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孩子叫“事实孤儿”

有一群孩子,父母安在,却从未得到过娇宠和关爱,他们叫“事实孤儿”,这样的孩子不在少数。经过一年多的跟踪报道,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薛乐,通过播发35条稿件,讲述了15位“事实孤儿”的故事,唤起了更多的社会关注,点燃了他们的梦想,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

2014年,一次采访中,我认识了家住广东韶关新丰县的潘志军,当时他13岁,每天放学,小志军赶回家,都要做同一件事情:给爸爸妈妈做饭、送饭。

志军的爸妈患有严重的精神病,生活无法自理,甚至无法沟通。从小他就不知道什么叫父爱,什么叫母爱,唯一和他相依为命的是常年卧病在床的爷爷。

因为家里穷,志军比同龄的孩子晚了两年才读书。还是因为穷,正值发育期的他,经常吃不饱饭。开水泡饭,常常是志军在学校里的一日三餐。

可志军很争气,学习很努力,还是班里的语文课代表。每到夜深,同学们都睡后,但只要宿舍走廊还有一线灯光,就都会看到志军读书的身影,因为在他心里,有一个梦想——“我有个梦想,我想当一个修路的工程师,因为只有交通好了,农村才会富裕,我也可以带着我爷爷去更好的地方,这个梦想支撑着我坚持读书”志军告诉我。

这么懂事的孩子,这么困难的处境,当地的民政部门为什么不帮帮他呢?

在采访中,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我,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对未成年人的社会福利保障,主要对象是孤儿,而所谓孤儿,前提是父母双亡。志军的父母都还健在,他没办法申请到相应的救助!

据我们了解,像潘志军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他们的父母,有的一方死亡、另一方失踪,有的被判重刑、关进了监狱,有的成了植物人、有严重精神病、或是重度残疾。这群孩子,事实上没有父母的抚养,有的甚至像志军那样,小小年纪,就要扛起整个家!他们家境窘迫,却无法被纳入社会福利保障。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事实孤儿”。

从去年秋天开始,我和我所在的广东广播电视台《今日关注》栏目,开始了对“事实孤儿”持续一年的报道。我们用了35条稿件讲述了15个“事实孤儿”的故事,只为了让社会关注这群孩子,他们本应拥有最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年华,却过早地承受着生活的痛苦与煎熬。他们的脸上很少有笑容,他们甚至比孤儿更容易自卑。他们如果得不到帮助和关爱,很容易自暴自弃,甚至仇恨社会,落入犯罪的深渊。事实上,在广东省未成年犯管教所里,有10%的少年犯,都是“事实孤儿”。

新闻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很多人要求捐款,帮助这些特殊的孩子。可当我们到民政部门一查,才发现各地都没有“事实孤儿”这样的登记分类,善款不知道该捐到哪里!

没有登记,我们就自己找!栏目组和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会合作,招募了上百位志愿者,历时三个多月,分别深入到广东的湛江、茂名、河源、韶关、汕头等地,寻找到了195名“事实孤儿”,为他们每人送上了三千元的助学金!

送上助学金的那一刻,我的心沉甸甸的。我知道,像这样的“事实孤儿”,在全中国,有接近一百万!比登记在册的孤儿还要多!作为一名记者,我不能停下脚步。我找到了广东籍的全国人大代表朱列玉,请他关注。3个月后,一份关于“事实孤儿”的代表建议,在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得到了代表们的热烈响应,有37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签署,让它变成了《关于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议案》,正式提交全国人大!

今天,民政部已经设立了江苏昆山、浙江海宁、河南洛宁、广东深圳等多个试点,探索将“事实孤儿”纳入社会保障!与此同时,北京、天津、福建、山东等地相继出台政策,为重病儿童、残疾儿童、流浪儿童、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儿童提供经济补助,乃至医疗、教育、心理疏导等多方位的保障,儿童福利制度的惠及面在不断地拓宽!

2015年3月,县里学校的老师告诉我们,志军家门口的路已经修好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打电话给志军,说路通了!我们想让你陪着爷爷来广州治病!可志军却告诉我们,爷爷在春节前几天去世了。他失去了唯一可以和他说说话的亲人……

这是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身处困境,艰难前行。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需要我们,去点亮他们的梦想!

薛乐:广东广播电视台记者。参与创立中国第一个以电视新闻栏目命名的基金——“今日关注爱心基金”。

通过“关爱事实孤儿”的系列报道,带动社会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最终形成2015年全国人大关于“事实孤儿”的议案,推动《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2016年广东省两会上,广东省正式将“事实孤儿”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CC讲坛】薛乐:还有一群孩子,叫“事实孤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