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影有感(二)
学影有感(二)
学习摄影怎样才能比较快地提高拍摄和后期制作的水平,除了多拍多练,多看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功课。就如学书法要临帖一样,学摄影也必须多看好的作品。不断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才能知道什么是好照片,才能做到事先有想法地去拍照片。
说句不怕得罪人的话,现在微信里摄影群多如牛毛,很多群还定期不定期的发布作品集,但真正质量高的作品少之又少。这固然与群里大多是业余爱好者有关,也与编辑者本身的艺术鉴赏力有关。还有就是群里绝大部分人就这点水平了,也只好矮中取长。只要稍微看得过去点,拉入篮里就是菜了。
那么什么是好的摄影作品呢?我觉得除了构图、光影和色彩上有特色外,不外乎以下三条:
一、好的摄影作品应该:内容上有故事或者是形式上有美感能引起观众情感上的震撼和共鸣,通俗地讲就是“能让人有眼睛一亮”的感觉。会情不自禁地多看几眼,甚至还会收藏保留起来。
布列松的一幅脍炙人口的名作《男孩》,几乎无人不知。一个男孩两只手里,各抱一个大酒瓶,踌躇满志的走回家去,好像完成了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傲娇的表情、微抬的头、大大的步子把主人公的那种骄傲开心的心理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
《阿富汗少女》是美国摄影家史蒂夫·麦凯瑞的摄影作品,于1984年12月拍摄于巴基斯坦难民营。就看这张少女肖像的眼神,就可以读懂全体阿富汗人民的苦难。👇
专做画意摄影的丁宝华老师是我比较崇拜的国内著名摄影师,他的工笔画意人像摄影和画意荷花摄影更是一绝,似影如画、如画是影,具有鲜明的中国画风格。👇
著名环境人像摄影师胡艺沛的《梦里老家》系列作品,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梦幻的画面和民国人像相配,以唯美的意境、漂亮的构图和丰富的色彩,表现了高超的拍摄和后期水平。👇
二、好的摄影作品还应该:融入作者强烈的主观愿望和想法,无论从构图、光影或色彩的拍摄和后期制作上都能读到作者独特的创作意图。好的摄影作品不是原封不动的还原生活,而是来源生活高于生活,把人们看不到的美呈现给观众。
著名摄影师罗品禧的环境人像,就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即使不看作者姓名,从照片的风格就可知道是他的作品。很欣赏他的动静结合的慢门人像,他的后期制作也颇有特色。👇
摄影名家范小林的创意人像也是独树一帜,他的作品在国内外屡屡得奖。每幅作品都有作者自己的独特理解和创意表现。👇
三、好的摄影作品更应该:具有不可复制的稀缺性,有一定的拍摄和后期制作的难度,一般人模仿不了。如果是大家随便都能拍拍的片子,再好看也上不了档次的。比如网上已经看烂了的“霞浦大榕树老汉拉牛”、新疆的“人体草原”等照片。作为刚学摄影的新手去拍拍模仿模仿练练手可以,但这些照片必竟是来得太容易,而且到处都是,已经令人看得心烦了。艺术作品如果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
屡获金奖的著名摄影师石广智,他的创意摄影在国内可以说是首屈一指。近期他又采用独创的“丹青乳剂互助法”,把拍摄的作品超越了摄影的界限,进入了油画的视觉范畴。而且他的作品不依靠后期,每张作品具有唯一性,别人很难模仿。👇
宁波鸟叔拍摄的意境人像也别有风貌,我曾经去参加过一次他的拍摄活动,得益非浅,大开眼界。
鸟叔的作品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常常看起来一堵快倒塌的断墙,一片乱糟糟的采石场,几间破旧的老屋,在他的组织拍摄和后期处理下,变成了唯美的“柿子红了”、“上甘岭”和“芳华”等大片。👇
还有一位把“多重曝光”玩得出神入化的女摄影师张艳,她的作品也在摄影界引人注目。她创造了十多种多重曝光的拍摄方法,打破传统的理念,运用不同的叠加方法技巧,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人文环境和各种元素融合叠加在一起,充分发挥想象力来构思情节,从全新的角度展现出与众不同的视觉影像。👇
为什么有些人学摄影的年头也不短了,但还是不断在网上发些平庸的只能说明“相机没坏”的照片,并且乐此不疲、频繁发送。这与作者鉴赏力低下,艺术修养差有很大关系。这就象你喜欢玩古董,却一直流连于路边地摊,不去国家一流博物馆一样。你的眼界境界上不去,那你的摄影作品肯定也不会好到那里去。
写到这里不是说我自己的艺术鉴赏力和摄影水平高到那里去了,说实在的有些大师的作品,我还真不知道是怎样拍出来的。还有很多大师作品要表达的意思,我也看不懂。作为一个业余摄影爱好者,我也只是处于学习模仿的阶段。发些议论无非是有点感悟想与大家分享共勉,因为现在网上摄影群平庸的照片实在是太多了,而且更可怕的是作者本人还根本感觉不到。
建议各位多看看国内外名家的作品,多浏览一下质量比较高的摄影网,如“500px”、“图虫”和“PoCo”等摄影网站,这样对提高自己摄影鉴赏和拍摄水平是十分有益的。因为最终决定摄影作品好坏的不是相机,而是摄影者的画面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