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古镇,传统过年是怎么过的?(一)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这一时代的新市人,大多已经不太了解传统新市古镇的过年内容,其实新市本地过年形式相当有讲究,在《仙潭文献》上有详尽记载,由于内容太多,笔者分期进行览述。

总体来说,新市人过年的文化,主要受南宋宫廷季令规制的影响,更显浓郁与齐备。在方式与格调上,讲究追远抱古,盛行敬祖崇神,有很多内容目前已经阙轶。现在看来,有些内容虽缺乏实用且无科学依据,但其精神影响却对社会风尚的规正,妙处难于形容。

1、冬至第三戌为腊。

这话原来自《说文解字》对“腊”的解释:“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上面所说的“第三戌”是指冬至之后的第三个“戌日”。而“戌日”是我国传统历法中纪日的一个日子。从天干地支“六十甲子”轮换的农历纪年方式,作为今年(戊戌年)的“冬至后三戌”,应该分别是:十一月廿六(戊戌日)、十二月初八(庚戌日)、十二月廿十(壬戌日)。

上面所说的“腊”,是一种古代以猎获的动物进行咸制后,用来祭祀祖先的活动。《仙潭文献》中所说的“十二月,冬至第三戌为腊”,便是指从古风上看,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是用于祭祀祖先、祭祀百神的活动日子。这一天,对于所有神仙都要进行祭祀,例如: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等,以驱疫禳灾。

2、腊中三番雪,谓“腊雪三白主年丰”

这里所说的“腊雪三白”,是指在进行祭祀祖先的活动时,如果有下了两三次雪,那是很吉祥的,可以预兆来年农业丰收。这是一个古谚,陆游曾在《立春日》诗中描述过:“年丰腊雪经三白,地暖春郊已遍青”,说的就是“腊雪”与“丰年”的关系。目前,从科学上看,“腊雪三白”能够有效治理田间病虫害,为来年的农业丰收打下良好基础。

3、八日,僧家以果为粥谓“腊八粥”,馈诸檀越

这里是说,新市人也盛行“腊八节”。到了腊月的第八天,寺院里的和尚就会用一些植物果实,像“枣、豆、米、莲、桂圆、葡萄、核桃、花生”等,熬成稀粥,称为“腊八粥”赠送给各位信主,送给烧香拜佛的众信徒们。“腊八节”一般是处于“冬至后三戌”的中间,日久成俗。

据传,最初的“腊祭”没有具体的确定日期,到了秦汉时期,才逐渐建立以“冬至后三戌”的“腊祭”活动,形式上越来越注意规范统一。但人们对此还是觉得难于记得住,稍不留意就会遗忘,于是在晋代以后,便将十二月称为腊月,在这个月必须举行“腊祭”活动,并逐渐稳定在“腊月初八”这一天进行。后来,随着佛教的传入,“腊八”因与佛教的“佛成道节”一致,便合二为一,成为了中西结合的民俗之节——“腊八节”,愈演愈烈。

4、十二日是“蚕生日”,屑秫为团如茧,以祀神

腊月十二日称为“蚕生日”,新市本地百姓把高粱米碾成粉做成像蚕茧形状的团丸,称为“茧圆”,以供奉蚕神,祈愿明年蚕业丰收。清代诗人陈梓对于此风俗曾作《茧圆歌》:

黄金白金鸽卵圆,小锅炊热汤沸然。

今年生日粉茧大,来岁山头十万颗。

据说,“蚕生日”与蚕神马明王有关,这是一位身披马皮的蚕花娘娘,故事见于《山海经》《搜神记》《太平广记》,写了一位姑娘因救父亲而引伸出一个悲壮的故事。

5、二十四日扫除屋尘,先以廿三夜送灶,用善富竹油盏架,或纸轿为肩輿焚化之,谓:“送灶神上天”。

腊月廿三夜“送灶神”是新市人除夕前一项必做的仪式。民间传为灶神是“五谷丰登,财源广进”的天神。这位天神说话信口开河,每年这时候都要上天,待第二年的正月初四晚再返回。灶神上天后,向玉皇大帝禀报百姓敬神的情况,所以老百姓为了让灶神能在玉帝面前多多“美言”,就给灶神举行送行形式,用竹灯盏和糊纸轿的方式,用人抬着到街上,然后焚烧祭神。这便是“送灶神上天”。

新市民间“送灶神”时烧“赤豆糯米饭”甜食,此甜食粘牙,其意在于用糯米饭粘住灶神的牙,让他管住自己的嘴,说话要注意影响。“腊月廿三糯米饭”这一风俗,在新市迄今还非常盛行。

腊月廿四是传统的“除尘日”,家家打扫卫生。据说,这一天灶神不在家,可以轻松扫房掸尘,不会有任何犯忌。另外,大扫尘也为了迎接灶神早日返回,清扫尘埃、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房前房后、庭院四周全打扫得干干净净,让灶神开开心心回家。

6、是日起,丐者不受丐头约束,装龟作鬼化钱。

这一天起(腊月廿四)正式开始进入过年的预热,沿街以乞为生的丐者,个个都扮神装鬼,“跳钟馗”向家家户户化钱,这是一项典型的吴风俗活动。这一时间内乞丐化钱,可以不向丐帮主缴纳丐捐,放松化钱为自己所用,呈现出宽松、自由快乐的社会气氛。

清朝费梧在《新市镇再续志》中生动描写了年前新市街道上丐者“跳钟馗”的活动:

丐者涂沫作鬼判状,噭舞于市,即古傩也。

这里提到“古傩”一词,就是指神秘而古老的原始祭礼活动,在新市,傩戏摊簧相当发展,特别是西栅外农村延至士林与下舍荷叶浦一带更是非常盛行。扮傩神,青面钢髯,破帽蓝袍,张牙舞爪,气势汹汹。双手挥舞剑叉,也有板斧长矛,人间妖魔见了这些傩神纷纷逃离,留下清净,百姓安宁。一位记录吴地节令风俗的清朝苏州人顾禄写的《清嘉录》也把这段活动记述下来:

丐者衣怀甲胄,装钟馗,沿门跳舞以逐鬼,亦月朔始,届除夕而止,谓之“跳钟馗”。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长按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

   文学让人懂得高贵,心飞辽阔。

诗歌 、美文、民俗、儿歌。

博客:新浪(七十二座桥)

http://blog.sina.com.cn/byjn

博客:新浪(浙江儿歌原创)

http://blog.sina.com.cn/u/2298091104

我煮时光之茶等你,你携来红尘之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