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12岁女儿学大学英语,升级版《小舍得》更吓人!

前两天,看到一个令人揪心的新闻:
江苏南通一单亲妈妈,为了让女儿实现“考进全国前三或者前五的大学”这一目标,才上小学六年级女儿便要被迫做大学的英语试卷。
这还不算,只要孩子在学习上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便会迎来“体罚”:
2021年1月,因为孩子没有完成试卷测试,妈妈抓伤了孩子的脸。
3月15日,因为孩子没有完成额外的“提升作业”,用烧热的铁铲烫伤了孩子。
一道道伤口,触目惊心,而这并不是今年才出现的问题,早在2018年,外婆就发现了这一现象。
为了让孩子学习,便用这么激烈的方式来表达,盼女成凤的“母爱”,在焦虑的发酵下,最终成了一种伤害。
如此用力过猛的“鸡娃”,让我不禁想起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小舍得》,其中蒋欣饰演的田雨岚也是一个“鸡娃”成魔的妈妈:
家庭聚餐,孩子要给大家展示超长圆周率的背诵;吃个西瓜,还要顺带考察英语;为了孩子能上金牌班,更不惜贿赂老师。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你现在心疼他,等于将来害了他。”
基于这样的理念,她在对待孩子的学习时,焦虑无比:孩子的排名不能“跑出”前三名;孩子不能有空闲的时间;孩子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在这样的重压下,颜子悠终于情绪爆发:
“妈妈爱的不是我,而是考满分的我。”
是呀,虽然焦虑的是妈妈,孩子也不轻松,严重的,还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问题。
父母的焦虑,
会“变身”为孩子的心理问题。
在《陪你一起长大》中,刘涛饰演的苏醒,随着保姆的辞职,开始关注孩子的学习。
在幼儿园开放日,台上的每个同学,都大放光彩,各种才艺大比拼,只有苏醒的儿子,在台上翻了几个跟头,其他家长和孩子乐得哈哈大笑,苏醒的心中却五味陈杂。
意识到孩子已经落后于他人的苏醒,最终加入了“鸡娃”大军,成了焦虑妈妈中的一员。她开始给孩子施加压力,报辅导班,增加作业,孩子在这样的压力下,居然得了“抽动症”。
在生活中,因为压力过大而得“抽动症”的孩子并不多见,但因为心理压力大,变得爱说谎话、爱哭闹、爱胡思乱想的孩子,却是比比皆是。
当孩子出现这些“不良行为”后,爸爸妈妈们很容易给孩子定位是“性格不好”、“脾气不好”,其实,这是因为孩子承接了父母的焦虑,并转变为自己的心理问题。
当孩子的心理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常见有这样两种心理:
1、因为高要求而变得自卑
焦虑的父母总是会给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不管孩子怎么努力,也无法被满意地赞许。
孩子在这样一个再用功也不能被表扬、被肯定的环境下,渐渐会怀疑自己:

“我怎么这么笨,总是成为不了最好的。”

期望和现实的差距,在焦虑的放大下,会变成一把“铁锤”,一下又一下,击碎孩子的自信,让孩子充满无力感。
而孩子的自卑,会影响到孩子今后的人际交往,以及适应社会的速度。
2、因为高标准而变得焦虑
家有焦虑型的父母,家里的气氛必然不会轻松愉快,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成绩有一点点退步,父母便会感觉天要塌下来了,孩子一道题不会,父母便会失去指导的耐心。
在这样压抑的环境中,孩子也很容易变得焦虑起来。
而焦虑的孩子更无法完成焦虑父母的愿望:孩子在考试的时候,很容易因为焦虑无法正常发挥;
孩子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很容易因为对方的态度而惴惴不安,甚至会因为同学、老师的反应,没有办法在学习时集中注意力。
如此一来,焦虑的父母会更焦虑,周而复始......
其实,适当的压力可以成为孩子学习的动力,但超出承受范围的压力,就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问题,给成长之路带来阴影。
父母为什么会如此焦虑。
有的父母也知道焦虑对孩子会造成不好的影响,但总是无法控制自己,于是只能放任。
其实,育儿即育己,想要控制自己的焦虑情绪,则需要先内察,是什么引起了自己的焦虑。
一般,父母的焦虑,来源于下面三个方面:
1、自卑心理;
在《小舍得》中,田雨岚的母亲被别人称为是“老小三”,在“后爸”的接济下,才读了一个一般的大学,虽然嫁了富二代,但婆家并不高看一眼。
这样的田雨岚,敏感又自卑,自己的学历不高,本事不强,便把所有的期望都放在儿子的身上,希望在儿子可以让自己扬眉吐气。
于是,儿子成绩上有一点点的不如意,她便会焦虑无比,并把这种焦虑变成压力,转嫁到儿子的身上,以至于儿子压力过大,竟出现了幻觉。
2、攀比心理;
有的父母样样拔尖,本身就是要强的性子,在遇到孩子问题的时候,也很难不去“争强好胜”:别人家孩子有的,我家孩子也要有。
这种攀比心理不止会比较给孩子提供的条件,还会涉及到攀比孩子的学习成绩。一旦落后,家长便会焦虑,对孩子不断施压,让孩子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
3、为了孩子有个好前程。
同在《小舍得》中,宋佳饰演的南俪,一直都秉行素质教育,女儿在这样的理念下,性格开朗,多才多艺。
但随着女儿成绩的下滑,南俪夫妻也坐不住了,尤其是了解到升学的大数据后:
“我们的孩子,可能考不进我们的母校,从事不如我们的工作。”
于是,他们也开始紧抓孩子的学习,甚至会因为孩子做题慢忍不住发火,日渐焦虑。
父母这样做,
有效缓解焦虑。
了解了自己的焦虑根源后,可以试试下面这三步“万能钥匙”,改变自己的焦虑,改善亲子关系。
1、改变家庭结构,缓解焦虑
一般情况下,家庭中会出现一个焦虑型的家长,必然会有一个在家庭“消失”的伴侣。比如传统家庭中“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结构。
负责赚钱的爸爸往往不会过多去操心孩子的学习,顶多也只是“诈尸”般管一管。作为主力军的妈妈,则会很容易因为种种原因变得焦虑起来。
所以,改变家庭结构,是缓解家庭中焦虑情绪的最直接方法,和“男主外,女主内”相比,大家一起共同承担起养育的责任,不仅可以让一家人远离焦虑,也会让亲子关系,乃至夫妻关系,都更健康。
2、治愈不了自己,便爱不了孩子

《爱的觉醒》一书中说:“一个人对自己的接纳度有多少,对别人的接纳度就有多少。”
当我们在情绪压力大,或者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往往会去挑剔别人。同样,不能接受自己的缺点,便也无法理解别人的缺点。
尤其是面对孩子,他们是我们内心的折射,当我们不爱自己的时候,便无法全身心且无条件地去爱孩子。
所以,想要更好的教育孩子,首先要让自己学会成长,直面性格中的缺失、心理的需求,去接纳,去解决,这样的父母,才能更好的爱孩子。
3、破解孩子的成长密码,改变“抢跑起跑线”心理
养育孩子的过程,就是牵着蜗牛散步的过程。给孩子多一点耐心。想要孩子在起跑线抢跑,势必会有“拔苗助长”之嫌。
只有了解孩子的天性,破解孩子的特性,才能在教育的过程中,事半功倍。
再拿《小舍得》中的三个孩子来做比较,颜子悠热爱动物,欢欢喜欢舞蹈和主持,米桃却是一个数学天才。如果把教育建立在他们的独一无二上,用孩子的特性来引导,孩子更容易赢在终点。
而父母的焦虑,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养育孩子如养花,除了施肥、浇水,还要去观察它的天生,精进自己的养育技巧,比起“成为”父母,我们更应该“胜任”这个角色。
放下焦虑,给孩子异乎寻常的耐心和足够的爱心,相信孩子会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作者:问心浅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