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松,风景画的“秘密武器”

巴比松紧邻枫丹白露森林,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吸引大量游客纷至沓来。但真正让它闻名世界的,是曾经在此栖居的一群画家。他们“面对自然,对景写生”,以真实的自然风景画创作否定了学院派虚假的历史风景画程式,揭开了19世纪法国声势浩大的现实主义美术运动的序幕。他们被称为“巴比松画派”画家。从此,“巴比松”不仅属于这个小镇,也在世界美术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回归自然的灵感源泉

巴比松(Barbizon)位于比埃尔平原与枫丹白露森林交界处,属法国塞纳-马恩省,距巴黎南郊约60公里。阳光和时间仿佛在此驻足,空气中弥漫着安逸的浪漫气息。镇上只有1000多位居民,每年却接纳着来自世界各地约3.5万名游客——他们或为欣赏曼妙风景,或为探寻“画家小镇”中关于现代绘画的蛛丝马迹。法国《巴黎人报》曾撰文道,法国常青树歌手赫伯特·莱奥纳尔和著名演员吉勒·勒卢什都在巴比松购置了私宅,就连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也曾在此小住过,足见其强大的吸引力。

小镇的游客中心

徜徉在巴比松街头,仿佛置身于一个露天博物馆,四周尽是画廊和画作,“巴比松画派”艺术家们的作品被制作成马赛克镶嵌画,装饰着街道的墙壁。西奥多·卢梭(Théodore Rousseau)和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的画室依然保留着当初的模样,向人们展示着画家昔日的生活。

如今的巴比松小镇画廊众多,艺术氛围浓厚。图为某画廊的花园一角,古意盎然。 Keith Evans 摄

巴比松小镇不大,骑行观景,悠哉乐哉。

如今的巴比松备受瞩目,而在200多年前,它只是个无人问津的偏僻村庄,居民多为伐木工、采石工和农民,甚至连学校、邮局等基本的生活服务设施都没有。巴比松的艺术生命可追溯到19世纪30年代。当时法国的主流学院派画家推崇历史和神学故事题材,反对色彩艳丽的新题材作品,尤其对风景画评价很低。但与此同时,随着城市的发展,大量森林被破坏,清澈的河水被污染,再加上大革命失败、王朝复辟、七月革命等一系列社会动荡的因素,人们希望在精神上寻得一片净土。

于是,一些画家纷纷跑到郊外寻找灵感,“在大自然中、在日光下自由地写生”——以回归自然为宗旨的新流派“巴比松画派”应运而生。为什么是巴比松?因为它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比埃尔平原上富饶美丽的田园风光和质朴劳作的农民更是激发画家的创作灵感,“这实在是块好地儿,当我们在高高的橡树下面,抽着烟斗,用大量的矿物颜料画画时,你将看到它是怎样的美丽!”

“画家小镇”美名扬

1830〜1870年间,巴比松成为前去枫丹白露森林写生的画家们的主要居所。他们逗留或居住在巴比松的加纳客栈(Auberge Ganne)。客栈原是家杂货铺,应画家们的要求,老板弗朗索瓦·加纳(François Ganna)将一部分房间改建成客栈,为他们提供食宿。客栈很快成为志同道合的画家们的聚会场所,他们在此生活、作画、呼朋唤友,原本清静的杂货铺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巴比松也因此有了“画家小镇”的美名。如今这家客栈成为巴比松博物馆的一部分,受到妥善保护。

枫丹白露森林入口处的指示牌,指引着画家们写生创作的路线。

加纳旅馆现已成为巴比松博物馆的一部分。

巴比松博物馆是座砖石结构的两层小楼,建筑物的外墙上爬满绿色藤蔓,白色的木制百叶窗,入目清爽。一楼右边的房间是杂货铺和饭厅,据说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当年加纳客栈的原貌。艺术家们在墙壁和家具上的涂鸦也是博物馆的一大特色。关于这些涂鸦还有些有趣的传闻:年轻的艺术家没钱付食宿费,便在墙壁或家具上作画来抵充。绘画的内容五花八门,背着画夹的画家、跟着画家去写生的猎狗⋯⋯最有意思的一幅是在橱柜上画满各种器皿和食物,相当逼真,据说是一个画家饥饿难耐偷吃了橱柜里的食物后所作,竟一时骗过了主人。博物馆一楼还有售卖各种纪念品的商店。

原加纳旅馆一楼的杂货铺和餐厅,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貌。墙壁和家具上的画作和涂鸦皆由当时居住在旅馆的画家所作,是巴比松博物馆的一大特色。

一家颇有艺术气息的纪念品商店

二楼是居住区。客房里的陈设非常简单,除了一张挂着白色帐子的木床、一把藤椅和一座钟外,几乎没有多余的装饰,足见画家们的生活简单清贫。几个展览区陈列着油画、素描和版画等,主要是关于枫丹白露森林、巴比松农民和附近平原风景的画作,也有一部分宗教等其他题材的作品。

米勒故居二楼的居住区,陈设简单。

博物馆内播放的短片,似能将观众带回到19世纪上半叶,见证艺术家们来到巴比松感受自然、描绘自然的历史。

如今,巴比松小镇到处可见写生的画家,很多房子已变为画廊,展览着当今流行的各种风格流派的画作。在这里购买些艺术品是个不错的选择,除性价比较高外,一旦这些画家日后有了名气,作品价格便会有数十倍的涨幅。不足200米的老街,还保留着当年的痕迹。有些房子外面还立有刻着某位著名画家曾在此居住字样的石碑,碑上有画家的头像。看到这些老房子和雕像,就像被带进了一个时空隧道,这种虚拟和现实相互交织的画面让人感觉十分微妙。

巴比松美丽的自然景色和田园风光,吸引画家来此写生。

巴比松画派的摇篮

画家和巴比松小镇的故事很多,其中渊源最深厚的当属米勒和卢梭。

米勒在巴比松度过了26年,迎娶了第二任妻子,完成了绘画风格的转变,最终也在此走到生命的尽头。

作为巴比松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米勒和巴比松结缘于1849年。那年6月,巴黎发生动乱,米勒搬到巴比松定居,从此远离都市的喧嚣。也是在同一年,他在艺术沙龙上展示油画作品《坐在森林边缘的牧羊人》(Shepherdess Sitting at the Edge of the Forest),标志着他的绘画风格从神圣的宗教画偏向写实和个人化的风格。

初到巴比松的那段时间,是米勒一生中最贫困潦倒的时期。虽然他凭《拾枯草的人》获奖并得到1000法郎的奖金,但这毕竟杯水车薪。他不得不一边创作,一边在田里耕作。正是这段经历,使他对农村和农民生活有了更深入细致的了解,并成为他日后创作的主要内容。

为了能够更加专注地画画,1850年,米勒和房东达成协议,他为对方创作画作,对方为他提供绘画工具和资金。当时米勒的作品只够换取基本的生活所需,他不会想到100多年后自己的作品能卖出天价。同年,米勒的《播种者》(The Sower)问世:苍凉的麦田里,农民阔步挥臂,撒播着希望的种子;飞鸟在空中盘旋,寻觅食物,掠夺播下的种子。这幅画让一些“高等市民”不安,他们从播种者充满力量的动作中看到了类似“六月革命”时巴黎街头人民的形象。这幅作品后来被认为是米勒的代表作之一,得到雨果和梵高等人的充分肯定。

《播种者》创作于1850年,原作现收藏在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苍凉的麦田里,播种者阔步挥臂,撒播着希望的种子。飞鸟在空中盘旋,寻觅食物,掠夺播下的种子。

随着生活状况的改善,米勒的创作也更加自由。他最负盛名的作品当属《拾穗者》(The Gleaners)和《晚钟》(The Angelus),2幅作品分别完成于1857和1859年。《拾穗者》描绘了3名农妇在一片金黄色麦田中捡拾收割后剩余麦穗的场景,“它的主题动人,精确;但画得那样坦率,使它高出于一般党派争论之上,从而无需撒谎,也无需使用夸张手法,就表现出了真实而伟大的自然篇章,犹如荷马和维吉尔的诗篇。”《晚钟》描述了一对农民夫妇在夕阳暮色中随着远处教堂的钟声虔诚祈祷的情景,画面同样安静而庄重,却深深打动了世人的心。

《拾穗者》是米勒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创作于1857年,原作现收藏在巴黎卢浮宫。画作以一片收获后的田野为背景,3名正在弯腰捡拾麦穗的妇女姿态各不相同,还原了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劳动场面。

1875年1月20日,米勒在巴比松与世长辞。1922年,他的故居被改造成博物馆。人们还用马赛克镶嵌成《拾穗者》,装饰在博物馆附近的墙上。经过修葺的小院草木青翠,粉色绣球花开得正盛,在阳光下格外鲜艳好看。不大的画室分为里外两间,里面摆着米勒的自画像,还有很多漂亮的风景画,大都是米勒的学生和后辈所作。

色彩斑斓的米勒名作《拾穗者》马赛克镶嵌画

米勒画室是巴比松众多画家故居里最有名且保存最完整的,人们可以近距离感受米勒的生活环境,欣赏油画、素描和版画等多种艺术作品。

米勒故居是很多艺术爱好者的寻访“圣地”。

从米勒故居出发,循着路牌的指引找到米勒庄园,这里是他当年画《拾穗者》与《晚钟》时的取景地。路边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印着米勒的画。

米勒庄园内的《晚钟》取景地。《晚钟》是米勒1859年创作的一幅布面油画,现藏于巴黎卢浮宫。夕阳照在刚被耕犁过的垄沟上,一座灰蒙蒙的教堂在远方隐约可见。一对农民夫妇听到远方教堂响起晚祷的钟声,停下手中的劳作,开始祈祷。从这对夫妇脚下简单的农具和贫瘠的土地可以看出,19世纪的法国乡村物产不丰、生活艰辛,但朴实的他们依然对生活满怀希望,祈盼来年丰收。

米勒留下的作品不多,在巴比松生活的20多年间,所作油画仅几十幅,而且多是小幅。但这些作品在当时独树一帜,他舍弃了对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关注,而是展现那个时代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在他的作品中,主人公多是疲惫、终日操劳的贫困者或衣衫槛楼、肌肤黝黑、身躯佝偻的法国农民的形象,米勒也因此被后世称为“一位高贵而不朽的人性画家”。

米勒的作品影响了很多人。梵高早年就深受米勒影响,曾临摹21幅米勒画作,并在给其弟弟提奥的信件中称米勒为他的引路人。米勒后期的风景画,对克洛德·莫奈(Claude Monet)的绘画也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他画作中的结构和象征内容,也影响了乔治·瑟拉(Georges Seurat)等后辈画家。

除了米勒,巴比松还吸引了卢梭等很多著名画家。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足迹在这里交汇,才让这个小镇在世界绘画史上拥有了自己的名字。

19世纪30年代,卢梭曾多次来到巴比松短暂居住和创作,1848年索性举家搬迁至此。那时,他的事业不顺,作品连续遭拒,颇受打击,巴比松对他来说像是个疗伤之所。他租了间房子,还把旁边的谷仓也租下,这里逐渐成为朋友们和艺术家聚会的场所。

在巴比松居住期间,卢梭以巴比松及附近枫丹白露森林的景色为内容创作了不少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起初在沙龙屡屡碰壁,但是金子总会闪光。在1853年的世界博览会上,卢梭过去20年被拒的所有作品被重新拿出来展示,立刻引起轰动,被公认为当年展出作品中最优秀的。

《枫丹白露之夕》是卢梭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交叉的树枝、广阔的平原、牛羊池塘、绿草浮萍,竭力表现画家对自然的向往和赞美。

卢梭终于有能力将租住的房子买下,也有了自己固定的工作室。这个工作室后来也被很好地保存下来,和加纳客栈一起组成了巴比松博物馆,展览和卢梭及巴比松画派相关的作品。旁边的谷仓则被改造为一个教堂。

在巴比松,卢梭和米勒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经常一起聊天、作画,分享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巴比松老街的尽头有片茂密的杉树林,一块大石头上刻着米勒和卢梭的头像,见证着两人真挚的情谊。遭受身心的双重压力,卢梭的身体每况愈下。1867年12月22日,卢梭离开人世,当时挚友米勒就守在他身边。

巴比松老街留藏着岁月的痕迹,见证着小镇的更迭。

枫丹白露森林里一块大石头上刻着米勒和卢梭的头像,纪念两人的深厚情谊。

1860年,莫奈、雷诺阿、巴齐耶和阿尔弗莱德·西斯莱也来到巴比松,他们沿着大师的足迹追随至此,却没有像前辈那样在这里安营扎寨,因为巴比松日益增长的名气已使它失去了昔日的安宁。

杜巴斯-布雷奥酒店外墙石碑上刻有匈牙利画家拉斯洛·帕尔的头像,他1875~1877年曾在此居住。

与其他所有画派一样,巴比松画派并不是由它的成员命名的,实际上,这个名字是大卫·汤姆森在1892年出版的《巴比松派画家》一书里首先提出的。巴比松画派不仅用写实手法表现自然外貌,而且致力于探索自然界的内在生命力,力求在作品中表达画家对自然的真实感受。莫奈、皮埃尔-奥古斯特·勒努瓦(Pierre-Auguste Renoir)又将巴比松画派的现实主义风格发扬光大,寻求光线和色彩带来的效果,在对包括巴比松前辈在内的各种绘画风格继承、扬弃和创新后,将西方绘画带进印象主义的新纪元。

“画家小镇”巴尔松而今已不再仅仅属于画卷。除画家外,还有很多作家、哲学家、演员和歌手慕名而来,客栈和餐馆也增加了数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它像是一个艺术集散地,向每位访客述说着艺术和生活的理念。此时秋意正浓,枫丹白露森林的树叶正悄悄变换着颜色,不妨迎着秋风,循着画家昔日的足迹漫步林中,顺路再到世界文化遗产枫丹白露宫(Palace of Fontainebleau)聆听历史的回声⋯⋯

La Boheme餐馆鲜花绿植相映成趣,环境清幽。

本文选自2020年10月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