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比利时帅哥的处女作 塑造出银幕最自虐的逐梦者

这世上的每一个人生下来都是逐梦者,只不过梦想不同,实现的难易程度不同,每个人停下脚步的节点也不同罢了。电影作为一种以塑造人物为主的艺术,自然也特别喜欢从各色逐梦者中取材。银幕上也就留下了很多经典的逐梦者,既有很正面很励志的《肖申克的救赎》、也有很负面很警示的《寄生虫》。

今天囤儿为大家推荐的这部影片,讲述的也是一个逐梦者,只不过他(她)的梦想既有常人易于理解的一面又有难于理解的一面。这部电影便是2018年拿到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的《女孩(Girl)》。其导演卢卡斯·德霍特(Lukas Dhont)和主演维克托·波尔斯特(Victor Polster)是两个比利时的大帅哥。两人都是第一次拍电影,却展现出了罕见的成熟和超凡的才华,把片中主角Lara的逐梦心境挖掘得极为深刻。

片中的Lara是一名15岁的男孩,刚刚进入比利时一所著名的舞蹈学院。与常人不同的是,Lara的内心精神世界是一名彻底的女孩。于是,他(她)的梦想体现在了两个层面——别人可以看得到的外在层面上,Lara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出色的芭蕾舞演员;别人看不到的内在层面上,Lara的梦想是通过摄入荷尔蒙和手术等医学手段从生理上也变成女孩。这两个层面上的梦想相互交织,触发着Lara比一般人难上百倍千倍的逐梦之旅。

因为Lara要用男性的身体去跳芭蕾舞中的女角,再加上15岁的高龄,导致他(她)不得不付出比其他同学多数倍的努力。这份努力不仅仅是汗水,更多的是血与痛。舞蹈演员本来就是一条充满自虐的道路,Lara所承受的更是难上加难、虐上加虐。不过,这个梦想有人实现过。无数优秀的舞蹈家证明了这个梦想是可以靠热爱来征服的。如果Lara的难是N倍,那么Lara的热爱就是N+1倍。

常人最难以体察的,是Lara在追逐第二个梦想时的艰辛。尽管他(她)的家人、医生、老师、同学都理解并支持Lara的特殊,但这毕竟是一个没太多成功先例的梦想。这是一个过程中充满变数的梦想。影片特别优秀的一点是并没有围绕Lara变性做事件,做冲突。Lara所处的环境并没有我们预料中的歧视、辱骂、嘲讽、刁难、戏弄等。正因为环境并未给Lara施加伤害,才使得Lara内心的伤痕累累更让观众看着心疼。因为去掉这些外在之物后,导演成功地用镜头深入到了Lara的内心。观众看到的是Lara在追逐成为女孩这个梦想的过程中,内心所承受的最深层压力。

于是我们看懂了一件事——无论是外在的梦想还是内在的梦想,最难应对的不是人为的阻碍,而是时间的难熬。学舞蹈,是一件需要时间磨砺的梦想;变成女孩,也是一个需要漫长时间的梦想。即便是内心强大到能时刻保持笑容的Lara,也被这难熬的时间长度给压垮了。最后,Lara做出了银幕逐梦者最疯魔的决定......

可以说,《女孩》很好地用视觉刺激了观众的痛觉,是影像魔法的一种展现。影片塑造出的这位逐梦者,因为其完全曝光的内心而被刻在了观众的记忆中。我们难以评判Lara的选择,却都感叹于他(她)的坚持与坚强。不管怎么说,大大的一个赞必须给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