以便于放松周身肌肉、关节和内脏器官。练拳时,始终要全神贯注,用意识指导动作。
对头部的要求
中医经络学说认为头为“百脉之宗”。十ニ正经之中,有六条阳经上行于头,而六条阴经也是通过各种别道会合于头。练拳时要“虚领顶劲”(即内气轻轻上顶百会穴),除了可以使头部自然正直,防止前俯后仰、左右歪斜之外,还便于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的功能活动。高度发挥对人体平衡的控制作用。内气上顶百会穴不可太过,也不可不及,要虚虚上顶,好像“气沉丹田”不可硬往下压一样。正确掌握“顶劲”和“沉气”,有利于练拳时全身动作轻灵、圆活、沉着、稳健。
面部肌肉放松,表情自然,略带笑容。
眼光既有定向而又不呆视,眼神应兼顾上下、左右和前后。练拳时,应随主要的手势而转动。这样使动眼神经和视神经获得精确地锻炼,有利于视力的保护、健全和恢复。
口唇要轻闭,齿要轻合,舌尖要轻抵上腭。这样可以刺激腺,使口腔津液分泌较多,可以随时润喉。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醇、脂酶、氧化酶、过氧化酶等,有较多的津液咽下,有利于消化
要始终用鼻呼吸,这样能防止污物吸人肺部,又能调节湿度。呼吸要自然,动作熟练后,可以逐渐做到呼吸与动作配合,但不可勉强。在动作过程中,如感觉呼吸不畅,可以张口徐徐呼气,呼毕即合唇,不可憋气。
颌要微微内收。不可向前仰起,也不可内收过多,以免引起呼吸不畅和影响“虚领顶劲”和“含胸拔背”的资势。
耳朵是血管和神经密集敏感区,按照中医经络学说,“肾气通于耳”,说明耳与五脏六腑相通。《灵枢・口问》说:“耳为宗脉之所聚”。全身功能状态的信息,也同样通过各种道汇集到耳。中医可以通过耳穴来诊断相不离应部位的病变。所以练拳时,要注意兼顾耳部,耳听八方。随着百会穴的虚领顶劲,耳尖也要虚领直竖,而耳根需松沉,使之上下对称,结合神舒体静,听觉自然灵敏。
对颈项部的要求
颈项要端正竖起,不可僵硬。这样左右转动的时候,方能自然、灵活。运动生理学说明身体转动,除了决定于大脑的支配外,颈肌反射也有一定作用。例如,人仰面时,头部的重量可使胸腹肌紧张;低头时可使背肌紧张;侧转时,可使同侧肌紧张等等。
颈项能否松竖同“虚领顶劲”能否领起极有关系。顶劲太过,颈项会僵硬起来:顶劲不领,颈项会软塌下去。后项中的哑门穴与尾低部的长强穴相呼应。哑门穴也是须推的第一个推骨(寰椎)所在位置。通过寰椎的活动,头成为平衡的杠杆,对脊柱起着平衡和调节作用。练拳时,眼神向何处转动,颈项也跟着向何处转动。
对上肢部的要求
练拳时,手臂在伸、缩、环弧、旋转时能否松柔圆活,关键在于肩关节是否松开。松开肩关节要在意识引导下,经过长期的锻炼才能逐渐做到。在肩部由三角肌把肱骨、肩脚骨、锁骨连在一起;由背肌把腰椎、肱骨连在一起:由胸大肌把肱骨、胸肋骨、锁骨连在一起。所以,若能练到肩关节松沉,肘节下垂(“沉肩验时”),就能使胸部、背部、腰部也松下来帮助“含胸拔背”的自然形成。“沉肩坠时”时要注意下留有约一平拳距离,使手臂有回旋的余地。两肩要平齐,防止在转动、变换姿态时,出现一高一低,破坏身法中正的现象。
练拳时,肘关节始终要微屈并具有下坠之劲,使肘部有回旋的余地和便于保护两肋、两腰。肘与肋的关系,在太极拳术语中有“肘不贴肋,肘不离肋”的两句话。
腕关节在全身关节中最为灵活,旋转度也很大,练拳时要注意“坐腕”。一般练拳者,只重视腕的旋转而忽视了“坐腕”的重要性,因此容易练成腕力软弱,好像舞蹈式中的揉腕,形象上似乎有了轻灵圆活的美,但实际上缺乏灵活中带有刚劲的健美,这样内劲就无法贯注到手指。
手最为灵巧,手法的变化最多。杨氏太极拳的手形分掌、拳、勾手三种,套路内以掌法为主。太极拳掌法的特点为:手指松疏,出掌和收掌都因以自然舒展为主,手指不要用力并紧或用力张开,掌心也不要做成窝形。掌的动作是整体动作的一部分,应当与腰、腿、脚的动作相协调。
杨氏太极拳的握拳形式,是四指并拢,用中指尖带领其他手指尖一起弯曲合拢,中指尖贴掌心(劳宫穴)。然后将大拇指指肚贴于中指第二节中段上,但不宜太紧,也不可太松,使之分之不开,击之不散。出拳落点时,拳面朝前,拳背与小臂齐平,不可内四或外凸,以防腕部受伤。杨氏太极拳中的搬拦、撤身捶、肘底捶由于是螺旋式缠绕运转的,因此,正反、俯仰、横直是交织进行的。虽然动作多样,但腕部仍要注意松柔有力。落拳击打时,拳背须与小臂齐平,拳背不内凹或外凸,以防腕部受伤。
勾手是五指撮在一起,手指下垂的一种招式。
五、
对躯干部的要求
胸部姿势在武术中有三种:挺胸、凹胸和含胸。挺胸时,胸部紧张破坏了呼吸的自然和深长。凹胸时容易形成驼背,压缩了胸腔,使横膈肌不能舒展下降,妨碍呼吸和血液回流心脏,对心血管疾病的忠者极为不利。“含胸”是胸部要有宽松的感觉,有利于自由呼吸和逐渐做到腹式深呼吸。“含胸”即在不增加呼吸频率的情况下加强呼吸的深度,防止运动中出现气喘的现象。“含胸”在整套杨氏太极养套路中是不变的。
含胸”和“拔背”是连在一起的,能含胸就能拔背。“拔背”是当胸略内含时,背部肌肉在下松沉,大椎穴有鼓起上提之感觉。这样,背部肌肉就有一定张力和弹性。由于背脊同肩背相连,所以太极拳论认为“力由脊发”,实际上是肩和背的肌肉一起用力。“拔背”主要是使背部的肌肉得到舒展。
杨氏太极养对腹部的要求:“松静”、“气沉丹田”。杨氏太极养的腹式深呼吸运动是小腹内收为呼,小腹外突为吸,小腹外突时才是“气沉丹田”。因此,“气沉丹田”没有僵硬化,一呼ー吸导致“气沉丹田”与气不沉丹田交替进行,太极养论所说的“气宜鼓荡”正是说明了“气沉丹田”不是绝对化的。一般情况下习练杨氏大极,宜采用自然呼吸方式,即只着重动作的准确性,任其呼吸自然。如果要提高锻炼效果和治疗疾病,那么就可以采用腹式深呼吸,但应该在动作十分熟练以后,以防产生弊端。
杨氏太极拳对腰部的具体要求是:松、沉、直。“松而沉”,是为了使“气沉丹田”能够沉得充分,使上体不浮下体稳重,而又转动灵活。同时要求腰部在松、沉中有往上拔长之意,使内劲达到支撑八面的功力。直,还能够使度肌松弛,从而在练拳时,有利于呼吸深长。
臀部的生理构造是稍微向外突出,但在练拳时如果臀部外突,必有弯腰、低头之弊端。低头如同眼不开,身体容易往前栽;“低头猫腰中枢死,全掌全步使不开。”故练太极拳要始终注意“敛臀”。
对下肢部的要求
档即会阴部位,太极拳要求要“圆裆”。圆档即练拳时两腿不可夹住,两胯要微微撑开,两膝微向里扣。圆档十分有利于气血下注会阴穴、长强穴。
胯,即腹股沟,是腰腿相连接的地方。首先要求松开跨关节,跨关节松开后,腰腿的动作就更为灵活协调。在圆裆的基础上结合松胯,可使耻骨联合和坐骨结节上的关节隙缝扩大,运动度从而得到扩大。这样就灵活了腿部的运动,使内劲上升到腰脊,这就起到开胯的作用。以腰部为轴心微微转动时,骨盆也连带在微微转动,因此,转腰实际上是在转腰胯,经常做弯腰、压腿和踢腿的基本功,可以帮助胯关节松开,提高其灵活性和柔初性,使腰腿的转动非常灵活,迈步也轻灵。
杨氏太极拳经常屈膝作缓慢均匀的动作,运动时,始终轮流以一足支持重心,因此膝关节的负担量要比练快速动作的体育活动大得多。关节和膝关节的频繁运动也加强了这两大关节的灵活性。以养生、法病为目的太极拳练习者,架势只能高一些,以减轻对关节的压力。前足出踏实时,膝尖不可超出脚尖,也不可实脚转(即不放松膝关节,强行转动),以防损伤半月板。
足为步形、步法的根基,根基不稳,步形、步法必乱。迈步时,先需坐稳一腿,屈膝松胯稳定重心,然后另一脚缓缓迈出。
作者:戈金刚,杨氏太极拳第四代嫡传人杨振铎首次入室弟子,著名武术家、中医内功按摩专家、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戈金刚出身中医和武术世家,从小就耳濡目染养生之道,并在5岁开始习练少林拳。1995年在河南少林寺举办的首届国际少林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获金奖。戈金刚是无锡传教太极拳、太极剑国家竞赛套路的第一人。在无锡历次全民健身运动中,他组织和指挥了三次“千人太极拳”表演,曾被评为无锡“十大健康人物”“十佳健康榜样”。因在全国推广39式杨氏养生太极拳,主张通过练拳健身祛病,被媒体称为“拳疗奇人”。
【声明】作者系漾太极网站、公众号特约撰稿人,本文只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漾太极公众号无涉,本文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