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传习录》全息学解析
中和東亮
王阳明的哲学高度,至今无人企及、无人超越?
中国古代、传统哲学的发展,历经千、万年,到王阳明处,达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新高度——巅峰状态的思想新高峰。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维: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格物致知,致良知。知行合一等。今以著名学案《南镇观花》为引子,轮廓性观摩一下王氏心学的核心秘密。
有一天,王阳明同一群门人学生、朋友外出郊游。路上,一位友人请教道,王老师,您一直给我们讲“心外无物”。您看这岩间花树,它自开自落,与我们何干?怎么能说是“心外无物”呢?
王老师说,未来之时,还看不见这树,“这花”与“你心”同归于静寂;当“你心”看到“这花”的时候,花的颜色一时明白起来。您看这花是不是在你心中,也就是说:你的心之外是没有花的。
故事并不复杂,王阳明的讲解也很简单。可是,却难倒了一众学人。很不好理解啊!
王阳明所说的“心外无物”,是一个高妙的哲学境界:
(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都是整个宇宙的“心”的一个“全息碎片”。
就像全息照相底版上的“一个全息碎片”,可以近乎无差别(略显模糊)呈现“整个全息底版”所拍摄的事物一样。
宇宙的“心”,是一个完整的全息底版。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是一个“全息底版”的碎片。全息底版——宇宙的心,是最明镜的;而全息底版碎片,也能够呈现宇宙。
(二)宇宙的心,涵摄一切;“吾心”即是“宇宙之心”;吾心即宇宙。
宇宙的心,像月亮。每一个人的心,就像长江黄河、鄱阳湖洞庭湖里的月亮。月映万川,每一个月亮都包含着全宇宙的信息。
为什么要天人合一?内容非常丰富。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任何一个心,要为全宇宙负起责任。因为宇宙的状态是“你心”所变现出来的。所谓:万事万物,唯心所造。相由心生,境由心生。
(三)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宇宙就在心中,一般如同暗夜,所有的万事万物,都像通电电流微弱的电灯泡,近乎微微不发光。
忽然,有一树花闯入心灵的窗口,“心”聚集、生发出关注的能量:一时,花的颜色,在心中明白起来。就像有一个“灯泡”在心中,电流骤然升高,明亮起来。
吾心即宇宙。生命一无所缺,身心虚空寂静、灵明通透。在“心镜”之外,没有一事一物;在“心灵”之中,万事万物的“道”、“理”全部都照见。
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人们所理解的:“你知道了,你就要做到。”这样的理解,太肤浅了!
(一)在“认知”之前,要先去“行动”。
没有知前之行,怎么会有行后之知。故而,不知也要勇敢行动,行而后知道。这是一种情形的“知行合一”。
(二)在“认知”之后,要:“悟后起修”——持续行动。
实践之前,就算是有所“认知”,也是肤浅之知。一旦行动之后,有了一些“比较深入的”认知,就要持续行动,边行动边调整。
(三)知行合一,知即是行。
认知是“身心”之一部分“心脑全息胚”的行动——认知,就是“行动”。单单机械重复的劳动,是一种“懒惰”——心脑的不勤快!
探索性的、试验性的“为知而做”的行动,本身就是:行动——是“认知性的行动”。这是一种情形的“知行合一”。
(四)行才是真正的知。
知道,知道却不去行动,就等于不知道。就算不知道,也可以试探性行动。
行而后“知”,一般说来,要比行前之知鲜活的多、丰富的多。因此,行动才是真正的“认知”,边行动边加深认知。不能苟且马虎从事,要时刻追求自我超越。
知了即是行动,而行动才是真正的“认知”。所谓“知行合一”,即知即行,即行即知。
致良知就是“格物致知”,这是王阳明的解读。革除心中“非物”、“非理”的妄念,使得身心归于“明白”、清净,这就是格物的功夫。格物在于:向内求。把生命里的“不干净”、不中庸剔而除之。
致良知,就是把身心性命中的良知良能发动起来!故而有了王阳明的《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正心
有善有恶意之动。……诚意
知善知恶是良知,……致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格物。
悟。别不多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