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城隍——续《泰兴十景考系列》之六

三    坔    夜   话

一方水土有一方文

这里是《三坔夜话》,李老师斯时乡轩临窗,于此跟你诗词吟哦,抒怀述志,漫笔人生,点情碰心,说故事,聊语文,话庄道巷,谈古论今,......

写在《续泰兴十景考系列》前面的话

前年和去岁,余曾写过系列文字《泰兴十景考》,有幸得到李老师的青睐,发表于“杏园乡轩听秋雨”,即现在的“乡风儒语”。其实,民谣“泰兴十景”并非一个版本,而《泰兴十景考》所选十景仅仅是最通俗最流行的版本。古泰兴本是人文荟萃之地,文章、典故,俯拾皆是。只因年代久远,多有漫漶。有一首诗云:“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要‘认前朝’,自然须化点‘磨洗’之功的。奈余才疏学浅、年老力衰,恐难于有成,姑且将其他版本中涉及的古迹,就现所收集、整理的初品奉上,虽够不上‘考’,然附之骥尾,暂名为续考。今“续考”又在《乡风儒语》发表已四,分别为儒学、七十二贤夫子桃、泰兴学宫的“金声玉振阴阳鼓”,邑黉之隽尊经阁,纸墨笔砚钟文运,此文为之六,即《二城隍》。希冀抛砖引玉,能遇高人指点。——葛正浩

二 城 隍  

葛正浩

“城”是城池;“隍”是护城河,“城”和“隍”都是保护城市安全的军事设施。建城隍庙,供奉的城隍神,体现了人们希望安居乐业和对保护安居乐业的物事的爱戴和崇敬。于是,“城”、“隍”就成了城隍神——城市的保护神。
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讲过:“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了以反映人和自然矛盾为主要内容的初期状态的宗教。其基本特点都包括对食物、繁殖、祖先、死亡、自然万物、以及社会群体的神秘观念和祈求敬拜,并由此发展出对超自然体之神灵的信仰及崇拜。”城隍崇拜,就是这种信仰及崇拜其中的一种。它起源于古代对于水(隍)庸(城)的祭祀,水庸为《周宫》八神之一。《礼记·郊特牲》记载:“八蜡以祀四方”。据东汉经学家郑玄所注:“四方,方有祭也,蜡有八者:先啬一也;司啬二也;农三也,邮表畷四也;猫虎五也;坊六也;水庸七也、昆虫八也”。《周宫》里的八神八蜡是古代中国人民所祭祀八种与农业有关的神祇。现在中国民间仍视八蜡为除虫捍灾御患的神祇。(1.先啬:神农 2.司啬:后稷 3.农:农夫 4.邮表啜:茅棚、地头、井 5.猫虎 6.坊:堤 7.水庸:城隍 8.昆虫)而其中的“水庸:城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管理神。凡有城池者,都建有城隍庙。与衙门对应,一个管人世,一个管阴间。并且还衍生出相应的组织机构,产生了许多故事。
泰兴城隍庙(又称邑庙)建于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但是由于世事沧桑,破坏严重。至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古迹已被损毁殆尽。现只能从老泰兴人口头和一些残存的零星资料中整理出一些,以飨读者。本文取名‘二城隍’。有这样两个意思。一是顺口,泰兴十景民谣其中有一个版本就是讲‘一儒学、二城隍、三妃墩……’的;二是原泰兴城隍庙的确塑了两个城隍的像,轮流值班。
因为泰兴原县治在江边的济川镇,非常繁荣。后来因为坍江,不得已搬迁到柴墟(今泰州高港)办公。而有一些居民没有随迁,直接搬到了延令村西南的镇安街。与早年江口有的小坍时陆续搬过去的老乡聚合,买地建房。形成一个可观的居民点。因为那里大多是原济川镇的住户。所以有人亦称之为济川镇,“为了不忘却的纪念”。所以,千年后的光绪泰兴县志上有这样的记载:“延令村今县治。其西南镇安街,古济川镇也。衢术平夷……”因为如此。原有的风俗文化也带来了,城隍庙也就来了。后来县治从柴墟搬到了延令村。又带来了一个城隍神。 从市区鼓楼中心向西行约60步进天瑞巷(六一巷)。隔街面南,即到达泰兴老城隍庙遗址(现泰兴中心小学校园)。
据老人说,当年的城隍庙很气派,布局“肖龙”。龙的造形、 龙的布置、龙的风水、龙的气派。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许多历史文化、名胜古迹都与龙有关。一些古地形、古建筑、古器具、古传说都与龙分不开。尤其是泰兴处于襟江带海的水网地区。水利水患都离不开龙的故事。城隍庙建成(象征)龙形是顺理成章的事。据‘泰兴县志’ 记载:泰兴城隍庙建于宋咸平二年。大门两边的八字墙,东墙上刻有“彰善”(即表彰善举),西墙上刻有“瘅恶”(即憎恨恶行),共四个劝人为善的大字。八字墙象征张开的龙嘴巴。向人们宣示“彰善瘅恶”的神训。距八字墙约一米,竖着两根极高的旗杆为龙角。八字墙后东西各有一口水井,井水清澈澄明,是谓龙眼,其水位高低、水味甜咸各不相同,寓意“阴阳两界、苦乐兼顾”。庙门是四开间的,大门堂左右蹲着一对约两米高的石狮。这对大石狮子活灵活现,是谓龙牙。作为龙口的门堂上按着两扇朱漆大门,是谓龙舌。门上有威风凛凛的秦叔宝、尉迟恭二位门神。门框上一付警世对联“金红银白贪见了眼红心黑岂知头上有青天,泪酸血咸悔不该手辣口甜莫道世间无苦海”。门顶上有块蓝色竖匾四围雕有二龙戏珠的金漆图案,上书“城隍庙”三个大金字,气势非凡。是谓龙额。整个大门集龙额、龙眼、龙牙、龙角、龙口、龙舌。形成一个威风凛凛的龙头。
走进大门,穿着虎皮围腰的“千里眼”、“顺风耳”,映入眼帘。造型独特,面目狰狞,令人望而肃然生畏。
从大门口向内走60步甬道,便是由三个门洞并排组成的二门,东西两侧的门出去,前后分设四座陪庙。前面,东为关帝庙(武圣),西为文昌庙(文星),此是文星武圣(喻意文兴武盛)后面东是吕祖宫,西是都土地祠。吕祖宫供奉的是八仙中的俠肝义胆抑強扶弱的剑仙吕纯阳. 是最接近人民. 最受人民称颂的散仙。都土地祠供奉的是泰兴地区土地庙的总管,管文、管武、管正常政务、也管道德风尚、邻里琐事。这四座陪庙从事各自分管的工作,在地理位置上又象征着龙的四爪(有人说分別属文、武、仙、俗四行,配合中央的城隍治理泰兴的神鬼事务)。进二门是堂屋。堂屋为楼阁式建筑,三大敞间,青砖铺地、条石镶边。两厢是班房,塑有头戴红帽,身穿皂衣的三班衙役,他们神态各异,有的肩扛回避肃静牌,有的手执大板、水火棍、绳索、枷锁。还塑有马夫、马匹等。堂屋前面那个三个门洞的二门,官名喚做‘ 仪门’ 中央仪门外侧分列两个径三尺、连座近五尺的大石鼓,左右二偏门外侧各有一长方形石凳。从这里可上楼。楼上是画栋雕梁的戏台,名叫‘对神台’戏台前柱上的对联为“清歌鸣盛世,杰阁势凌云”。戏台之精美在江苏境内是上数的。相传戏台的锣鼓声能催动盘龙振奋、鬼神激昂。每年正月里演社戏、平常逢初一月半、出会大典,多为许愿还愿人家出钱,邑人免费观看。戏台朝北。下方就是号称泰兴城隍庙活宝的站不满广场。广场四周主殿与厢房形成四合院,广场中央两株大银杏树枝繁叶茂至今尚存。说来真怪,不管是什么名班演出,或是庙会喜庆,人山人海走进这广场,人们感觉不到拥挤,都能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人再多,两边厢房的廊下都是空空的。这里就是‘龙腹’ 可伸可缩、有容乃大。是城隍庙的一宝。其实,这不过是一个心理作用: 一来这个广场确实夠大, 可以容纳不少人; 二来, 人站着看戏看热闹, 密度是可以隨机调整的, 起初看来人满, 再来一些人, 走动一下, 也就塞进去了, 三来, 城邑就这么大, 人就这么多, 能来看戏旳人亦不可能太多, 这样大的广场应付这么大的人群,还不至于达到极限。而在开始看来人满,其实不满,再加再满、还有空隙。到最后也不过‘人满’ 而已。再者,由于看戏者注意力集中于看戏,人群中多几个人挪挪就行了,挤挤也无所谓。只要不到极限,谁都不会介意的。再加上积年来‘龙地’ 的传言,以至于这种感觉就越来越象那么回事了。作为考证,要分析到这里,但作为历史传说,作为泰兴人心仪的偶像,也就不必说穿了,点到为止吧。不要破坏了人们头脑中的那一片美好的印象。
广场北是城隍庙大殿,殿宇轩昂,歇山重檐。从广场上四级台阶为大殿的前平台(又称‘阅台’或‘月台’),三面有石围栏,东西两侧也有石台阶上下。‘阅台’中央一尊巨大的铁鼎香炉(此鼎毁于1958年大炼钢铁时)。从‘阅台’再上四级台阶便是城隍庙主殿,殿宇雄伟壮丽,殿内饰有雕凿精美的藻井,抬头看不见屋梁,号称无梁殿。是城隍庙的第二宝。大殿前殿、后殿连成一体,中间用锡板制成天沟。以导引雨天前后屋顶汇流下来的雨水。走进大殿有一种庄严、肃穆、阴森的感觉。令人肃然起敬。
正殿屋脊上饰有一极大的金色碎瓷葫芦,葫芦腰间系有手臂粗的四根铁索(护索)。铁索另一头系在四脊檐角上,被稳稳的护住的金色宝葫芦。在泰兴城内许多地方抬头都能见到它祥光四射。这宝葫芦号称泰兴城隍庙第三宝。大殿的后堂是一幢五开间重檐硬山楼宇,庄重结实,屋脊为二龙戏珠,上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个大字。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遭遇战争,有一发炮弹击中后堂脊上的龙珠,龙珠虽毁,但保住了建筑的其它部分,使之未造成破损。人们讲龙珠是宝,捨身救庙。
有的老人说:“大殿和后堂是盘龙的心脏,殿前的东西厢长廊房是龙身。左前龙爪是大门东首的关岳庙,关岳庙的塑像全部装了金,进门就见金光灿灿,合五行中金。 大殿后东边的火星庙是盘龙左后爪,合五行中火,它与关岳庙合为阳。大门西的文昌宫是龙右前爪,后首的三官殿是右后爪,两者为阴。”后堂楼后有土山(官名泰山)为龙尾。合五行中之土。(本段说法龙爪部分与前述稍有差异,因具体史实现己无法(或曰笔者无力)考实,姑且并敘之。以待高人鉴别指正。)
综而述之,整个庙堂木质结构,雕梁画栋、斗拱榫卯,殿阁廊房为木。庙前双水井,造型肖龙。大殿西边是放生池,庙后是得道成仙的吴泰和的升仙池,为五行中水。龙得水,施展腾拿,叱吒风云。老一辈的泰兴人都知道城隍庙是龙形风水宝地。
泰兴城隍庙的一大特点是一座城隍庙,两个城隍。大殿后照壁南,塑有一尊固定不动的老城隍爷像,由于年久香烟熏染,通体已变成黑色,形象高大庄严,老城隍前神龛里,雕龙圈椅上,坐着金面长须、头戴珠冠、身着蟒袍、左手腕担白绢、右手执折扇的城隍爷,他半开慧眼,伏在条案上威严肃穆,神龛上方高悬红底金线绣成的敕封“忠佑伯”府的龙凤图案帷幕,神座两边的对联是“休来求我,只去问心”,神龛上方屋顶高悬有“光明正大”、“燮理阴阳”等多块金字大匾。后堂供奉的女娲娘娘,慈眉善目,仪态万方。两边的十位仙女手执各种乐器吹拉弹唱,各具风采,尽领风骚。
又一说是两位城隍,轮流执政。后堂左右厢房内即城隍和娘娘的卧室。一个室內并坐着城隍和娘娘;另一个房中仅有娘娘。(其丈夫是前堂当值城隍)后堂的金面城隍爷若有所思,成竹在胸,两位城隍娘娘端庄秀丽,好似两位贤淑能干的官内助,端坐绣房。毎年农历五月十五日子时(传说这一天是城隍生日)。地方士绅隆重集会,专人抬请二位城隍易位、换班蒞仼。
泰兴城隍庙有两个城隍的缘由要追溯到建县肇始。南宋绍兴初年(公元1130年)县治从柴墟迁到延令。城隍当然也要迁过来。而延令村在咸平二年时就有了城隍庙。一个是‘朝廷命官’, 一个是‘当方土地’, 谁也不肯相让。老百姓和政府官员谁也不敢擅自作主。于是就形成了两个城隍的格局。一居前殿,一居后堂。毎年除夕子时至次年正月初一子时一个时辰内前殿后堂两位城隍调换位置。每位管一年。有人说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城隍爷生日,(见上文)两位城隍爷都请上街出会,回庙途中两班轿夫争着将自己肩上的城隍爷供奉到前殿。一路上你追我赶,抢在前头的供前殿,赶不上的奉后堂。其实,那不过是一场闹剧,闹来闹去吸引眼球,博取彩头而已。结局是早已设计好的。这样一抢只不过是增强热闹气氛而己。城隍庙文化本来就是由祭祀演绎而来的。发展成民俗就载歌载舞、增加了热闹的情节。古代人们对对山川水泽的崇拜、对自然现象的崇拜对鬼神的崇拜、对城隍的崇拜。是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的经验、愿望、联想相结合、积累的结果,人们称之谓宗教。同时,也形成了许多宗教故事。恩格斯在 《反杜林论》中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所以上述的故事就可以有不同版本,由于形成的年代和当时社会习俗的不同。这些故事就留有当时当地人类社会发展的的影子。又因为多年的口口相传,也难免有一些人为斫凿的痕迹。下面我们就从城隍庙建制上来谈谈。由于统洽者的干预、利用、影响。其建制、功能几乎是当时社会的翻版。人言,城隍与当地政府同是权力机构,政府管陽间、城隍管阴间,人死了要到阴曹地府去报到,接受审核。经历轮回,见证因果报应。城隍的主要功能就是在阴间治民。所以城隍下面也统率了一班人马,大小官员、差役。各地因建庙的年代不一,建制也不尽相同。泰兴城隍庙有二十四司。在我们拜访到的对城隍庙有记忆的老年人中虽已难以复原,但其中能记出一些。拾掇如下。其中有佛教内涵的有东廊天堂司,三尊金佛接引为善亡灵往生极乐。有与十八层地狱内涵相同而合塑的丰都司:金面丰都大帝头戴十二流苏皇冠,手捧玉圭,神色庄重,掌管丰都地狱。有历史人文教育的龙图司:铁面无私的包拯为官在此。老龙司:唐太宗李世民约魏征下棋,魏征梦斩老龙。老龙封于此。白虎司:薛仁贵死前现身白虎被儿子箭射杀。其英魂掌此司。还有二郎神射九头鸟,等等……。已说不清是什么司了。笔者小时候也曾在城隍庙玩过,关于二十四司(注1)的具体形象,可惜印象不深了。只记得进大门东边一排廂房当头一小间是白无常,我们呌他丈神鬼,高高的身躯头上载一顶高高的帽子,一袭白袍映衬着蒼白瘦削的长脸,血红的舌头,和两只吊艄眼,十分吓人。朝西的一排就是十殿阎王,最南一间是一殿秦广王专司人间寿夭生死册籍。统管幽冥吉凶。殿右有高台。名为孽镜台。台高一丈,镜大十围。向东悬挂。上横七字曰‘孽镜台前无好人’,孽镜也,乃是天地灵气所洁而成此台,凡人魂魄到此,即可照耀其本身面目。丝毫不能隐藏。以后,第二殿:楚江王、第三殿:宋帝王、第四殿:五官王、第五殿:阎罗王、第六殿:卞城王、第七殿:泰山王、第八殿:都市王、第九殿:平等王、第十殿:转轮王,都塑旳官员坐堂的形象。旁边塑了阴曹各种监獄的情景,什么上刀山、下油锅、剝皮、剉骨、割舌、剜眼……阴森、恐怖。城隍庙里不厌其烦地塑这些十殿阎王、二十四司、十八层地獄、六道轮回的形象,渲染阴间的恐怖气氛,形象化地宣扬封建礼教、因果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见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当面现报’成了市井巷陌的口头语。对世上的坏人具有震慑作用。对平民百姓的日常行为起了规范引导作用。这对于社会治安、对于统治者的治民都是大有好处的。所以历代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城隍崇拜,加封各地城隍。泰兴城隍就曾被封为“忠佑伯”。
城隍庙奉供塑像,弘扬的主题是与人为善,装饰的对联也不例外,前面已说过了石坊、大门、戏台、城隍神龛上的对联,大殿门口的是“想前世早已注定、何必急急忙忙干这歹事,料今生不能长在、落得干干净净做个好人”。为清代优贡举人朱铭盘书写。大殿内柱上还有“作恶必报,不报祖上有余德,德尽必报,行善必昌,不昌祖上有余殃、殃尽必昌”。“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作恶终究不好,行善到底无差”。城隍庙的对联极多,因为年代久远,人们已无法全部回忆出来。虽然,封建时期的道德规范并不完全适合我们现代的形势,但其中的确有些观点比如行善驱恶、孝敬父母、和睦邻里、尊老爱幼等,乃是亘古不变的美德,对于社会教化、陶冶情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使用的方法是封建的、宗教的,但客观上也为和谐社会、净化环境、陶铸民魂、培植良风起到一定的作用。庙里还设了钟鼓搂,暮鼓晨钟、谆谆告诫;设了字纸炉、崇尚文化、爱惜字纸、保护环境……把许多扬善厌恶的事从细节到大节都重视起来, 把说教和实践形象统一起来。
1989年落实宗教政策,政府决定将已改作少年堂的城隍庙大殿移至宝塔湾作庆云寺天王殿和大雄宝殿,老城隍庙至今还剩下门口的古井和校园内的两株大白果树留在原址。2005年,经江苏省宗教事务局批准重建新城隍庙。规划中的城隍庙在泰兴北湾,占地3500平米,有殿堂40间,建筑面积1200平米。现已建成有山门、天王殿、城隍殿……及一批辅助用房,并对外开放。泰兴城隍庙经过了千年的风风雨雨,凝聚了泰兴古往今来多少人的眷恋。成为古城泰兴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下一步,城隍庙将继续开建文昌阁、财神殿、慈航殿、寿星殿、东岳殿等殿堂场所,真正把城隍庙建成具有泰兴特色的人文景观。
(注1)二十四司:陰陽司 陰陽司是輔助城隍爺督察陰陽兩界的總管。陽世之人,一切的善惡、功過,皆由陰陽公管轄,經其審查之後呈報城隍爺,再由城隍下令將善者列入功德簿,惡者則由惡司記錄。陽人逝世之後,生時為善之人,陰陽公就交由土地公領至地府的積善所,等待為神之日,或者再次輪迴投胎轉世。為惡之人,陰陽公就依據其為惡多寡,遣派牛頭馬面、黑白無常等,緝拿鬼靈前往閻羅天子處,再根據其情節輕重,照過逆鏡台之後,分發到各大小地獄受刑。­
速報司 掌理兵部、禮部與發文之職。兵部職務為查拘陽間壽終或枉死之亡魂,並囑令其向報到單位辦理之,禮部則負責接待賓客辦理禮儀科務。而發文之職務,則乃接上級命令行文各司或其他單位。­
功曹司 負責記錄陰陽兩界人、鬼之善行義舉,呈報于城隍備查,作為今生、來世添福贈祿之憑。­
功過司 負責記錄陰陽兩界人、鬼行善作惡等之操守功與過,呈報城隍存查。­
由該司執行賜福于德者之今生、來世應得的「福報」。­
瘟疫司 掌理降施瘟疫之職。凡地方上如有未守綱常等之情事觸怒上蒼,經上蒼降旨施予瘟疫,以示懲戒時,均由該司接旨執行。­
感應司 掌理陰陽間人鬼祈禱之事。將其記錄並呈予城隍查照,城隍再依其功過和祈求之事審定後,交由該司執行祈者應得之願。­
罰惡司 掌理行刑罰惡之職。凡於陰陽兩界之罪行,經判定後均由該司依刑罰條例執行之。­
功考司 監督陰陽兩界考試之職及負責考核人鬼功過之操守與地府各部單位工作之績效,列表呈予上級有查,俾為獎懲之依據。­
記功司 掌理陰陽兩界人鬼及地府各部單位褒獎之職。凡於陰陽界有善行義舉之人鬼及各部單位工作績效有功者,經查定後依獎懲條例,由該司執行論功行賞,單位有過者嚴處或調職。­
事到司 負責管理陰陽界亡魂至地府報到之事項。安排亡魂向負責單位辦理報到,若枉死者則向枉死城辦理,如壽終者則直往十殿王府報到,以免亡魂於地府雜亂無序。­
監獄司 負責管理各級監獄之職。凡至地府報到之亡魂,不論是否判審,均須於監獄中等候發落,若有判審論定者則由該司執行之。­
賞法司 掌管賞法之職。城隍審理陰陽間忠良孝悌及恪守綱常倫理之德者後,由該司依賞法條例,給于德者應賞之「善報」。­
巡察司 負責陰陽兩界日夜查巡職,觀察及追蹤人與鬼之言行舉止,有否為非作歹或濟世行善,將之做為記錄並列表呈報予城隍備查。­
刑法司 掌理刑法簿與執行刑罰之單位。當城隍審定作惡之鬼後,由該司依照刑法之規定、執行各項刑科。­
察過司 負責視察陰陽兩界人鬼之善惡功過,作成記錄呈于城隍備查,以作為獎懲之依據,該司也是執行褒善獎良,刑奸罰惡之單位。­
見錄司 掌理陰陽間人鬼善惡記錄簿。當城隍審理之亡魂時,均依該之記錄獎懲予亡魂,使之得應善惡之報。­
來錄司 掌理陰陽兩界人鬼至地府報到名冊登錄之職。並將報到亡魂的姓名、籍貫、生辰與逝世年月日時間及報到時間登錄之,呈文于城隍存查。­
警報司 負責警告、糾正陰陽兩界不法邪惡之念。凡是做壞事被查到者,先予嚇阻警告,如不依善勸或明知故犯,則呈報相關單位,以嚴厲懲罰,並宣導善、惡有報的輪迴因果。­
賞善司 負責褒獎陰陽兩界行善有德者,凡良行義舉之人鬼,經查屬判定後,交由該司依賞法簿條例施行之。使德者得予善果,並賜其後代昌盛。­
庫官司 掌理地府金融之職。凡亡魂之陽間子孫或百姓所焚化紙銀庫錢,均由該司點收與發放。及審核各部單位財務之收支。­
改原司 負責記錄陰陽兩界人鬼籍貫之職。並巡察投胎轉世者之出生戶籍和陽間失蹤者(如戰爭、災禍等於外身故者),及管理地府報到之亡魂,將其安排歸回「原來」之戶籍。­
保健司 掌理陰陽保健之職。凡陰陽兩界之行善與作惡者,經城隍審定後,交由該司執行降于受審者今生來世身心健康或是百病纏身。­
人丁司 負責陰陽兩界人口增減。凡陰陽間人鬼之善惡經各單位審定後交由該司登錄,並管理其子孫後代或來世家庭人丁之職。
(0)

相关推荐

  • 收集城隍庙对联种种(3)

    城隍的最初历史功效是保护城中居民的守护神,后来逐渐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城隍文化. 你看这对联的文字浅易,但字字千斤,与大家共享,来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横额:你可来了 上联:阳世三间,积善作恶皆由你: ...

  • 收集城隍庙对联种种(4)

    早在公元239年就有了城隍庙,其它地方并没有.后来,城隍庙才逐渐遍布全国各地. 城隍的最初历史功效是保护城中居民的守护神,后来逐渐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城隍文化. [四川卢县城隍庙] 这条路谁人不走: 那件 ...

  • 收集城隍庙对联种种(5)

    城隍的最初历史功效是保护城中居民的守护神,后来逐渐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城隍文化. [云南萃屏城隍庙] 赶紧吃亏,一文欠债理当补: 老实忍耐,半夜敲门心不惊. [江苏常州城隍庙] 阴报阳报,迟报速报,终须有 ...

  • 续泰兴十景考系列——一儒学

    三    坔    夜   话 一方水土有一方文 这里是<三坔夜话>,李老师斯时乡轩临窗,于此跟你诗词吟哦,抒怀述志,漫笔人生,点情碰心,说故事,聊语文,话庄道巷,谈古论今,...... ...

  • 泰兴陆家湾——续《泰兴十景考系列》之九

    三    坔    夜   话 一方水土坔有一方文 这里是<三坔夜话>,李老师斯时乡轩临窗,于此跟你诗词吟哦,抒怀述志,漫笔人生,点情碰心,说故事,聊语文,话庄道巷,谈古论今,...... ...

  • 泰兴五亭桥——续《泰兴十景考系列》之九

    三    坔    夜   话 一方水土有一方文 这里是<三坔夜话>,李老师斯时乡轩临窗,于此跟你诗词吟哦,抒怀述志,漫笔人生,点情碰心,说故事,聊语文,话庄道巷,谈古论今,...... ...

  • 四牌楼——续《泰兴十景考系列》之八

    三    坔    夜   话 一方水土坔有一方文 这里是<三坔夜话>,李老师斯时乡轩临窗,于此跟你诗词吟哦,抒怀述志,漫笔人生,点情碰心,说故事,聊语文,话庄道巷,谈古论今,...... ...

  • 三 妃 墩——续《泰兴十景考系列》之七

    三    坔    夜   话 一方水土坔有一方文 这里是<三坔夜话>,李老师斯时乡轩临窗,于此跟你诗词吟哦,抒怀述志,漫笔人生,点情碰心,说故事,聊语文,话庄道巷,谈古论今,...... ...

  • 纸墨笔砚鈡文运——续《泰兴十景考系列》之五

    三    坔    夜   话 一方水土坔有一方文 这里是<三坔夜话>,李老师斯时乡轩临窗,于此跟你诗词吟哦,抒怀述志,漫笔人生,点情碰心,说故事,聊语文,话庄道巷,谈古论今,...... ...

  • 葛正浩先生的《泰兴十景考系列之八——八仙堂》

    这里是<三坔夜话>,李老师斯时乡轩临窗,于此跟你诗词吟哦,抒怀述志,漫笔人生,点情碰心,说故事,聊语文,话庄道巷,谈古论今,...... 编者微语 前日收到葛正浩先生发来的<泰兴十景 ...

  • 葛正浩先生《泰兴又十景考系列》之三

    三    坔    夜   话 一方水土有一方文 这里是<三坔夜话>,李老师斯时乡轩临窗,于此跟你诗词吟哦,抒怀述志,漫笔人生,点情碰心,说故事,聊语文,话庄道巷,谈古论今,...... ...

  • 来自葛正浩先生泰兴古城十景考系列之七——七星池

    这里是<三坔夜话>,李老师斯时乡轩临窗,于此跟你诗词吟哦,抒怀述志,漫笔人生,点情碰心,说故事,聊语文,话庄道巷,谈古论今,...... 编者微语 前日又等来了葛正浩先生对泰兴古城十景所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