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镇的民族交融点——清真寺
清真寺应是南阳镇的一个古老建筑,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2013年被山东省政府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坐西朝东,位于南阳镇的中心地带,占地约2.8亩,整体建筑古朴庄重,一砖一瓦皆有古色古香的沉淀,皆是民族融合的结晶。
站在门前仰望,门梁上的“清真寺”三个鎏金大字清秀古雅,分外醒目,在光芒之中熠熠生辉。门梁上的瓦片错落有致,笑迎雨露,不拒风霜,简约而不失大方。门两旁各有一尊石狮子,狮身光滑,神态逼真,大有威武之气。
信步而去,一米多宽的小路显得尤为静谧,路面由一块块砖石铺成,砖石的缝隙里嵌着沧海桑田和岁月静好,路面平整,叫人脚步自如且轻快。小路的一旁是家回民庭院,老砖老瓦老房门,尽管院落不大,但收拾得相当精致。院落里有砖块砌成的花池,花池里有迎风摇曳的红花绿草,花草边上卧着一只懒洋洋的猫咪。院落里又分出房舍三四间,都是老传统老面貌,无不延续着古风古气,让人有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沿着寺内小路,南北讲堂、客房、水房、望月楼等建筑分列左右,有部分房屋在文革时期遭到了严重破坏,如今看到的是经过后期修缮或重建的。一间“客房”,饱经风雨洗礼,显然是寺内遗留下来的古迹,砖石彼此交错,看似松散,其实固若金汤,虽没有混泥土的黏连,但始终稳如泰山。再一看,那客房犹如一位弯腰驼背的老者,尽管年岁已高,但老当益壮,依旧精神抖擞地迎接着八方来客。
行至后院,大殿巍然挺立飞檐斗拱,该殿是在2005年按原貌重建,是清真寺的主体,由卷棚和正殿两部分组成。卷棚在正殿之前,由卷棚跨上一级台阶就步入了正殿,正殿大门十二扇,门上雕刻精致美观,叫人赏心悦目。正殿便是穆斯林人礼拜诵经的地方,殿内陈设简朴,给人一种幽深肃穆之感。
大殿的后面有一间专供“阿訇”领拜的地方。阿訇乃中国伊斯兰教教职的称谓,在波斯语中译为“老师”、“学者”,阿訇负责主持穆斯林人的各种宗教活动,并在一些活动中讲诵《古兰经》。我上小学时,曾见过清真寺的阿訇,一位个头不高体型偏瘦的老者,衣着朴素,头戴一顶白色礼帽,逢人便笑,为人谦和,寺内的人员见他都毕恭毕敬。
南阳镇上的居民几乎都是汉族,而回族则是这万绿丛中的一点红,在古镇上有一个叫“南花园”的地方,那里就是回族群众的聚集地,他们都信奉伊斯兰教,每逢穆斯林的传统节日,便会到清真寺参加集体活动。每年的开斋节,镇上的回民家家户户都会炸油香、馓子、花花等,他们还会将这些食品分享给周围的汉族邻居。我在古镇生活的那些年,可没少吃回民朋友送的“油香”,一种类似于油饼的面食,吃起来很香,听家里老人说,孩子们吃油香对身体好,我想这应是源于穆斯林人的那份虔诚祈祷吧!
在清真寺旁边,有一家回民开的羊汤馆,名为“石家羊汤”,汤有品头,肉有嚼头,喝起来叫人收不住口,也逐渐成为了古镇上的一道特色美味,在周边地区都享有盛誉。与“石家羊汤”斜对门的是一家汉族人的烧饼铺,生意也相当火爆,来古镇的游人都有耳闻,那便是南阳的羊汤和烧饼堪称绝配,不吃上一回枉来一趟南阳!回头想想,我也不知道是羊汤带动起的烧饼,还是烧饼带动了羊汤,反正两家的生意始终很默契,两族人相处得也很融洽,显然达到了交织交融的程度。
不禁要说,清真寺不仅仅是一个古老的建筑,而且还是民族的交融点,无论是博大精深的汉族文化,还是独具一格的穆斯林文化,都能在这里很好的沉淀、留存,乃至融合,最终汇聚成了五彩斑斓的运河文明,这是南阳的色泽,也是古镇的底蕴。
作者简介:马加强,济宁微山县人,济宁市作家协会会员、微山县作家协会理事、任城区作家协会理事、济宁市散文学会会员,走上写作发表的快乐之路已经有十多年了。曾先后几次参加市运会和省运会,现定居在微山县城,工作于微山县公安局。擅长于散文、诗歌的创作,陆续有作品在“诗潮”、“西北文艺”、“现代诗美学”、“今日微山”、“济宁日报”、“济宁晚报”、“微山湖文学”等报纸刊物上发表,并有多篇作品在中国残疾人杂志及各个省市的残疾人文学杂志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