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哪儿说哪儿---增加藏品的丰富性
我比较注重或说看重艺术品的丰富性。不是说藏品品种多,而是说某件藏品的故事性或趣味性,包括咋来的,也包括咋去的,当然更包括作品自身的内涵或特色等。
常去“中国书法超市”的朋友大都知道陈时风先生,我手里不少作品购自他手,还经常到他店里转悠,佩服他的交际能力,很多大家和他有交往,而且有赠品,让人眼馋。
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件信札,是1994年何家英写给陈时风的。我也喜欢这类信札,不是专门作品,不过相互问讯、说明原委的信件,随情随性自然放松,比作品更可把玩。
一件小信札,信息量却很大,既有陈时风购画的努力,又有何家英谢绝的果绝,买家先斩后奏,作者委婉拒绝,却用了书信的方式,给书画收藏平添许多温情和浪漫。
德州有一位郑兄酷爱藏扇,对扇、扇材、书画扇的研究、制作及购藏匠心独运,堪称一方重镇。
他讲到王镛先生家请扇,那跌宕、惊喜足可成文,成就一段佳话。
社会上有一种不良习惯,就是讲故事,对古旧字画、瓷器等,很有一些人会讲来龙去脉,绘声绘色,眉飞色舞。这种推销类故事与作品的丰富性、趣味性多无瓜葛。
快活,是我很看重的收藏观。
怎么快活?作品精良是一,求购曲折是二,且玩且挣钱是三,最重要的第四点是作品有温度,是人情风物的载体,而不是金钱的物化。
2019-02-17-23:36:10 于镂月裁云轩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