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仁、命、礼
承续春秋思想,孔子形成了影响后世两千年的儒家思想。
首先,孔子对于鬼神采取了敬而远之的态度,先懂得奉事人,才能讲到奉事鬼。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未知生,焉知死?”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孔子偏重在实际人生上,这一态度,让孔子不能创立宗教,中国思想走不上宗教的道路。
孔子与弟子们谈论人生理想。子路说: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子路愿意把自己拥有的财富与朋友分享。孔子的人生理想是: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子路和孔子都不是自私自利的人,都有一颗真诚待人的心,谁会不喜欢跟他们做朋友呢。但谁都想有这样的朋友,却不一定能够做这样的朋友。
孔子的“仁”,很简单,有一颗爱人之心就是“仁”。父母爱子女,这是“慈”;子女爱父母,这是“孝”,慈、孝,尤其是孝,人人都有,是仁之根本,把对父母和子女的爱推而广之,就是“仁”。
“仁”是人类共有心情的自然流露。想要做到“仁”,并不难,人人都可以做到。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很少计较个别的利害得失,赞同命,赞同仁。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与”是赞成的意思。)
宇宙之复杂,命途之多舛,有时候不是人能预料的,尧舜这样的人都有做不到的事情,这是人的局限,但在“命”中,人是可以做到“仁”的。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在不可能中做可能之事,这是孔子给后人的教导。既然有了不可预知的“命”,人类就能坦然面对自己将遇到的任何坎坷和苦难。这有点宗教中的安慰之意。但孔子没有妥协,而是教导人去求“仁”,做能够做到的事情。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今天看来, “命”换成“机遇”更合适,并且是更真实的存在。“仁”也可看作比爱人之心更包容的概念,强调人的积极主动性。这样似乎更适合今天的社会。
杀身成仁,这可能是古代所有志士仁人的气节之源,今天看来,有可用之处,也有过度之虞。
“仁”是人心内部的情意和态度,如何表达出来就要说到“礼”。
“克己复礼为仁。”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
“不知礼,无以立。”
“礼”是人生相处之种种节限。本来是从人与天、人与神、人与鬼接触的宗教仪式发展出来的。人往往为私利逾越“礼”的节限,孔子只能教人人自己克制,却不能确保别人也能恪守。这是无法解决的矛盾,西方的宗教也是。
孔门言仁必言孝,言礼必言葬和祭。葬和祭是活人对待死人,毫无利益可图,所以孔门认为最能见“仁”。有一句古话说:一死一生,乃见交情。这就导致了厚葬,剥夺活人的物质资料供给死人。
我认为,葬和祭并非没有利益可图, 表达自己对死者的尊敬,实际上也是一种提高声望的作秀。内心是否悲痛,只有自己知道。
如果你问我,孔子的思想对于今天的人还有用吗?我会说有些还是有用的。儒家提供了一套人生之道,按照这条道路,人能够获得心理的安慰,有助于更好地度过一生。
我们需要警惕一些关于君臣、父子、繁文缛节的束缚,让儒家的学问更轻松些,更适合今日的社会。
我认为,孔子的思想之所以被选为中国人的正统思想,在于他很大程度上符合人性,最符合人情。
孔子是个圣人,而圣人难做,在这个现实社会中,圣人以及圣人的思想只能是空中楼阁,只能是水中花镜中月,诚然如果人人能够遵守,自我约束,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是个相对理想的社会。儒家的理想社会也是符合中国人情的社会,当然要剥开封建君主父权的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