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志行古广明到郑智艾克森,看广东足球70年得与失

这是 徐小侠 的第 419 篇 原 创 文 章

“广东足球70年文化展”自10月13日在天河体育中心亚运会亚残运会博物馆展出以来,收到一致好评,容志行、吴群立、麦超、彭伟国等广东足球名宿也曾到访支持,并和观看展览的市民及球迷交流。
展览用图片、视频、球衣、奖牌等展出了70年来广东足球的发展历程,许多名宿和球迷为此都拿出了自己的珍藏,容志行带来了当年和纽约宇宙队交手后与贝利交换的球衣,广州籍国家队队长吴群立代表中国队出场的球衣也在现场展出。
文化展上还有一件麦超1987年代表广东队夺得全运会冠军的落场球衣。实则当年夺冠后,麦超激动地将球衣扔上了看台,球衣为一个球迷拿到;32年后,这个球迷将球衣带到了展览上,他说自己有一个愿望,就是和麦超合影。
文化展圆了这个球迷的梦,但麦超说,他也圆了自己再见一次这件球衣的梦。球员和球迷互相筑梦,不就是足球文化展最美妙的价值吗?
因为得到一致好评,展览将延期持续进行到11月底,有兴趣的球迷不要错过了。
广东足球70年风雨历程
回顾广东足球发展历程,有几则小事值得一说:
一,广州历史上第一座足球场在哪里?越秀山?东较场?其实在沙面。
1858年,英、法两国将沙面划为租界。在沙面的规划与建设中,南部临江一侧地块作为公共用地,规划了沿堤岸的步行道、公园及运动场,其中就包括广州最早的足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
▲20世纪初沙面
苏永舜等老一辈广州球员,最早就是在沙面足球场上摸爬滚打。要到1906年,原来清朝的演武场“东较场”,才举办第一届广东省大运会,当时这里还只是一片空地,到1932年,才建成400米煤渣跑道和足球场。
二,今天南征北战的广东籍球员屈指可数,尤其到北方的更少。但最早一辈的广东球员便是“北漂”:其中又以陈复赉、曾雪麟、冼迪雄、苏永舜和任文根成就最大。
陈复赉、曾雪麟、冼迪雄都参军并进入八一队,后来入选国家队,苏永舜和任文根这两个广州人则是在1953年第一届全国青年足球锦标赛上表现优异而抽调进入中央体院,后代表中央体院参加联赛。
▲苏永舜
三,广东第一支专业编制的球队是广州队,即1954年6月成立的“中南白队”,1955年以“广州队”名义参加全国足球联赛;广东以省级行政级别组建的第一支专业足球队广东队要到1957年才成立,当时称为广东青年队,主要以梅县球员为主。即广东足球先有“广州队”,再有“广东队”。
四,广东足球的南派风格,从第一届全运会获誉,历经上世纪60年代杨霏荪、程洪森、关辉舫、黄福孝,70年代容志行、何佳、欧伟庭、陈熙荣,80年代古广明、吴群立、麦超、池明华、赵达裕,再到90年代谢育新、彭伟国、彭伟军、胡志军等,一脉相承,脚下技术好、用头脑踢球,广东球员也盛产边锋,今天的卢琳、陈志钊、刘彬彬甚至廖力生,其中依然可以看出南派足球的影子,只不过个人能力、基本功和当年的前辈早不可同日而语。
▲1976年亚洲杯,广东6人入选国家队,分别为:何佳(前排右一)、容志行(前排右二)、杜智仁(前排左二)、陈熙荣(前排左一)、关志锐(中排左二)、蔡锦标(后排右四)。
▲1984年亚洲杯,广东5人入选国家队。古广明(前排左一)、赵达裕(前排左二)、池明华(前排右三)在决赛中首发。
▲1988年奥运会,广东籍球员郭亿军(后排左一)、麦超(前排中)、张小文(前排右二)首发。
▲1994年广岛亚运会决赛,三位广东国脚区楚良(后排左一)、彭伟国(前排右二)和胡志军(前排中)首发。
从容志行古广明到郑智艾克森
广东足球70年文化展,球迷对许多名字依然耳熟能详,今天我们依然在说志行风格,今天我们仍然怀念古广明、赵达裕、彭伟国。越怀念过去,说明今天越没有东西可谈。
文化展评选了广东足球70名将,自卢琳之后,上榜的几位是:郑智、冯潇霆、郜林、张琳芃甚至艾克森。广州恒大是广东足球70年发展中在俱乐部成就上的巅峰,但本赛季广州恒大报名球员中,已无一人籍贯来自广东省内,确也是事实。
职业足球讲究籍贯,当然属一厢情愿,但广东足球人总结70年得与失,难免需要正视这个问题:为什么今天广东不仅出不了几个广东籍国脚,甚至连广东籍教练、广东籍裁判都难寻,这是整个广东足球界面临的问题。
从70年得与失中借鉴,实际上可以看到,早在1964年,广州本地主流媒体早已发起“广东足球队为何大起大落”的讨论。几次人才的涌现,一方面是青训的井喷,另一方面是一队的大胆换血:
1969年,历经文革摧残后广东足球重建,容志行、杜智仁、何佳、欧伟庭、陈熙荣等球星走上历史舞台;
1980年冼迪雄出任广东队主帅,一口气补充16名青年队球员,其中包括赵达裕、麦超等人;
上世纪80年代末的换血,基础是彭伟国、胡志军、黄洪涛这批拿到全国青年联赛冠军的球员。
▲1994年,彭伟国捧金球,胡志军获金靴。
至职业联赛开打,全国原有的青训体制打破,加之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广东一线职业足球环境低迷,人才更加断档。
某种程度上,广东球员青黄不接,和中国足球日渐衰落是一脉相承。足球战术再复杂,最后还是要简化为最基础的个人基本功和一对一的能力。
广东球员从前以脚下功夫著称,容志行、古广明、赵达裕、彭伟国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我们怀念老一代球员特点鲜明,特点无非就是绝招,是他们在基本功外最拔尖的地方。
▲区楚良
但今天中国各级国家队几乎每场比赛都出现无压迫下的低级停球失误,连基本的控球都做不好,20年前,这种脚法连广东队都入选不了,但今天,何以如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