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放得下两件事,才算得上“人精”
俗话说得好,“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意思是贪图安逸就不能成才,要成才就不能贪图安逸。喜哥认为还有一种意思,就是作为成年人是“不自在”的。为何?因为儿童和老人可以任性;而成年人由于身上所承担的责任太多,可以任性的机会很少;所以说成年人“不自在”。
司马迁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的一生,说白了就追求两样东西:一个是“名”,一个是“利”。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成年人是不自在的。无论追求的“名利”成功与否,有些人是快乐的,有些人是麻木的,还有些人是痛苦的。
为何追求的东西都一样,而人们的心情有如此大的区别?这是因为人们对待“名利”的态度不同。当然,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快乐、轻松、顺当地追名逐利;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做呢?喜哥读《菜根谭》,洪应明先生有一句话刚好能解决我们的疑问;这就是今天喜哥要和大家分享的:做人,放得下两件事,才算得上“人精”。
能轻富贵,不能轻一轻富贵之心;能重名义,又复重一重名义之念。是事境之尘氛未扫,而心境之芥蒂未忘。此处拔除不净,恐石去而草复生矣。——明代洪应明《菜根谭》。
一、放下渴望富贵的心思
追求富贵,本身并没有错。人类追求富贵的行为,客观上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追求富贵,也是人类社会的主旋律;除了那些看破红尘,将自己交给神明的人。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唐伯虎说过:富贵于我如浮云。大人物之所以对富贵的态度显得轻蔑,那是因为人家有比富贵更牛的东西。做为我们普通人,虽然也能在口头上、表面上看淡、看轻富贵,可在内心深处还是羡慕的、眼红的、渴望的。
追求富贵,要放下渴望富贵的心思。为何?一旦对某事过于渴望,则内心不由自主地就会产生急于求成的心态,于成功无益;一旦对某事过于渴望,就会失去精准的判断,于做事不利;一旦对某事过于渴望,内心就会失衡,很难承受失败的打击。
所以,放下渴望富贵的心思;才能更轻松、更愉快、更科学、更有效地追逐你的财富。
二、放下名义之外的名声
所谓“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大家都希望自己能给别人一个好印象,留下一个好名声。人们都会不由得去做一些好事,那是因为人们的恻隐之心,也是因为群居动物的一种自然的本能。
做好事,大家也都做过。无论谁做了好事,也大都希望别人能知道,毕竟做好事不留名的还是少数;这也无可厚非。自己的好人好事,得到大家的赞赏和鼓励,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会才生一种莫名的快感。
如果过于看重“名义之外的名声”,就会陷入为了名声而做的歧途,有点本末倒置的意思。过于看重“名声”,就会去选择做好事;过于看重“名声”,就失去了做好事的初衷;过于看重“名声”,就会把“名义”变成了“利益”。
所以,放下名义之外的名声;才会让自己过得更有意义、更充实、更有人情味、更有魅力、更多的认可。
凡事讲究个分寸,不足则一事无成,太过则烦恼缠身。放下“渴望富贵的心思”,放下“名义之外的名声”;才能得到真正、持久的快乐,才算活得明白,才算得上是个“人精”。人生大义,快乐第一;放下“过于”,快乐才会持久。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