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八桂留清音——拜读《雏凤清声》

简介:龙群文,1974年出生,河池市凤山县关心下一代工作者。曾任教育、卫生工作各十三年,兼任凤山县诗词学会秘书长及广西九元素电声乐队导演、摄影摄像师,著有《丹霞映山》(广西人民出版社)等作品120万余字。

凤鸣八桂留清音           

——拜读《雏凤清声》

文 | 龙群文

国庆长假后,我打开李识经老师寄来的邮包,如获至宝。

封面:当目染花山岩画和铜鼓祷纹,不禁神驰到两千五百年的骆越图腾时空。先人留下的文化烙印,形成奔流的血脉生生不息,孕育八桂丰厚硕果,再次激响雏凤清声。“雏凤清声”劲健而清雅的墨韵,和着凤鸣的节奏,钟家佐老师的书法把人带入悠远的境地。素雅而庄重的封面,当然凝聚着黄宇老师对壮族美学的研究和高识。如果没有这些震惊和喜悦,我是不会夜读,也不会有撰文的冲动,更谈不上有所收获。

读序:钟家佐、王云高老师,两个耄耋仙翁,以诗、书、文为序,为雏凤清声做出了深入的解读,勾起我一读为快的冲动。主编李识经老师,用他的激情投入,阐述了成书的经过,这个过程,是一个执着的追求过程,是个挥汗如雨却快乐的过程,也是创造了广西历史乃至中国历史的过程。“由来论辈重排资”“雏凤清于老凤声”,“雏凤”此举可谓一鸣惊人。

顾问心诗:是一组充满寄予厚望的诗,“一树新花景独妍”岑路老师把读者带入花果飘香的八桂;“莫负东君着意催”雷炳钧老师以哲学的思维提醒后辈,可谓用心良苦;“指日扶摇腾浩宇,金声万里振天穹”蓝芝松老师早下了结论,雏凤岂能负众望?“微身喜见新风采,南国梧桐雏凤翔”廖煜玲老师早已看到了未来的诗词创作的繁荣。从中可以领略到,顾问和编辑们用爱心、关心和宽容心,对近两千作品进行筛选、编辑和整理,以臻化境,在炼字上升华诗品,令人赏心悦目,付诸以梓,安“雏凤”希翼之翅,美化绕梁之“清声”,其精神难能可贵。

赏读“00后”至“70后”作者的诗作,百感交集,总结一二如下。

其一,知书达理。从用词和炼句上,可以用“知书”来总结,每位作者都有海量阅读的痕迹,从而熟悉掌握诗词的格律。所谓“达理”,是针对诗文的“起承转合”结构而言,大部分诗作,前两句写实,后两句虚写,以理服人,以收句或尾联为证,随便翻出一页,都可发现“理直气壮”。5页“凤山出风凤高鸣”、15页“待将提笔破九卷,来迎新岁又一春”、25页“弄潮搏浪看今朝”、35页“纵使清贫亦解囊”、135页“且休伤别绪,一杯饮尽,向前程去”、235页“珍惜好光景,画来居我家”、335页“慧根深驻下,谁懂出泥身”……不胜枚举,说的都在理。拟诗成文,以文化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可谓雏凤铿然鸣。

其二,诗情画意。以人伦的感性换位思考,可以洞察到诗者的情真、情切、情深。抑或对景、对物乃对人,视若万物有情。2页“染化丧两鬓,害我母长眠”小女孩道出了亲情的伤情。12页,整页述亲情之愁情。22页,有同窗情及爱情。32页,写友情……可谓无情不成行,有对亲情、友情、爱情、同窗情、师生情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之情,丰富多彩。用美学的眼眸来欣赏,画意则跃然纸上,诗贵雅,诗人宽阔的胸襟纳入万物,经过千锤百炼,打造出个人如诗如画的幽静。细读雏凤清声头两句(联),5页“环山似凤一佳境”、15页“山居一隅雪初妆,孤江春水隐梅香”、25页“桃源山水秀如绦,翠竹江中倩影摇”、35页“天上雨,洒如风。飞入落花中”、45页“雨里黄昏催一夕,断虹云破半天霞”、55页“丝柳悠然戏水长”“黛瓦青砖飞絮斜,晚风闲沁水,共云霞”……此景触手可及、动静幻化,如身临其境。雏凤鸣仙境。

其三,岁月留痕。文学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从00后至70后,正好四十载。诗作无形中留下了四十年的心里路程,00后的篇幅较少,却有纯真。90后占135页篇幅,多为写景、咏物、咏史,写时序节令,借以抒情咏志、表达爱国情怀,一些对世界的感悟尚存盲点。80后的情感较为饱满,诗词背后的故事,彰显了这代人在信息社会的改良中受益匪浅,阅历比90后丰富得多。家、国、天下在改革开放中有了客观的判断,彰显信心、志气。70后,肩挑各种责任,70后的诗更多愁善感,赏读起来百味杂陈,也许进入不惑之年的缘故吧,也许,人生到一定的年龄,才会体味到同等的人生高度,诗味的酸甜苦辣,乃是雏凤的清声的峰值。

有时间,我还会一遍、一遍地去品读。总之,《雏凤清声》是一本值得赏读的书,当代青少年的诗值得去和深究,甚至要学习。我希望中华诗词之乡在八桂大地遍地开花,传承和发扬光大我们的诗词国粹,因为,我了解的历史,唐朝成为世界霸主,是由于文化的兴盛,一千年以来,唐诗在异国他邦仍无法翻译。诗词文化的自信,是华人强大的精神灵魂。今天,中华民族提出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许就在雏凤清声的旋律中“龙飞凤舞”,引来朝拜。

雏凤虽清老凤声,雏凤亦时刻保持清醒,如果没有老凤的携领和孜孜以求、循循善诱,就不会有雏凤的明天。我们该去查一查,是谁用诗词文化根植广西,谁在引领八桂的诗潮,谁在八桂建立起众多的中华诗词之乡?又是谁,使八桂大地溢满诗词的馨香?凤鸣八桂留清音,从雏凤到老凤,一代又一代,留下清音。

(0)

相关推荐

  • 诗词赏析:  李商隐的《锦瑟》

    诗词赏析: <锦瑟>  唐 .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 ...

  • 雏凤清于老凤声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唐代:李商隐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一般来说,诗词的题目 ...

  • 【联家雅座】保定·王凤茹 | 扶轮更上一层楼

    联家雅座 第二十九期 责任编辑/范英杰 耿雅鹏 图文制作/林看云 个人简介 王凤茹,河北曲阳人,多年来潜心诗词.联创作,也有获奖,然天生愚钝,佳作寥寥.现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对联文化研究员研究员, ...

  • 大荔诗词协会诗作精选

    大荔县诗词协会在老年大学校长聂郝礼.副校长党忠全.老龄委主任李萍等领导的关怀下 即将正式成立,今把部分学员的贺诗予以发表 其他的随后发表. 贺大荔诗协成立 张小红 红梅抱雪添姿婥, 大荔诗协落户开. ...

  • 寄托真情即好诗

    --读陈传添诗词 陈传添先生,曾任湛江诗社社长多年,我因中镇诗社"足荣杯"年度好诗词评选活动而与陈先生相识,后又多次相聚,深知其人.凡是认识陈先生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忠厚长者,性情 ...

  • 龙群文|凤鸣八桂留清音——拜读《雏凤清声》

    简介:龙群文,1974年出生,河池市凤山县关心下一代工作者.曾任教育.卫生工作各十三年,兼任凤山县诗词学会秘书长及广西九元素电声乐队导演.摄影摄像师,著有<丹霞映山>(广西人民出版社)等作 ...

  • 八桂诗坛杂忆(3)王祝光及其梧州留吟

    八桂诗坛杂忆(3) 王祝光及其梧州留吟  岑路 50年代末60年代初,王祝光曾任梧州地委(后改贺州市) 书记.那时我还带红领巾,只是在地委召开的一些大型群众集会上见过他.后来,他又调任自治区农委主任. ...

  • 《有四个古城门的谢村》八桂传统村落古建文化踪影系列(37)

    传统村落是中国乡村社会的缩影,是历史文化的传承,有其深厚的文化历史信息和意境隽远的文化景观.它正像一本厚厚的古书,来不及翻阅,就已经消亡了.这失去的不仅是可见的形态,更可能是我们的历史密码和深藏于我们 ...

  • 《一门进八门出的祉洞古寨》八桂传统村落古建文化踪影系列(36)

    传统村落是中国乡村社会的缩影,是历史文化的传承,有其深厚的文化历史信息和意境隽远的文化景观.它正像一本厚厚的古书,来不及翻阅,就已经消亡了.这失去的不仅是可见的形态,更可能是我们的历史密码和深藏于我们 ...

  • 《神秘的背后:“笔山花屋”》八桂传统村落古建文化踪影系列(35)

    传统村落是中国乡村社会的缩影,是历史文化的传承,有其深厚的文化历史信息和意境隽远的文化景观.它正像一本厚厚的古书,来不及翻阅,就已经消亡了.这失去的不仅是可见的形态,更可能是我们的历史密码和深藏于我们 ...

  • “乐湾村陈氏宗祠” 八桂传统村落古建文化踪影系列(34)

    传统村落是中国乡村社会的缩影,是历史文化的传承,有其深厚的文化历史信息和意境隽远的文化景观.它正像一本厚厚的古书,来不及翻阅,就已经消亡了.这失去的不仅是可见的形态,更可能是我们的历史密码和深藏于我们 ...

  • “乐湾村陈家大屋” 八桂传统村落古建文化踪影系列(33)

    传统村落是中国乡村社会的缩影,是历史文化的传承,有其深厚的文化历史信息和意境隽远的文化景观.它正像一本厚厚的古书,来不及翻阅,就已经消亡了.这失去的不仅是可见的形态,更可能是我们的历史密码和深藏于我们 ...

  • 《沾有“飞凤”灵气的凤岩村》八桂传统村落古建文化踪影系列(32)

    传统村落是中国乡村社会的缩影,是历史文化的传承,有其深厚的文化历史信息和意境隽远的文化景观.它正像一本厚厚的古书,来不及翻阅,就已经消亡了.这失去的不仅是可见的形态,更可能是我们的历史密码和深藏于我们 ...

  • 《浓厚族亲的苍梧县培中村》八桂传统村落古建文化踪影系列(31)

    传统村落是中国乡村社会的缩影,是历史文化的传承,有其深厚的文化历史信息和意境隽远的文化景观.它正像一本厚厚的古书,来不及翻阅,就已经消亡了.这失去的不仅是可见的形态,更可能是我们的历史密码和深藏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