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3)·明代九边重镇与盐池滩羊

银川迎宾楼·特色的三炮台和盐滩羊肉

从西夏王陵出来,已近傍晚。当地人推荐我们到迎宾楼吃饭,这是一家银川很有名的老字号,以清真菜为特色,饭馆里挤满了回汉两教食客,人们喝着八宝茶,吃着羊羔肉,觥筹交错,热闹非凡。饭馆门口是老城区繁华的解放路,两侧商铺林立,鼓楼、玉皇阁、南熏门等古迹沿街分布。

河蚌绘·明代宁夏镇城图,根据嘉靖年间《宁夏新志》绘制。

银川是我国回民最为集中的聚居地之一,银川的饮食也就以回族的饮食习惯为主,是中国清真饮食的代表。清真饮食文化丰富多彩,讲究调料的运用,在吸收中华饮食文明的同时,较多地保留其民族特点,现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饮食体系。银川回族人口虽然只占五分之一,但是银川街头的清真餐馆却占了近三分之二,尤以解放西街上的迎宾楼清真饭店口碑最好。

三炮台的茶具玲珑小巧,由茶盖、茶碗、茶托三部分组成,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又称“三才碗”。

上菜之前照例是先来一碗三炮台。三炮台也叫八宝茶,是流传于西北的传统饮品,特别是宁夏、甘肃等黄河沿岸地区。三泡台源于盛唐,明清时期传入西北,与当地穆斯林饮茶习俗相结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茶品。三泡台选料有菊花、桂圆、新疆葡萄干、中宁枸杞、甘肃临泽小枣、杏干、冰糖,茶的清香、干果的果香、冰糖的甜香汇于一碗,宁夏人美其名曰:“回家茶”,被誉为古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

宁夏街头的盐池滩羊专卖店,很多人都是直接买一只整羊装后备箱拉走。

迎宾楼的另一热门是铜火锅,做法和北京涮羊肉类似,但食材选的是知名的宁夏盐滩羊肉。“盐池滩羊”是宁夏优秀的地方绵羊品种,产于银川附近的盐池县,其形成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盐滩羊肉质细嫩、无膻味、味道鲜美、脂肪分布均匀,所产二毛裘皮是裘皮中的极品、宁夏的“五宝”之一。盐滩羊生长在干旱荒漠盐滩植被的草场上,食物是耐旱的小叶灌木,喝的是含盐的湖水与泉水,本身就极少腥膻味。所以羊肉无需过多烹饪,白水一煮不蘸作料就可直接食用。

迎宾楼铜火锅,盐池滩羊肉无论涮多久汤都是清的,不用撇沫子。

当地人烹制的盐滩羊讲究“一煮二炖三蒸四烤”,就是要最大程度的保留羊肉本味。于是涮火锅成了盐滩羊的最佳拍档,手切的羊肉薄厚适中,清水下锅,简单一烫即可入口,经过大自然调味的羊肉细嫩绵软,让人唇齿留香,回味无穷。旁边儿一个回族大爷告诉我,这种羊肉之所以细嫩,是因为它在半干旱地区生长,因而体内含水量大。过去有些人家称两斤羊羔肉,回家放锅里不加一滴水,靠本身的水就能炖出一锅鲜美的羊肉。

2000年,盐滩羊被农业部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品种,2008年经国家农业局审核,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

银川城·明代九边重镇的升级之路

1288年,元世祖忽必烈改中兴府为宁夏路,希望夏地永远安宁,宁夏一名即肇始于此。明朝初年,朱元璋为防卫北部边地,在长城沿线设置九边,宁夏镇治所宁夏卫,负责盐池至靖远之间的长城防御,隶陕西都司,徙军民五万充实其地,后增设宁夏前、中、左、右共计五屯卫。宁夏镇配置总兵官、副总兵、参将等各级官吏,有马步军实数37800多人,战马13800匹。建文三年 (1401年),明宗室庆王调至银川,建庆王府,成为当地最大的势力。

明庆王朱栴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六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被册封为庆王。洪武三十四年(1401年),奉命“移居宁夏(今宁夏银川市)”,长住36年。朱栴曾受命主持宁、庆、延、绥、四卫军务,统率数万军队,负责边镇安危,实行军屯,建王府庄田。他在宁夏城大造园林,广修寺庙,兴学,一生吟诗填词、选文撰志、成就斐然。朱栴撰修的《宁夏志》,开启了宁夏地方志的先河。

明代九边示意图。

明代的宁夏卫城即今日银川老城,曾建有六座城门,东门清和门、西门镇远门、北门德胜门、南门南薰门、西南方向为光化门、西北方向为振武门,城中建有鼓楼,用于警戒和日常报时。明代中期隆庆和议签署后,明朝西北边患基本解除,宁夏从此进入了安定和平、经济飞速发展时期。陕西三边总督刘敏宽曾赋诗曰:“俯凭驼岭临河套,遥带银川挹贺兰。函谷玉门堪鼎足,金城百二入安澜”,银川此时作为文学称谓开始见于记载。清代沿袭明卫所制,雍正时期置宁夏府,银川升级为府城,后在府城附近先后建起两座满城,作为宁夏将军驻地。

银川玉皇阁坐落在银川兴庆区解放东街和玉皇阁南、北街的交会处,原为明代宁夏卫城鼓楼所在地。清乾隆三年( 1739年)毁于地震,重修后称为“玉皇阁”。

银川玉皇阁通高22米,占地约1040平方米。在一座长36米、宽28米、高8米的台座下,正中辟有南北向的拱形门洞,西北侧外部有石条台阶可登上台座。

银川玉皇阁。

台座中央为高14米的两层重檐歇山顶大殿,殿宽5间,进深2间。底层向南接出券棚殿5间,正中辟有玲珑俏美的券棚抱厦。大殿东西两侧是两层重檐飞脊的亭式钟鼓楼。从底层大殿内侧的木梯登上顶层,是一层宽敞的殿堂,殿外以回廊相通,绕以朱漆栏杆,可凭栏四望。整个建筑群重楼叠阁,飞檐相啄,布局巧妙,结构严谨。

银川鼓楼位于玉皇阁东侧,建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为宁夏知府赵宜喧主持建造,并手书了洞额石刻题记。

银川鼓楼总高36米,由台基、楼阁、角坊组成。台基呈正方形,边长24米,高8.5米,用砖石砌筑。台基四面辟有宽5米的券顶门洞,中通十字,与解放东西街、鼓楼南北街相通。

银川鼓楼四面洞额有石刻题字,东曰“迎恩”,南曰“来薰”,西曰“挹爽”,北曰“拱极”。东面门洞两侧各辟一券门,南券门额上题为“坤阖”,内为一耳室;北券门额上题为“乾辟”。台基中心建有十字歇山顶重檐三层楼阁,每层楼阁四面围以环廊。楼阁顶脊饰以龙首,中置连珠,呈二龙戏珠之势,造型生动,颇为壮观。

银川南熏门。

南薰门是银川至今保存下来的惟一的最完整的城门楼,当地人称为“南门楼”。门楼坐北朝南,通高27.5米。砖包台基高7米,长88米,宽24.5米。台基正中壁有一南北向拱形门洞。台基北面门洞两侧有对称式的台阶,可登临而上。在高大的台座中央,建有歇山顶重檐二层楼阁,高20.5米。1953年,当地拆除了南薰门东西两侧的城墙,开辟了南门广场。

1979年在门楼两侧修筑观礼台,是银川市举行重大庆典集会的场所,素有“小天安门”之称。

作为明代九边重镇之一,银川与其他苦寒的边塞城市迥然不同,这里湖泊连珠,物阜民丰,号称塞上江南。1929年,宁夏正式建立行省,宁夏城成为省会,1947年正式改名银川市。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银川成为昔日九边重镇中唯一一个升级为省会(首府)的城市。1986年银川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纳家户清真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