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存世书法墨迹合集

苏轼的书法从“二王”,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徐浩,李邕,杨凝式各家吸取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革新。“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苏轼在书法方面的成就, 并不在于将书法技巧提高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 而是在晋唐之后, 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审美体系,开创了尚意的书法风格。后人归纳为“晋尚韵, 唐尚法, 宋尚意, 元、 明尚态。”

苏轼的书法,用笔多取侧势,结体扁平稍肥。黄庭坚将苏轼书法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年姿媚、中年圆劲、晚年沉著。早期代表作为《治平帖》,笔触精到,字态妩媚。中年代表作为《黄州寒食诗帖》。晚年代表作有行书《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等,此二赋以古雅胜,姿态百出而结构紧密,集中反映了苏轼书法“结体短肥”的特点。

作为历史上的顶级大咖,苏轼的书法对后世影响深远,有众多的喜好者和追随者。苏轼流传下来的书迹不少,包括墨迹和历代刊刻的刻帖。刻帖作为间接保存墨迹的方式,受刻工和印刷技术的影响,失掉了细节和神韵,与墨迹相比是有所差距。但毕竟距北宋已过千载,墨迹能完整保存下来已是非常不易。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全世界大概存世五十多份墨迹,主要收藏在两岸故宫,尤其是台北故宫,墨迹法帖大约有三十多件。近年有冒出来一些私人收藏,真假存疑。

存世墨迹中年代最早的是台北故宫收藏的作于治平二年(1065年)的宝月贴,当时苏东坡才30岁,尚未形成“石压蛤蟆”的风格。其最晚的墨迹是《江上帖》,是现存苏轼书法的最后一件作品,书于他临终前三个月,即建中靖国元年(1011年),时年66岁。

现将存世墨迹整理编目如下,以供参考。

后台回复“苏轼”,获取苏轼书法合集

注:苏轼生卒年岁是可考的,但年龄计算方式好像有不同说法,此处采用享年66岁说

共录得故宫收藏9件东坡墨迹,其中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三马图赞》和《定惠院诗稿》是最近公布出来的,之前鲜见其貌。苏轼晚年名作《李公麟三马图跋》是真迹残巻,为故宫清宫旧藏,而《定惠院诗稿》则是徐邦达先生鉴定为伪作。

台北故宫博物院共录得31件。其中《游虎跑泉诗帖》是他在杭州任通判时, 游览虎跑泉后即兴挥毫写了两本《游虎跑泉诗帖》, 写的内容都是他当时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在《苏轼诗全集》里名为《病中游祖塔院》, 祖塔院就是虎跑寺。这两本诗帖, 一本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另一人不知所藏。

日本大阪美术馆藏的《李白仙诗卷》是苏轼书法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据载是由汴都道士丹元子口诵李白诗二首,由苏轼录之而成的,而这两首诗不见于《李太白文集》。

《书方干诗卷》和《昆阳城赋》为美国私人所藏,真伪存疑,姑且列入统计。

2013年,刘益谦在苏富比秋拍上高价拍得《功甫帖》,《功甫帖》只有“苏轼谨奉别功甫奉议”九个字,其真伪的争议一直不停,目前收藏在龙美术馆。

功甫帖

另有《天际乌云帖》、《满庭芳词》、《祷雨帖》、《近人帖》没有查到藏处。

参考资料:

【1】中国书法全集苏轼卷

【2】王义军 苏轼的书法和他的时代

【3】由兴波 苏轼的书法艺术观

【4】徐海清 论苏轼的书法理论

01

宝月帖

1065年(治平二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大人令致恳 为催了礼书 事冗 未及上问 昨日得宝月书 书背承批问也 令子监簿必安胜 未及修染 轼顿首

02

治平帖

 故宫博物院

轼启:久别思念不忘,远想体中佳胜,法眷各无恙。佛阁必已成就,焚修不易。数年念经,度得几人徒弟。应师仍在思蒙住院,如何?略望示及。石头桥、堋头两处坟茔,必烦照管。程六小心否,惟频与提举是要。非久求蜀中一郡归去,相见未间,惟保爱之,不宣。轼手启上。治平史院主、徐大师二大士侍者。八月十八日。

03

致运句太博帖

释文:

轼啟。适辱教不果。即答悚悚。晚来尊体佳安。惠貺临安香合极佳妙。领意之厚。敢不捧当。但深感怍也。谨奉啟。上谢不宣。轼再拜。运句太博阁下。十六日。

04

苏轼《廷平郭君帖》

轼启 辱教 具审孝履支持 承来日遂行 适请数客 未得走别 来晨如不甚早发 当诣见次 梅君书写未及 非久差人去也 李六丈近遣人赉书去 且为致恳 酒两壶 以饮从者而已 不宣 轼再拜 至孝廷平郭君 三日

05

书方干诗卷

06

天际乌云帖

约在熙宁十年(1077)至元祐丁卯(1087)这十余年中所书

07

北游帖

释文 :

轼启。辱书,承法体安隐,甚慰想念。北游五年,尘垢所蒙,已化为俗吏矣。不知林下高人犹复不忘耶!未由会见,万万自重。不宣。轼顿首,坐主久上人。五月廿二日。?

08

《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诗帖》

释文:

君不见诗人借车无可载。留得一钱何足赖。晚年更似杜陵翁。右臂虽存耳先聵。人将蚁动作牛鬪。我觉风雷真一噫。闻尘扫尽根性空。不须更枕清流派。大朴初散失混沌。六凿相攘更胜坏。眼花乱坠酒生风。口业不停诗有债。君知五蕴皆是贼。人生一病今先差。但恐此心终未了。不见不闻还是碍。今君疑我特佯聋。故作嘲诗穷险怪。须防额痒出三耳。莫放笔端风雨快。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

09

昆阳城赋

10

定惠院月夜偶出诗稿

元丰三年(1080)

故宫博物院

11

京酒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

释文:

京酒一壶送上 孟坚近晚 必更佳 轼上道源兄 十四日

12

啜茶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

释文:

道源无事 只今可能枉顾啜茶否 有少事须至面白 孟坚必已好安也 轼上 恕草草

曾编入《苏氏一门十一帖》。内容是通音问,谈啜茶,说起居,落笔如漫不经心,而整体布白自然错落,丰秀雅逸。

13

新岁展庆帖

1081年(元丰四年

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轼启:新岁未获展庆,祝颂无穷,稍晴起居何如?数日起造必有涯,何日果可入城。昨日得公择书,过上元乃行,计月末间到此,公亦以此时来,如何?窃计上元起造,尚未毕工。轼亦自不出,无缘奉陪夜游也。沙枋画笼,旦夕附陈隆船去次,今先附扶劣膏去。此中有一铸铜匠,欲借所收建州木(此字旁注)茶臼子并椎,试令依样造看兼适有闽中人便。或令看过,因往彼买一副也。乞蹔付去人,专爱护便纳上。余寒更乞保重,冗中恕不谨,轼再拜。季常先生文阁下。正月二日。   

另纸行书:子由亦曾言(此字旁注),方子明者,他亦不甚怪也。得非柳中舍已到家言之乎,未及奉慰疏,且告伸意,伸意。柳丈昨得书,人还即奉谢次。知壁画已坏了,不须怏怅。但顿着润笔新屋下,不愁无好画也。

14

吏部陈公诗跋

元丰四年(1081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故三司副使吏部陈公 轼不及见其人,然少时所 识,一时名卿盛士多推 尊之,尔来前辈凋丧 略尽能称诵 公者渐不复见,得其 理言遗事,皆当记录 宝藏,况其文章乎 公之孙(师仲)录 公之诗廿五篇以示轼三 复太息,以想见 公之大略云,元丰四年十 一月廿四日眉阳苏轼书。

此帖自署书于元丰四年(1081)。题跋一则。13行,计106字。为吏部陈公诗题跋。?“吏部陈公”乃陈洎,宋彭城人,字亚之。皇祐中官司三司监铁副使。著有《陈副使诗》。

15

杜甫桤木诗卷

台北故宫博物院

释文:

背郭堂成蔭白茆,緣江路熟俯青郊。榿林礙日吟風葉,籠竹和煙滴露梢。蹔下飛鳥將數子,頻來語燕定新巢。旁人錯比揚雄宅,懶墯無心作解嘲。蜀中多榿木,讀如欹仄之欹,散材也,獨中薪耳,然易長,三年乃拱。故子美詩云:飽聞榿木三年大,為致溪邊十畝陰。凡木所芘,其地則瘠。惟榿不然。葉落泥水中,輒腐,能肥田,甚於糞壤,故田家喜種之。得風,葉聲發發如白楊也。吟風之句,尤為紀實云。籠竹,亦蜀中竹名也。

《行书杜甫堂成诗卷》,又称《桤木卷帖》,《书杜工部桤木诗卷帖》。苏轼书杜甫诗,墨迹本,澄心堂纸本。行书,十九行,一百五十九字。后有元人吴睿、危素等元明诸贤题跋,清内府刻入《三希堂法帖》第十二册。台北兰千山馆藏 现寄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16

黄州寒食诗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

释文: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

17

获见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轼啟。近者经由获见為幸。过辱遣人赐书。得闻起居佳胜。感慰兼极。忝命出於餘芘。重承流喻。益深愧慰(点去)畏。再会未缘。万万以时自重。人还冗中。不宣。轼再拜。长官董侯阁下。六月廿八日。

18

前赤壁赋卷

台北故宫博物院

19

人来得书帖

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轼启:人来得书。不意伯诚遽至于此,爱愕不已。宏才令德,百未一报,而止于是耶。季常笃于兄弟,而于伯诚尤相知照。想闻之无复生意,若不上念门户付嘱之重,下思三子皆不成立,任情所至,不自知返,则朋友之忧盖未可量。伏惟深照死生聚散之常理,悟忧哀之无益,释然自勉,以就远业。轼蒙交照之厚,故吐不讳之言,必深察也。本欲便往面慰,又恐悲哀中反更挠乱,进退不惶,惟万万宽怀,毋忽鄙言也。不一一。轼再拜。  另纸行书:知廿九日举挂,不能一哭其灵,愧负千万,千万。洒一担,告为一酹之。苦痛,苦痛。

20

满庭芳词

释文: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摐(chuāng)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gāng)。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péng)逢。

21

职事帖

台北故宫博物

释文:

轼启。衮衮职事,日不暇给,竟不获款奉,愧负不可言。特辱访别,惋怅不已。信宿起居佳胜。明日成行否?不克诣违,千万保重、保重!新酒两壶,辄持上,不罪浼渎。不一一。轼再拜主簿曹君亲家阁下。八月十九日。

22

一夜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一夜寻黄居寀龙不获。方悟半月前是曹光州借去摹搨。更须一两月方取得。恐王君疑是翻悔。且告子细说与。纔取得。即纳去也。却寄团茶一饼与之。旌其好事也。軾白。季常。廿三日。

23

覆盆子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覆盆子甚烦采寄 感怍之至 令子一相访 值出未见 当令人呼见之也 季常先生一书 并信物一小角 请送达 轼白

24

阳羡帖

书于1085年(元丰八年)

旅顺博物馆藏

释文:

轼虽已买田阳羡,然亦末足伏腊。禅师前所言下备邻庄,果如何,托得之面议,试为经度之。景纯家田亦为议过,已面白,得之此不详云也。冗事时渍高怀,想不深罪也。轼再拜。

25

久留帖

书于1085年(元丰八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

释文:

軾再啟。久留叨慁。频蒙餽餉。深為不皇。又辱宠召不克赴。併积慙汗。惟深察深察。軾再拜。

26

屏事帖

元丰八年(1085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宣猷丈丈计已屏事斋居 未敢上状 至常乃附区区 轼惶恐

27

记子由梦中诗帖

元丰八年正月旦日,子由梦李 士宁草草为具。梦中赠一絶句云:『先生 惠然肯见客,旋买鸡豚旋烹炙。人间饮酒 未须嫌,归去蓬莱却无吃。』明年闰二月 六日,为予道之,书以遗过子。坡翁。

28

题王晋卿诗后

 元祐元年(1086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晋卿为仆所累,仆既谪齐安,晋卿亦贬武当。饥寒穷困,本书生常分,仆处之不戚戚。固宜。独怪晋卿以贵公子罹此忧患,而不失其正,诗词益工,超然有世外之乐。此孔子所谓可与久处约,长处乐者耶。元祐元年九月八日苏轼书。

29

归安丘园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轼啟。前日少致区区。重烦诲答。且审台候康胜。感慰兼极。归安丘园。早岁共有此意。公独先获其渐。岂胜企羡。但恐世缘已深。未知果脱否耳。无缘一见。少道宿昔為恨。人还。布谢不宣。轼顿首再拜。子厚宫使正议兄执事。十二月廿七日。

30

归院帖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此确云同归院,亦不云宿于院中,不知别有文字谬得?是宿学士院为复。只是此家传说如此?乞更批示。轼白。今尝改云:宿学士院为复,且只依旧云宿待漏舍,幸,批示。

31

次韵三舍人诗帖

 元祐二年(1087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次韵 三舍人省上一首 。 纷纷荣瘁何能久?雪雨飞来翻覆手。慌如一梦坠枕中,却见三贤起江右。(刘贡父、曾子开、孔经父皆江西人也)嗟君妙质皆瑚琏,顾我虚名但萁斗。明朝冠盖蔚相望,共扈翠辇朝宣光。武皇已老白雪乡,正与群帝骑龙翔,独留杞梓扶明堂。(明日扈谒景灵,故有此句)元祐二年三月晦日

32

祭黄几道文

1087年 

上海博物馆藏

33

令子由面白书帖(东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东武小邦,不烦牛刀。实无可以上助万一者,非不尽也。虽隔数政,犹望掩恶耳。真州房缗,已今子由面白,悚息、悚息。轼又上。

34

次辩才韵诗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辩才老师。退居龙井。不復出入。軾往见之。常出至风篁岭。左右惊曰。远公復过虎。(闕。据东坡集。此行当為溪矣二字)。辩才笑曰。杜子美不云乎。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因作亭岭上。名之曰过溪。亦曰二老。谨次辩才韵。赋诗一首。眉山苏軾上。 日月转双轂。古今同一丘。惟此鹤骨老。凛然不知秋。去住两无碍。天人争挽留。去如龙出□。(□当為山)。雷雨卷潭湫。来如珠还浦。鱼鳖争駢头。此生蹔寄寓。常恐名实浮。我比陶令愧。师為远公优。送我还过溪。溪水当逆流。聊使此山人。永记二老游。大千在掌握。寧有离别忧。元祐五年(1090)十二月十九日。

35

游虎跑泉诗

释文:

游虎跑泉,轼。紫李黄瓜村路香,乌纱白葛道衣(裳)凉。闭门野寺松阴转,欹枕风轩客梦长。 因病得闲殊不恶,心安是药更无方,    道人不惜阶前水,借与匏樽自在尝。 五月初三日。

36

跋挑耳图帖

 元祐六年(1091) 

南京大学博物馆

释文:

王晋卿尝暴得耳聋,意不能堪,求方于仆。仆答之云:“君是将种,断头穴骨当无所惜,两耳堪作底用,割舍不得?限三日疾去,不去割取我耳!”晋卿洒然而悟,三日病良已。以颂示仆云:“老婆心急频相动,性难只得三日限。我耳已较君不割,且喜两家总平善。”今见定国所藏《挑耳图》,云得之晋卿,聊识此事。元祐六年六月二日,轼书。

37

祷雨帖

书于元祐六年(公元1091)

元祐六年十月,颍州久旱,闻颍上有张龙公神祠,极灵异,乃斋戒遣男迨与州学教授陈履常往祷之。迨亦颇信道教,沐浴斋居而往。明日,当以龙骨至,天色少变。二十六日,会景贶、履常、二欧阳,作诗云:“后夜龙作云,天明雪填渠。梦回闻剥啄,谁呼赵、陈、予?”景贶拊掌曰:“句法甚亲,前此未有此法。”季默曰:“有之。长官请客吏请客,目曰‘主簿、少府、我’。即此语也。”相与笑语。至三更归时,星斗灿然,就枕未几,而雨已鸣檐矣。至朔旦日,作五人者复会于郡斋。既感叹龙公之威德,复喜诗语之不谬。季默欲书之,以为异日一笑。是日,景贶出迨诗云:“吾侪归卧髀骨裂,会友携壶劳行役。”仆笑曰:“是男也,好勇过我。”

38

书和靖林处士诗后

约元祐四至六年(1089-1091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吴侬生长湖山曲,呼吸湖光饮山渌。不论世外隐君子,佣儿贩妇皆冰玉。先生可是绝俗人,神清骨冷无由俗。 我不识君曾梦见,瞳子了然光可烛。遗篇妙字处处有,歩绕西湖看不足。诗如东野不言寒,书似西台差少肉。 平生高节巳难继,将死微言犹可录。自言不作封禅书,更肯悲吟白头曲。 我笑吴人不好事,好作祠堂傍修竹。不然配食水仙王,一盏寒泉荐秋菊。

39

春中帖

约1092年(元祐七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轼启。春中□□□□达,久不闻□渴仰增积。比日履兹馀□尊候何似,眷聚各无恙。轼蒙庇如昨。二哥□,春□□□有书问往还,甚安也。子由不住得书,甚健。会合何时,惟祝倍万保啬,不宣。轼再拜。德孺运使金部老弟左右。七月廿六日。  

40

李太白仙诗卷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41

南轩梦语帖

元祐八年(1093)

42

尊丈帖

 约书于元祐八年(1093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尊丈不及作书 近以中妇丧亡 公私纷冗 殊无聊也 且为达此恳 轼又白

43

近人帖

苏轼启近人回奉状必,达比日,履兹,起居佳胜,岂弟之化想已信服吏民,坐歗之乐岂有涯哉无縁,陪接但深驰,仰尚冀,若时保练少慰区区不宣,轼再拜,质翁朝散使君老兄阁下,正月廿四日。

44

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

 吉林省博物馆藏

45

令子帖

约书于绍圣元年(1094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

令子所示 专在意 来日相见 即达之 但未必有益也 辄送十缗 省为一莫之用 患难流落中 深愧不能展毫末也 不罪不罪 轼手启

46

归去来兮辞卷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47

致南圭使君帖

1096年(绍圣三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

轼谨奉謁。贺南圭使君阁下。十月一日。

48

三马图赞并引残卷

故宫博物院

《三马图赞》残卷前半部分已佚,仅存“下礼部……逝房妖”一段。此卷较苏轼其他书法作品而言,书写较为平和,通篇没有太多变化,字形大小也相对统一,不像《寒食帖》那样有参差错落之感。

题跋后半文是三言题赞:吁鬼章,世悍骄。奔贰师,走嫖姚。今在廷,服虎貂。效天骥,立内朝。八尺龙,神超遥。若将西,燕西瑶。帝念之,乃下招。 归云,逝房妖。

49

渡海帖

轼将渡海。宿澄迈。承令子见访。知从者未归。又云。恐已到桂府。若果尔。庶几得於海康相遇。不尔。则未知后会之期也。区区无他祷。惟晚景宜倍万自爱耳。忽忽留此帋令子处。更不重封。不罪不罪。轼顿首。梦得秘校阁下。六月十三日。

50

答谢民师论文帖

元符三年(1100)

上海博物馆藏

51

江上帖

靖国元年(1101)

台北故宫博物院

轼启江上,邂逅俯仰八年,怀仰。世契感怅不已,辱书且审。起居佳胜,令弟爱子各想康福,余非面莫既人回 怱怱不宣。轼再拜知县朝奉阁下,四月廿八日。

——完——
图文由【博古格物】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