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胜|青海·三江源

与江源的每一次亲近,都仿佛听到了一种召唤。肃立于青海省玛多县境内的鄂陵湖畔,极目望远,烟波浩渺,水天一线。刹那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迈贲张了血管,沸腾了血液。

三江源天赋异禀,大河浩荡,奔流不息,贯穿了整个中国和大半个中南半岛,滋养着广袤大地。

毫不夸张地说,三江源是山的王国,水的世界。江源之水是送给流域内所有生命的礼物,万物众生因为这样伟大的馈赠而存活。江源之水有如乳汁血脉,孕育出世界上最壮观,也最独特的文明图景。

江河源自滴水之聚,大洋成于江河之汇。谈及水的蕴含,且不说江源地区雪山绵延,冰川纵横,湿地广阔,万水汇流,湖泊密布。这其中,不是每一滴水都归于河流,汇入大海。它们中的绝大部分以冻土、冰川的形式被大地封存,抑或聚于湖泊,养于湿地,渗于地下,在这片素以高拔孤绝著称的酷寒之地,构成了属于水的多样化存在方式。

相关资料显示,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江大河发源地,是亚洲、北半球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启动区,也是中国乃至世界安全屏障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战略地位。三江源地区分布着众多的河流、湖泊、沼泽、冰川,总面积1800多平方千米,是全球现代冰川集聚地之一,也是亚洲乃至世界上孕育大江大河最集中的地区。三条江河每年向中下游供水600多亿立方米,其中长江总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出国境总水量的15%来自这一地区,是中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素有“中华水塔”“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重要地区”等美誉。

人类几乎所有的文明起源都离不开河流。人类最初的发祥地都选取在一些大河流域并非偶然。从长江、黄河、澜沧江到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恒河……每一条大河都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但你一定很难想象,波澜壮阔的黄河,源头只不过是几个脸盆大小的泉眼。

青藏高原的江源地区是除南北两极外最大的冰雪沉积地,数千立方千米的冰,沿着山势缓缓下滑,形成了冰川。三江源地区总共有冰川715条,冰川面积约为2400平方千米,冰川资源蕴藏量达2000亿立方米。这些冰川是在冰河时代形成的,但如今,整个江源地区山系上冰雪的融化,要快于正常速度。自然好像被打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被打破了。

《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国际评估报告》引言阐释,青海地区和青藏高原正在经历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青藏高原是除极地地区以外保留冰川数量最多的地区。但是,在过去一个世纪内,青藏高原的温度持续上升,海拔越高的地方,温度上升越快,导致了冰川和永久冻土的流失,大量冰川消退,内陆冰川的消退通常较少。气候变化还导致了潜在蒸散量的减少,表现之一是植物用于呼吸活动(即生产力)的净水量下降。

站在杂多县然智尕拉雪山脚下,我们停留了近半个小时,曾经延伸到山脚下数百米远的冰川,如今距离雪山已不足百米,冰雪融化后裸露出一片片草甸,随着冰川的下移和消融,水流进冰缝里,在冰体内形成了空洞。

旷野的风在耳畔呼呼鸣响,长空上飞雁尖利的啸声缓缓下坠,滑落在冒出积雪的嫩草尖上。对对斑头雁凫游在浅蓝色的湖面上,时不时倏地扎入水中。还有1公里外的湖心岛,俨然成了歌者的天堂,那是领地主人(各种鸟类)无尚荣耀的宣告,让我们这些唐突的造访者,深感对江源和谐的一种冒犯。

三江源国家公园内湖泊众多,面积大于1平方千米的有167个,其中长江源区120个、黄河源区36个、澜沧江源区11个,这些湖泊千姿百态,仿佛镶嵌在高原上的一面面镜子,倒映着蔚蓝的天空和圣洁的雪山,历经岁月的洗礼而大美如初。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是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三江源地区湿地总面积为4.17万平方千米,根据湿地的成因和特点,可分为湖泊湿地、沼泽湿地、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四大类。三江源的湿地在很大程度上调节着冰雪融水和地表径流,使河流水量均衡。同时,湿地也能调节气候,使其周围环境较其他区域更加温暖湿润。

和遥远天幕上的星星一样,星星海是宿落大地的星辰。站在地平线上,你看不到这片海的样貌。从高空俯视,地作棋盘湖作子,大自然不经意间涂抹的一抹抹蔚蓝,掉落在荒原空旷的色板上,闪烁着或深或浅的灵动底色。

在中国,没有第二个地方拥有三江源如此丰厚的生态财富。如何保留三江源仍然完整的野性,寄托于我们能否寻找到传统与现代、人与自然的新平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