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翡翠真伪新趋势
翡翠是清代末期才广为流行的一种宝石。翡翠在中国大规模使用始于清乾隆年间。 明末清初,翡翠开采成为专门的行业,并在缅甸八莫建有税局,除特好的贡献给国王,大部分卖给了我国云南和广东商人,这些商人将翡翠不断运往广东、北京,至清朝康熙年间,成批翡翠运至北京。因为北京是清王朝的首都,是皇 家贵 族、达官富商聚集的地方。加之那时候社会崇尚奢 侈,讲究排场,帽顶的翎管、胸前的朝珠、手上的扳指都愿买好翠的,以便在众目之下不低于别人。 另外朝廷送礼、贿赂风行,为避人耳目,翡翠是最适宜的礼品,这样也促进了翡翠业的兴旺,与此同时,缅甸国王从清康熙元年(1662)恢复向朝廷进贡,缅甸国王不断将翡翠进贡。据《光绪?云南通志》记载缅甸国王就曾进贡二十余次,贡品有大象、檀香、红宝石、蓝宝石、玉石等。清朝末年,翡翠的开采及利用达到鼎盛时期,清东陵慈清太后随葬宝物中众多翡翠制品也充分说明这一点。今日所见翡翠古旧器物,就多为此期产物。
对于未经抛光的老翡翠,外形不够靓丽可人,但是若重新抛光之后又少了老翡翠的那一股韵味,两难抉择,总是各种纠结。之前也有朋友跟怡珠老师说,她妈妈有一只翡翠手镯,是她外婆传承下来的,有一次她妈妈戴着这只手镯去聚会,结果人家直接说你这是B货,表面都不光滑。她妈妈自然觉得很丢人,拿到相关检测单位检测,结果为A货,只是因为没抛光好,所以表面不光滑,因此没有强烈的玻璃光泽。
真正对翡翠行业有点了解的都知道,云南瑞丽市地处中缅边境,又是滇西南最 大的开放口岸成为了翡翠原石的集散地,全国90%以上的翡翠原石出自瑞丽,全国各 地的翡翠原石交易市场货源地也是瑞丽。对于翡翠成品贺卡相信翠友也知道,云南当地的翡翠加工工艺水较沿海是有差距的,国内90%的翡翠中高端成品都出自沿海省,主要集中在沿海。所以最 大的翡翠成品集散地,不是在云南,而是在沿海!
老坑翡翠与新坑翡翠最 大的区别,就是裸露在空气中的时间长度,并非翡翠形成的时间,因为翡翠形成的时间都是一样的,有区别的是谁先露出地表,先露出的叫老坑,没露出的叫新坑。
“种”是翡翠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所谓种,就是翡翠颗粒的结晶细腻与透明程度,结晶越细,透明度越高,种分就越老;结晶越粗,透明度越低,种分越新。因此,新种翡翠、老种翡翠,是指翡翠本身质地的区别。
目前故宫及民间所见的清代翡翠玉器,绝大部分均为慈禧特別珍爱的扁方、簪、坠、戒指、手镯和佩饰等翡翠玉器饰物,而非关乎朝廷礼制的玉石重器,可见翡翠的确是在慈禧时期才成为被默认的玉石新贵。如果我们说晚清时期翡翠玉文化终成大观的恩主是慈禧,毫不为过。
清宫档案中,“翡翠”之名始见于乾隆三十六年三月二十七日的《杂录档》,也是自乾隆始,翡翠的使用规模更为更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