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荞花
文//向光辉
第四章
村里的人家大都开始过上了正常的生活。基本上都能吃得饱饭了,只是仍然还很贫穷,尤其是乡下山上的一些人家,还是相当落后,生活比较困难。只是挨着集镇和街上的一些家庭,日子比较好过一点 。当然我们蔬菜村在当时,日子还是比较过得去的。
一九八八年的一天。向青山的舅舅陈良田来到了他家,告诉他们说,他们的叔外公去世了,要青山和小荞兄妹去坐夜(吊唁亡人)。舅舅的家在罗田阳河村,跟建南相隔不是太远,但是人步行的话还是要三个小时。由于父母的早逝,舅舅一家对青山和小荞的感情还是很深的,经常给他们兄妹递钱送粮,接他们到阳河去耍。所以阳河村舅舅家也是他们兄妹的第二故乡,从小到大就在罗田阳河留下了足迹。对于阳河的父老乡亲都是很熟很亲的,今天舅舅放信来说叔外公去世了明晚坐夜。小荞和青山闻到这噩耗当时就流泪了,决定明天就前去。
第二天一大早,青山和小荞、马光辉、钟不渝、钟珍五人一道前往罗田阳河村。
一路上五人有伴,倒也不寂寞。那时公路还未修通,一路只能步行,沿着檬紫树的山梁一路徒步下去,就是新胜水库,再往下走就是一座比较原始的森林柏树湾。柏树湾松柏成林,浓荫蔽日,高大挺直,一条蜿蜒的石径小路,幽静而深远。人在其路行走,如果没有伴儿,一人独行的话还是感到有些恐惧。走出深山青龙嘴,就一下豁然开朗,一条清澈的小河就呈现在大家眼前。
清清的流水,弯弯的小河,蜿蜒流淌奔入长江河。太阳一出来就照在这条河,所以这河就叫阳河,河岸边的村子就叫阳河村。经过多少年的阳河流域冲刷成淀,河的两岸就形成了两块大的平坝,平坝开垦出了很多良田,这里罗姓人居多,故又取名‘罗田’。
望着阳河水东流去,青山心里很难过,叔外公的离世虽然八十几岁老去了,但是大家心里都还是很伤悲,毕竟小时候到舅舅家里来玩的时候,慈祥的叔外公总是很疼爱他们,经常将私下舍不得吃的好东西给他们留下,让孩子们过得很快乐。难忘的那些经历,看到河水奔流,青山誦起了一副对联:“日落西山不见面,水流东海无回还。”向小荞接话:“太阳落入了西山,就不见面了,水流走了到东海就再也不会流回来的。人生就是如此,叔外公这一离去,我们永远也见不到了。哥,我看你就别伤感了,我们还是快点赶路吧!”
“不急,不急。前面拐过那山湾不就快到了吗?你看那里不就是‘清鲫洞’了吗?难道你忘了小时候我们一起去玩耍的那个面坊,我们一起去看的那个水车。还有小时候叔外公带我们一起去捉鱼的那个堰沟,和带着我们一起去跨越的那古老青石跳蹬。”青山说。
“记得记得,我怎么也不会忘记的,那是我们母亲的故乡,也是我们童年最快乐的摇篮。父母虽然早逝,但是外婆、叔外公和舅舅们还是很疼爱我们,那是我们经常玩耍的地方,我又怎能忘呢?”小荞想起小时候的情形幸福不得了。
不一会几人就来到阳河村口的‘清鲫洞’。老面坊依旧还在,堰沟的流水还在继续流放,一个很小的水能发电机在水流的冲转下缓缓地发着电,供应着阳河村的照明和生产。今天,只是面坊的罗伯伯,人不在,叔外公过世了,他也去帮忙料理丧事了,同村人,乡里乡亲的,一般的大事小情,大家都会相互帮助,共同应对的。阳河村的人们热情善良,淳朴大方,尤其是村里的姑娘美丽能干;勤劳贤淑,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阳河山水钟灵毓秀,人杰地灵。
不觉中几人就来到了舅舅陈良田家。花家塝的四合院,西边的一户就是叔外公的家。正中和东头的三户人家就是三个舅舅家。大舅陈良山,舅妈罗秀兰,有一男一女,陈华和陈英;二舅陈良田,二舅妈邵美芳,有四个女儿;三舅陈良地,三舅妈向芙蓉,也有一男一女。向青山的舅舅家人口很多,她妈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姐姐陈春桃,青山的大姨,早已嫁到了万县谭家;幺姨陈冬英,就嫁得不远,就嫁在罗田上边不远的马头场朱家。
那个年代没有计划生育,孩子很多,条件虽然艰苦,家族人丁确实很兴旺。逢人只问你家有多少人,而不是问你家有多少钱?所以老人们都是只想家里人多,却不考虑有没有钱,怎样来养活一家人。所以当初青山的母亲秋芝就嫁给了一个地主家庭的后代,只是认准了真爱,也并没有考虑当时的政治成份。
世事难料,人生无常。母亲陈秋芝的真爱却换来了一场巨大的悲剧,历史的政治动乱年代,文革的错误荒唐逼杀了爱情的伟大,自杀划上了结束的凄凉而美丽。
青山和小荞的苦难生活在幼小的童年就早已开始了。随着岁月的成长,结束一切苦难的时光就慢慢远去,一切不幸的童年就渐渐成为过去。
叔外公的灵堂设在堂屋的中央,布置得不是十分的讲究,因为他家里也不是有钱的大户,都是靠种田地为生的庄稼户,所以也没有太多钱来操办丧事。一口杉木棺材还是白木,竟然还未涂上生漆,灵堂的前面只有几把白纸的花圈,一对流泪的白烛和三只燃烟的冥香辉映着亡人的灵牌。
乡下的老人过世后无论如何都还是要坐夜搞闹热些,再没有钱也还是要请一钋锣鼓坐堂,热热闹闹的送老人最后一程。当然叔外公的丧事也请来了一钋锣鼓吹手,吹打起来还是很热闹的。
人死饭门开,不请自己来。乡下的风俗就是谁家的人去世了,孝家不用亲自来请,知道信息的乡亲友人都会自己去亡人家帮忙和吊孝。叔外公死后到他家里来的吊孝客人很多,他在世的时候是一位德高望重,热心积善的大好人,所以他的离世对于生前受过他帮助的人们来说是感到很难过和悲伤的,在他即将和人世告别的最后一夜,大家都早早的来参加他的追掉会,吊唁他的人生最后历程。
罗伯的女儿罗翠花也在叔外公的丧事场中帮忙。
花家塝的四合小院的西厢盖荫(屋檐下的空地,我们土话叫盖荫)处,有一座古老的石磨,这两天一直忙着不停的推磨干活,老人过世,石磨就会忙着推磨米面和推磨豆腐合渣等农家传统习俗的菜料备作。
罗翠花正在帮忙喂磨,青山的表弟陈华和表妹陈英则在吃力的推着磨,磨儿“吱吱嘎嘎”的转着,一圈又一圈的转动碾榨,当磨眼转动两圈后,翠花就用小瓢舀起一勺和水的黄豆就朝着磨眼添喂进去,经过石磨的碾轧,周而复始的转动,白色的豆浆就会随着石磨汩汩的流出,一圈一层的堆叠,最后堆不住了就会顺着石磨槽缓缓地流如磨下的大木盆中。看是简单的工作,可是推起磨来却是很吃力很讲技巧的一种活路,推磨要用力,用力要均匀,快慢要稳沉;喂磨则要心细精准。
向青山看到表妹陈英推磨很吃力,于是上前关心的说道:“英妹,累坏了吧,来,哥来帮你推一会,你歇一歇气。”
陈英见表哥青山这样一说,高兴的退下磨手打趣的说:“表哥早点不来接手,看到别人要推完了才来,是不是想来图表现,看上了我们的翠花姐哟。”
此话一处,弄得向青山很是不好意思,只是一股劲的用力推动着石磨,飞快地转动起来,内心深处如同鹿撞一般,七上八下忐忒不安。尤其是喂磨的翠花,猛的闻听此言更是满脸绯红,桃花羞涩,真是应了那句话:“那位少女不怀春,那个少男不中情。”
古井无波,一石激起千层浪;少女怀春,一语挑起万般情。喂磨的怀春女孩翠花,望着眼前推磨的英俊少年青山,心里顿时生起了一种莫名的爱意,心里竟然暗暗的充满了一种喜欢,一见钟情,竟然爱上了他,没有理由,没有任何条件。简单的说一个字“爱”。
爱意生,情难禁止心走神。喂磨的翠花姑娘,竟然忘记了添磨,青山和陈华只将磨儿推得飞快,磨肚里面没有豆料,空转起来当然轻快。表弟陈华见翠花也走神了,知道她也喜欢上了青山表哥,于是也打趣的说:“翠花姐 ,你是不是也喜欢上了青山哥哟,你看吗,他一来推磨你磨都忘记了喂。”
罗翠花害羞的佯装生气的样子:“华娃二,你幺哥莫乱说哟,小心姐儿撕烂你的嘴,你看吗,他推都推不来磨,一阵乱舞推得飞快,你们叫我怎么跟得上添磨吗?”
陈华笑道:“翠花姐,莫生气吗,生气容易老哦!其实你生气起来才好看呢!青山哥,还不推慢点,推磨一定要和翠花姐配合好点,磨出的豆腐才好,豆浆才好喝也。”
向青山只是木呐的“嗯”了一声。一旁的陈英忍俊不止的笑了起来,:“是的,推豆腐一定要和翠花姐配合好,磨出的豆腐才香甜。”大家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一笑,磨儿自然就慢顿了下来,翠花趁机舀了一大瓢黄豆料,倒进了磨眼,顿时石磨变得很是沉重 ,两人用尽了很大的力,才缓缓将磨儿转动起来。
这一笑,将几个年轻人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叔外公的丧事结束后,青山和妹妹向小荞、马光辉、钟珍、钟不渝几人就欲回建南老家。青山来到大舅妈罗秀兰那里跟她们辞行:“大舅,大舅母,陈华、陈英、我们准备回去了,跟您们打个招呼,二天又到您们这里来耍。您们有空也到我们那边去玩。”
大舅挽留道:“么子事啷个那么忙吗?都在这里多耍几天。你舅母还有一件事情要和你商量。”
“是么子事?您说嘛!”青山不解。
大舅母罗秀兰:“山子,你也十六七岁了,也可以找媳妇了,你看我家侄女罗翠花咋样?如果你愿意,舅母就去给你提亲做媒。”
“大舅母,我们还小吗?何况人家翠花是否又看得上我哟?”向青山害羞的说。
大舅母:“小么子小,我们当年十二岁就和你大舅定亲了。只要你看得上翠花,这门亲事就包在舅母身上,保险给你说成。”
青山心里实际上早就喜欢上了翠花,听大舅母这样一说,很是高兴,就点头微笑,有点害羞:“只要舅母说的拢,我没意见,不知道人家翠花家人看不看得上我,我们家的条件也不怎么好,现在我们还是跟二爸他们在一起。”
大舅插话:“你娃儿,啷个这么说啥,你们建南街上坐起,家里条件又不差,虽然你们没了爹妈,只要你们努力勤快,将来大了多找点钱 ,成家立业在后面,一定会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的。现在给你们说个媳妇订在这里,过几年出去打工挣了大钱再回来结婚又不迟。你们说是不是嘛?”
众人听大舅这样说,都七嘴八舌的打边腔。“要得,大舅说得是。”马光辉说。
“哥,我看行,你就先答应了这们亲事,我看你也喜欢翠花姐。”向小荞说。
陈英表妹 陈华表弟和钟珍、钟不渝姐弟也齐声附和:“我们都同意,都喜欢翠花姐做你媳妇。”
向青山见大家都支持他娶翠花,心里很高兴:“既然你们都这样说,那我就答应就是了。那就拜托舅母去说媒吧!”
大舅母开心的笑:“这就对了嘛,你这个愣头青娃儿,还执拗不过,能娶到我家侄女翠花真是你的福气哟。你们大家就在我们这里多耍几天,反正你们回去也没得么子事做。我这就到我大哥家里给你说去,等会听我的好消息。”说完就风风火火的动身往刚家坝罗翠花家走去。
刚家坝离花家塝不是很远,走路只要十几分钟就到了。
刚家坝。翠花家。
这几天因为忙完了叔外公的丧事,大家都很累,都还没有去上坡和干活。都还呆在家里休息玩耍。罗伯也还没有到青鲫洞的面房去做面。翠花和她妈闲着没事就坐在屋前盖荫的大门口纳鞋底和绣花鞋垫。
大舅母来到翠花家门口,见她们在埋头干手绣针活,心里一喜,于是佯装咳嗽起来。
翠花和她妈闻声立即抬起头来,见是大姑来了,立即客气答话:“吔!她大爸来了,快到屋坐。”
翠花立即起身让开座椅:“大爸,您坐,我去给您倒杯开水。”放下手中未绣完的花鞋垫,转身就往里屋去给她大爸泡茶。
大舅母罗秀兰拿起翠花未绣完的花鞋垫,仔细的端详起来:“他舅母那,你瞧瞧翠花这丫头就是能干,心灵手巧,绣的花鞋垫这么精致漂亮,不晓得这妹娃是给哪哥后生秀的。她还未曾许配人家吧?”
翠花妈:“还没哪,大姐。这鬼丫头,古灵精怪晓得她是跟那个娃儿绣的哟,我们问她,她也不说。”
“哦,那好办,等下我来问她。我正好有一喜事想提。”大舅母罗秀兰说。
翠花妈:“啥喜事?你说!”
大舅母:“就是想跟翠花许一门亲事,你看中不?”
翠花妈:“中,女大不中留,反正女孩大了也是别人家的媳妇,只要大姐能相中的,我们做父母的倒是没意见。只是现在的年轻人,还要她们自己同意才行呢!是哪家的幺哥?”
大舅母:“是我的外侄,建南街上的。”
翠花妈:“你说的是青山,向家的那个细娃。”
“嗯。”
翠花妈:“只是那幺哥家里父母也没得,从小受苦太多,我怕翠花到他家里后会受苦喔!这亲事我是不愿同意呀!”
翠花在里屋听她妈和大姑的谈话,听得清清楚楚,得知是来给自己提亲做媒的,晓得了正是自己喜欢的青山哥后,别提当时的心里是多么的欣喜和激动。她就装作在灶屋烧开水而未出去打扰她们的谈话。但是听到她妈反对和青山哥的这门亲事,心里顿时就急了,于是就坐不住了。端起开水就走了出去。
“大爸,您喝开水。”翠花客气说。
大舅母接过开水:“翠花呀,你来得正好,大爸要帮你做媒,听我屋陈英说,你看上了我外甥青山,你本人到底是愿意还是不愿意,今天我问了青山那小子,他可是喜欢你哟!”
翠花见罗秀兰这样直截了当的一问,心里也就一横:“要得,一切全凭大爸做主。”英俊帅气的青山哥早已映在了她的心里。现在当着妈和大爸的面,她自己就坚定了心中的所爱。也不管妈妈的顾忌和不情愿。
翠花妈:“你这个死妹,不听话,将来受苦了,娘可帮不到你哟,你同意吗,同意了将来后悔娘可不管你。”
“妈,你不要嫌弃人家穷吗,我相信青山哥将来一定会富起来,只要我和他在一起幸福,我就不后悔!”翠花坚定的说。
大舅母立即圆场:“是的,翠花说得好,年轻人就是要有主见,敢爱敢恨,自己看准了的幸福就不要轻易放弃。机缘来了就一定要把持住,青山小伙子人才又好,人又勤快劳力又壮,脑袋瓜又灵光,将来一定能成大器。我看她舅母你就不要再阻拦了,你就成全他们这一对年轻人吧。”
翠花妈见自己的女儿已经生死要嫁向青山,自己的老公大姐又是极力撮合,也不好在固执了:“哎呀,算了算了,既然你们都这样说,认定了他,那我就同意了吧 ,那你回去给那小子说吗,叫他过端午就来我家正式提亲吧。”
大舅母见提亲大功告成,于是就乐呵呵的回家告诉了青山他们。让他五月初五端午节就正式到翠花家提亲。
向青山和众人见大舅母把媒做成了,都很高兴。于是继续在几个舅舅家里玩耍了两天后,大家都兴高采烈的回建南家中去了。
回到家里后,几个快嘴快舌的弟妹,争先恐后的跟二爸向国珍讲诉了青山哥要说翠花姐当媳妇的美事。二爸国珍闻听到此喜事很是高兴:“好啊,好啊,青山你终于长大了,就要说媳妇了,我们真的为你感到高兴啊!孩子你一定要好好努力,勤奋挣钱啊,你父母的在天之灵一定会保佑你们的。”
青山也是很感动:“二爸,您放心我一定会努力的,绝不会辜负您们的养育之恩。”
编审:彭承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