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父亲武止戈 || 作者 武卫兵
我的父亲武止戈,是位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员,离世14年了。生前大部分时间在会宁乡镇教书,从教32年,他教过的好多学生走出了会宁大山,走出贫瘠的山村,遍及全国许多地方,成为名人和国家栋梁。近期梁旭斌先生主办的“天南地北会宁人”微信公众号上,大沟学子杨海川、胡帅、刘伟等,回忆大沟中学当年教育盛况,感念当年父亲培养之恩,倍感亲切,勾起了我对往事的深情回忆,以及对父亲的无尽思念。
1969年3月~1976年3月,父亲在大沟中学教书。
大沟中学在会宁县城偏远的东北部,交界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山大沟深,交通极为不便。新庄乡泉坪老家在会宁西北,距大沟100多华里。自行车是父亲唯一的交通工具。当时母亲在生产队劳动,我大概是3岁多的样子,在家无人看管,父亲只好去大沟时带上我和哥哥。离开母亲,我不愿意去遥远的大沟,一路上我在自行车前梁上,哭喊吵闹,抓着父亲的手,要他把我放下来。父亲扭不过我,只好跳下车子,摸着我的头哄我:大沟中学有宽阔的操场花园,有摘不完的桃子杏子,比泉坪老家好多了。你不信可以去看看。听了父亲的话,我不吵闹了,向往着另外一种花园世界的自由。
那时,去大沟需要走两天的路程,当晚住宿在河畔旅社,第二天走过一条近40里长的烂泥河,河里几乎不见人的踪影,碰上下雨天更就难行。自行车没法推,父亲只好挽起裤子赤着脚,将自行车扛在背上,小心翼翼地踩着水里的石头,趟着泥水,来回跳跃。40里河道走出头,腿上全是泥巴,人也累瘫了。
六丶七十年代,正值文革期间,泉坪老家生活异常艰辛,祖辈蛰居在土窑洞中,阶级斗争却很激烈,母亲在农业社里披星戴月地劳做,并操持家务,总是拖着疲惫的身影。父亲骑着扛着自行车,孤寂地穿梭在泉坪与大沟两地之间。
在我的记忆中,大沟中学前面有一个大操场,从操场台阶上去往左拐,一片花园,花园后面就到了父亲宿舍兼办公室的地方。宿舍向阳,园子里面桃子杏子不多,却有一个大柳树,那里是我经常爬上爬下玩耍的地方。一次不小心,从树上摔下来,直觉眼前发黑,呼吸停滞。这下可急坏了父亲,当我醒来时,看到他在床边望着我,并抚摸着我的头,喃喃地说:“你终于醒来了,太吓人了,以后在树上不能玩了。”说着就端来了早己做好的饭。父亲就这样既当爹又当娘地照看我和哥哥。
为了省钱补贴家用,他从没在教师灶上吃过饭,都是下课后给我们和面或下挂面,炒土豆。晚饭后,他把锅碗瓢盆洗了,待我们睡下,他才在灯下批改作文和备课。他起的很早,睡的很晚,经常我一觉醒来,总看到父亲灯下端坐的身影。
对批改作文,我很是好奇,也觉得好玩。一次乘父亲上课不在,我拿起红笔来,学着父亲的样子在学生作文本上画方框,再偷偷地把本子放回去。
作文本发下去后,几个学生找父亲,这下惹大祸了,吓得我目瞪口呆,不知所措。不料父亲竟朝我一看,忍俊不禁,哈哈大笑了起来:这些大哥的作文你也敢批注?
父亲对于学生的和蔼,我们弟兄同样能享受得到,他的性格里由于文化的颐养而充满了无尽的慈详,让我和哥哥铭心难忘!
“屏阳”系大沟旧称,南有盘盘营高山,东有二山若孔雀开屏,五乡两省之汇聚,滋阴护阳,古称屛阳。当时的大沟中学汇集了会宁县那么多的优秀教育资源,教师们安心从教乐教,以至后来形成会宁教育史上的“大沟现象”,这与当地民风淳朴,有识之士极力举办教育,老百姓尊师崇教有很大关系。
1971年寒假期间,母亲因病来大沟,正值隆冬,当时全家无处居住,大沟街李翰炯老大伯,主动腾出自家外院以供我家居住,全家人在大沟团聚过春节,其乐融融。在这里也有许多美好的记忆,杏花开了就换单衣了,小小的街景更有良多趣味,红树叶落在头顶上时还能听到山歌响。就在笫二年,小妹也在大沟出生。为感念房主之谊,父亲几次提出付给房租,均被纯朴的李大伯谢绝。
天运不居,岁月如梭,转眼离开大沟中学近五十年了。父亲在大沟中学住过的向阳宿舍,门前的那颗大柳树,大沟街全家住过的外院,在我的记忆深处长存。如有机会,多想再踏着当年父亲去大沟的路,回大沟看看。
怀念大沟中学无忧无虑的成长岁月,怀念父亲艰难不易的养育之恩!
2020年1月18日于新堡子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