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即将到来,淹溺的如何正确施救?
溺水的定义
国际复苏联盟(ILCOR)将溺水定义为一种淹没或浸润于液态介质中而导致呼吸障碍的过程。因此,溺水并非时间上某一点的概念。这句话暗含的意思是气道入口形成一道液/气界面,它可阻止人进一步呼吸,在这一过程之后溺水者可能存活或死亡,但不管结果怎样,他或者她已经处在溺水事件中。
如果溺水者被救,溺水过程就被中断,这叫非致命性溺水。
如果是因为溺水而在任何时候导致死亡的,那么就叫做致命性溺水。
溺水概述
1、溺水是意外损伤和死亡的常见原因,尤其是在青少年。
2、如果尝试水上救援,确保自身安全,不要将自己陷入险境甚至是溺水。
3、溺水所致死亡主要是因为缺氧。
4、 处理应优先考虑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
5、在抢救因溺水引起的心脏骤停时,我们的主要目的是恢复足够的通气。
BMJ: 溺水的ABC复苏策略(第六版)
1、水中营救
旁观者响应:旁观者在初步营救和复苏中发挥关键作用。与此同时,旁观者在尝试营救时也易于发生死亡,通常见于冲浪或急流水域。只要有可能,旁观者尽量不要实施下水营救,告诉溺水者试图接近递给的救援设施(如木棍或衣服),如果溺水者离岸不远那么扔绳索或漂浮救援设施也是可行的。如果不得不下水营救,可借助于浮力救援设备或船接近溺水者。两人一同下水施救比单人施救更安全。千万不要一头扎进水里去救人,因为这样一来你可能失去与溺水者保持视觉接触,并且有可能增加脊柱损伤的风险。
2、受训人员响应
受训人员通常接受过训练,并且团队协作,拥有专门器具进行搜寻与营救。当营救花时间时,团队通常会先评估溺水者存活的可能性。基于这一点,ILCOR也作了相应的回顾,总结如果溺水时间少于10分钟,那么溺水者有利结局的可能性非常高,而如果溺水时间超过25分钟那么有利结局的可能性较低。年龄、EMS响应时间、淡水或咸水、水温、目击状况对于溺水者的存活判断并不可靠。冰水中发生溺水可能会提高存活时间窗,因而需要延长搜救时间。
3、水中复苏
受训人员在漂浮救援设施的支持下可实施水中通气。冲浪救生员在深敞水区发现无反应的溺水人员时,如历经培训则在将溺水者移上岸边或救援艇前可实施水中通气,部分溺水者对这一措施有反应。如果没有反应,营救员需根据事发情况(如海面情况,到岸边距离,是否有救援船或直升机等)决定尽快将溺水者带往岸边而不需要进一步的通气,或者继续在原地实施水中通气直到救援船或直升机到达接管复苏。有研究表明第二个选项对于溺水者的存活率更高一些。
4、基础生命支持
水上胸外按压是不可行的,你们懂的。
一旦拖上岸后,确认有无心脏骤停(呼叫无反应,呼吸不正常),将患者置于仰卧位,头与躯干处于同一水平面(即与岸平行)。接受CPR培训过的外行人应该遵循标准的CPR顺序,采用30:2的按压/人工呼吸比例。专业人员应该在实施30:2的按压/人工呼吸比例前,先给予5次人工呼吸。
由于受气道内有水以及肺水肿的影响,溺水者通气可能会有困难。胸外按压深度也可能因胸壁顺应性下降受到影响,在体温降低时更加明显。但这些困难可以通过减慢膨胀和按压的速度进行克服。不管怎样还是需要足够的膨胀和胸外按压质量。
如果氧气可及,就要给氧。但前提是不要影响人工呼吸的操作,例如可以连接到复苏面罩。
溺水后胃内容物反流在复苏过程中非常常见。如果出现这一情况,将溺水者偏向一侧,将反流物清理掉。
腹部施压(Heimlich Manoeuvre,海姆利克氏操作急救法)只有在气道内固体物梗阻时使用。其他情况下绝不要采用此操作,因为它只会增加胃内容物进一步反流和内容物液体流入肺内。单就胸外按压通常可以有效解除气道梗阻。
4、移离水中
立即将溺水者移离水中。溺水者发生脊髓损伤的可能性非常小。如果不是浅水跳水、使用水滑道、滑水运动、风筝冲浪、赛舟,那么无需实施脊柱防范措施。如果溺水者无脉搏、无呼吸,在限制颈部屈曲和过伸时尽快将其移离水中。
急诊夜鹰关于溺水相关知识问答
1、溺水者被救上岸后的状态与急救措施:
1. 清醒,有呼吸有脉搏:呼叫120,陪伴,保暖,等待救援人员或送医院观察。
2 .昏迷(呼叫无反应),有呼吸有脉搏:呼叫120,清理口鼻异物,稳定侧卧位,等待救援人员。密切观察呼吸脉搏情况,必要时心肺复苏。
3. 昏迷,无呼吸有脉搏:类似“假死”状态,患者喉痉挛,无呼吸,脉搏微弱濒临停止,此时仅仅给予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脉搏心跳即可迅速增强。恢复呼吸后,可侧卧位,等待救援人员。
4. 昏迷,无呼吸无脉搏:即刻清理口鼻异物,开放气道(Airway)、人工呼吸(Breathing)、胸外按压(Compression),即采用传统的A-B-C心肺复苏急救顺序。切记同时呼叫120,并持续复苏至患者呼吸脉搏恢复或急救人员到达。
2、溺水者心脏骤停,C-A-B还是A-B-C?
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最重要的更新是将复苏的急救顺序从A-B-C改为C-A-B,甚至提倡单纯胸外按压,而为何在溺水心脏骤停者却推荐A-B-C呢?
根本原因在于溺水是窒息缺氧性心脏骤停,供氧是首要目标,因而采用A-B-C顺序急救。
而在院外心脏骤停人群中大部分是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心脏骤停前体内尚有充足氧合,部分甚至存在濒死喘息也能提供部分通气氧合,此时维持基本循环供给大脑血供是首要目标,因此采用C-A-B急救顺序。
单纯胸外按压理念的提出正是基于以上心源性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过程,因此单纯胸外按压不适用于溺水心脏骤停者。这些在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中有专门论述。
3、溺水者复苏,人工呼吸很关键
由于溺水的根本机制是缺氧,最新的关于溺水的循证医学推荐是先进行5次人工呼吸,再进行胸外按压30次,随后2次人工呼吸,继之30次胸外按压,随后重复2:30循环。不但首先给予人工呼吸,而且将最初的2次人工呼吸增加到5次人工呼吸,目的也是为了在第一时间提供给患者充足的氧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nglJMed2012;366:2102-2110)
(来源学习强国——国家应急广播)
4、关于控水法的认识
控水法由来已久,花样繁多如牛背马背颠簸、倒挂在树上,腹部冲击......,其源于人们早期对溺水急救的探索过程。随着现代心肺复苏的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电除颤三大技术的建立,控水法早已被摒弃。现在循证医学已经明确,控水拖延复苏,加重误吸,明显增加死亡率。指南明确指出,没有证据表明水能成为阻塞气道的异物,不要浪费时间用腹部或胸部冲击法来控水。
从溺水的损害过程我们也能看到,对于清醒的溺水者或者昏迷但是呼吸脉搏尚存者,其溺水时间比较短,肺内根本未吸入水或者仅吸入很少水,完全没必要控水。控水过程导致胃内容物排出,反而增加了误吸风险,有害无益。而对于溺水心脏骤停者,控水造成心肺复苏延误,同样增加误吸,增加死亡率。
实际上,无论哪种控水方式,控水法基本控出的是胃内容物和胃内水,肺内的水很难控出来。反而是在心肺复苏的过程中,肺内水会吸收入循环,从而改善肺氧合能力。
总之,任何形式的控水法都是陈旧的、无用的、有害的。
游泳安全要点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也不要到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更不要私自到江、河、湖、水库等地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要了解清楚。若有危险警告,则不能在此游泳。
2.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
3.游泳时切勿太饿、太饱。饭后一小时才能下水,以免抽筋。
4.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5.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6.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7.跳水前一定要确保此处水深至少有3米,并且水下没有杂草、岩石或其他障碍物。以脚先入水较为安全。
(来源: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预防溺水安全知识)
(江西省教育厅)
不同年龄儿童发生溺水的地点和特点
儿童溺水的预防
1. 时刻有效看护
儿童溺水预防的首要行动是时刻有效看护。当你的孩子在水中时,无论是在泳池中、澡盆里,还是在开放性的水域中,不要自己看书或玩手机,因为溺水随时发生,并且溺水的过程很快。
2.家中和家周围溺水预防:
家中的水盆、水缸用完后立即清空;同时,在家长用水时,让幼儿远离。
给幼儿洗澡后,立即清空水缸/澡盆中的水。
家中的马桶要清空盖好,家中/周围的水缸/水井等蓄水容器要加盖。
保证浴室、洗衣房门关闭,避免儿童误入。
如果房屋周围有开放式水域,应在院子或通向室外的房门安装护栏,以避免幼儿自行外出。
3.泳池溺水预防:
确保带你的孩子去正规的泳池游泳。
在下水前,确保你的孩子已经掌握关于水安全的技能,并确保你的孩子已做好热身运动。
如果你与你的孩子一起在水中游泳,那么,你必须让你的孩子待在你一臂以内的范围里。
如果孩子自己下水游泳,那么,你需要时刻有效看护。
儿童的水上游泳玩具不能替代标准的漂浮装备。
4.开放水域溺水预防:
如果你带着孩子去海滩玩水或游泳, 你要做到时刻看护。
若多人一起到海边游泳, 必须指派人员轮流看管孩子。
若在海中游泳,一定要让孩子穿上安全、合格并且适合孩子身材穿着的救生衣,并扣好所有的扣带。
教授孩子泳池游泳和在开放水域游泳的差异,如不均匀的海浪等。
如果带孩子一起坐船,家长和孩子一定都要穿救生衣,并保证扣好所有的扣带。
(贵州省人民医院)
5.教育的你孩子关于溺水预防:
告知你的孩子应在家长或成年监护人的看管下参加水上活动,不允许单独或与其他小伙伴一起去水边玩耍或游泳。
告知你的孩子哪里可以游泳:水塘,水渠、江河不可以游泳;即使有人在游泳,也不能去没有游泳管理员,非专门开设的水域游泳。
告知你的孩子如果发现同伴溺水了,他需要怎样做: 即大声呼喊,但不要下水;可以将周围的救生圈、木棍等扔给溺水者。
6.学习心肺复苏,以备急救时用。
(来源:中国CDC)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