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我一席话]关于教学案例的基本概念

案例就是

【结论】

01案例包括资源和活动两个部分

02案例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

03一定要重视案例的价值

04完整案例的结构包括六个方面

05从素材到案例可以通过五个步骤

【引子】

据说种菜是中国人的天赋

勤劳聪慧的中国人在各种各样条件下都能种菜

据说连西沙永兴岛、南极站都种着菜

永兴岛一个月能产出蔬菜一万斤以上

毫无疑问

虽然可以在不同的地方种菜

但是其土壤条件是不一样的

面对的困难是不一样的

比如在黄河三角洲种菜

比如在云南山上种菜

比如盐碱地上种菜

比如珊瑚沙上种菜

那肯定是不一样的

但是种菜的人

一定能够对这个环境加以改造

使其适合于种菜

回到今天的主题

我们讲的是案例

教学中的案例

首先来说

不是所有的案例都能叫作教学案例

比喻来说

案例就是资源

案例就是不同的土地

各种不同的案例就是不同的土质

这些是基础 是重要的自不必言

但是它们还得二次加工

也就是说

我们要对案例进行教学化

对其进行加工

在上面种菜

使其符合我们的目的

为教学目标服务

那么这种加工就是活动

所以

案例就包括资源和活动

再强调一次

老师们拿到一个案例

只是一个素材

并不能算作教学案例

要称为教学案例

还得做一番操作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案例

下面老周就一步步带大家认知

先分分类吧

也就是对案例进行分类


【案例:按照认知之目的进行划分】

理解性案例

加工性案例

巩固性案例

理解性案例

说白了就是非常简单生动的案例

其目的就是快速让学员理解

加工性案例

说白了就是把概念和案例对应好

其目的就是让学生理解概念特征

巩固性案例

说白了就是让学生进行尝试

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就是应用外化

理解性案例主要仰仗旧知

加工性案例主要仰仗对应

巩固性案例主要仰仗练习

举例来说

有一个词叫作躬身入局

那么何为躬身入局呢

这就是一个概念

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个概念

那我可以用三个案例去帮助大家

理解性案例

山西的一个工厂为职工建设宿舍楼

厂长说这个事情谁来负责呢

就找一位还没有住房的副厂长负责吧

因为这个副厂长就是躬身入局了

他负责盖的房子就是将来他要入住的房子

他要置身其中

他会认真负责

那么这个案例就是简单的案例

对于理解这个概念还是很有帮助的

加工性案例

躬身入局的概念最核心的特征是什么

包含哪几个方面

除了理解性案例还得继续努力

寻找一个加工性案例

看这个案例是否符合特征

比如你要创新一种残障人士用的轮椅

那么到底算是躬身入局呢

方法1:去观察研究现有的轮椅

方法2:去访问买轮椅的客户

方法3:去访问卖轮椅的商家

方法4:去访谈使用轮椅的用户

方法5:去陪同用户进行体验

方法6:自己上阵亲自体验

那么以上哪个算是躬身入局呢

可以一一去探究其特征

然后锚定核心关键特征

巩固性案例

现在北京实行垃圾分类

那么如何让小区住户都遵照这个分类进行垃圾分类呢?

按照躬身入局、置身其中的要求

你会提出什么样的策略

根据学生提出的策略

对照概念的特征

那么这个做法就是巩固这个概念

是不是所有的概念都需要三个以上的案例

我想不一定

关键是这个概念的难度

以及学生已有的基础

如果学生没有基础

或者难度比较高

那么是需要更多的概念的


【案例:按照线索丰富性进行划分】

线索丰富程度本质上就是细节程度

比如

戊戌变法:1898年光绪皇帝领导下进行的,又称为百日维新

最后被慈禧太后镇压,光绪事后也被囚禁,变法失败

这一句话比较抽象和概括

当然,针对戊戌变法

历史专家可以讲上16讲

两者之间的线索丰富程度肯定是不一样的

那么

到底哪个是对的

哪个是好的

好与不好

根本的判断标准在于

你的目标是什么

然后这个案例有没有促进或者支持这个目标的达成

从一定意义上说

能够反映目标的案例就是好的案例

未能够反映目标的案例就不是好的案例

案例线索的丰富性是一把双刃剑

如果案例过于细节

那么会影响核心概念的聚焦

如果案例过于粗线条

那么会导致神经元不能被充分激活

需要老师进行平衡

我经常这样看一个案例

你这节课到底想呈现什么概念

那么这个案例哪些部分是呈现了这个概念

那个部分是必要的补充信息

放在目标的聚光灯下

很多案例就露出了原型

【案例:按照结构的明晰性进行划分】

案例的组织的明晰性是什么

就是案例的逻辑结构

如果一个案例从头到尾都是平铺直叙

那么也谈不上结构了

如果一个案例

按照一个概念框架进行组织

那么就是有结构的案例

比如说戊戌变法

这个案例可以按照很多结构呈现啊

变法的历史背景、人物、过程、内容、结果、影响

也可以按照

政治上的变革、经济上的变革、教育上的变革

也可以按照

第一阶段的变革、第二阶段变革、第三阶段变革

还可以按照

变法的团队、抵御的势力、地方的反应等等

那么到底是按照哪个逻辑进行组织的

那就要问问你的目标何在

你要传递的概念是什么

结构明确的案例

学习者不需要二次加工

就能够看到概念与案例的结合

当然,这也是一个双刃剑

给出提示有利于认知

不给提示

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建构

利弊皆有

我的主张是

一开始可以给到或者考虑给到


【案例:按照媒体的形式进行划分】

这个就很好理解了

情景案例,例如沙盘

实物案例

文本的案例

视频的案例

VR案例

等等

各种不同的案例

从刺激程度上说

对于学生的刺激程度不一

从承载的概念丰富性上来说

数量不一

我认为选择案例的一个取向是

案例和概念必须得对称

小概念没有必要大案例

具体概念用具体案例

小概念可以从大案例中聚焦一个部分

最忌讳就是小概念用大案例

那样就对导致失去焦点

【案例:按照应用的主体进行划分】

教师主导应用案例

学生主导应用案例

那么两者最重要的区别在哪里

区别在于

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加工

引导学生种地

所以教师没有必要附加对于案例的加工

课堂上完成即可

但是

如果是学生主导应用

教师除了要提供案例素材

还需要提供加工方法

要不然

是无法称之为案例的

充其量叫作素材


【为什么要重视案例】

其一:概念没有教学功能,案例才有教学功能

概念没有教学功能

或者说一般信息没有教学功能

案例才有教学功能

或者说细节刻画才有教学功能

比如我说有人拍马屁拍到骨子里

你是不理解这个概念的

但是我要说

晚清有这么一个人,为了拍马屁

把一位权臣上朝用的朝珠啊

揣到自己怀里焐热

等这位权臣出门的时候从怀里掏出来给他戴上

是不是马上就有画面感了

是不是情绪也被激活了

那么说这个就是案例的作用

案例能够激活神经元 激活情感

所以 概念要通过案例来掌握

其二:案例本质上是概念的应用,概念的掌握就在于应用

比如前面讲的概念

躬身入局

说到底

我们讲概念是为了应用

要么是学生直接应用

或者让学生阐释如何在环境中应用

离开了案例

这种应用是体现不了的

就是没有价值的

所以案例是很重要的

现在学科为什么特别强调概念能力呢

说白了就是强调概念

并且强调概念所在的情境

掌握了概念所应用的情境和概念

才是真正的掌握

其三:案例是掌握概念的标志,促进迁移

你理解一个概念吗

理解概念的典型标志就是

能够结合案例说明这个概念

所以,案例是掌握概念的标志

那么在教学中

案例就是中介物和桥梁

教师要把概念具体化为案例

通过一个个案例传递给学生

学生要通过一个个案例理解

最终上升到概念

如同给庄稼打农药一样

教师要把概念兑上案例的水

不能直接把纯农药喷到庄稼上

那样有害无益

另外

概念的迁移

本质上就是学生把新问题情境

与已经学会的问题情境进行关联

找到相似的情境

然后加以解决

那么案例也是能够促进迁移的


【完整案例的结构】

讲了上面一大通

终于到了图穷匕见的时候了

一个好的教学案例应该具备什么呢

要从资源和过程两个部分进行阐述

资源的三要素

要素1:目标-概念

要素2:情境-内容

要素3:结构-呈现

要素1:目标-概念

目标是基于概念而存在的

或者说概念是基础

目标是案例对于概念的一个解读

那么在一个案例中

一定要明确所针对的概念是什么

针对这个概念要达成什么目标

这个是要弄清楚的

要素2:情境-内容

概念重要

概念所在的情境

也有把它叫作情脉的也很重要

比如你学会了唱《鸿雁》

但是你要知道这个是兄长写给妹妹的歌曲

不是恋人之间的歌曲

歌曲本身就是概念

用于什么场合就是情景

要素3:结构-呈现

一个案例到底该采用什么结构

那么和要表达的概念有关

最好是顺应概念的结构

这个是很重要的

活动的三要素

要素4:激活-联结

要素5:应用-解释

要素6:讨论-反思

活动的三要素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其实底层逻辑是非常简单的

我们到底为什么要学习案例

根本原因是

将来这个案例就给我们以借鉴和启发

比如

你去过必胜客

知道怎么吃这个自助

我没有去过

你骑过骆驼

我没有骑过

那么我就可以给你学啊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

要激活 要应用 要讨论

激活的目的在于关联

应用的目标在于掌握

讨论的目标在于反馈

要素4:激活-联结

这个案例给你什么感受

这个案例让你想到什么

你有哪些认知

要素5:应用-解释

你觉着有什么意义和价值

你认为它能解决什么问题

在新的案例中你会怎么用

要素6:讨论-反思

你怎么讲给同伴听

你怎么表达你的观点


【如何把素材变成案例:五步策略】

Step1:明确目标

Step2:梳理结构

Step3:设计交互

Step4:强调应用

Step5:同伴交流

明确目标:

要结合概念,撰写清晰明白的目标;

当学生带着目标去学习案例,效率是倍增的。

梳理结构:

这个结构是指主要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是因果关系、并列关系还是其他什么关系

这个结构的梳理过程其实和概念的结构要顺应

设计交互:

如何激活学生的旧知,建立与旧知的关联

如何让学生外化表达

强调应用:

你怎么应用这个概念

你怎么认识概念的价值

同伴交流:

设计搭档活动


【总结如下】

01案例包括资源和活动两个部分

02案例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

03一定要重视案例的价值

04完整案例的结构包括6个方面

05从素材到案例可以通过5个步骤

这篇文章憋了好几天

写得并不顺畅

比较难产

经过几天的思考

我现在回头看看

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希望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