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小识|能冇一村,不冇一家
这是村庄物语第275篇原创推送
很早以前听来的一个故事——
有乡人进城办事。在一家单位的办公室里,先掏烟,挨个地敬。一个屋里,三男一女。唯独忽略了坐拐角的女士。三男接了烟,办事之事进入流程。
最后一个关口,要盖章子。可是那女士锁了抽屉,出门而去。办事的乡人傻了眼。他回村后说了这一段经历,人都说他犯了忌:“能冇一村,不冇一家”的话,不懂?事情卡住了,活该。
纸烟取代旱烟以来,皖北乡人之间,就流行一个说法:烟是一张介绍信。人与人之间,互相敬烟,一掏一接,瞬间就熟识了。在很多场合,敬烟,一般都是挨着个地敬,一个人都不能落下。他们的意识深处,“能冇一村,不冇一家”,关乎礼数,更关乎对别人起码的尊重。
这个故事,在皖北地面上有若干个版本。但基本上都是作为前车之鉴,说出来的。它告诫人们,“能冇一村,不冇一家”就是不能破的规矩。
在从前,“能冇一村,不冇一家”,不只体现在人事场上敬烟,酒桌上敬酒。那时,村人中有少数走出去的,或者当兵,或者考学,或者到矿上当工人。回乡“瞧家(探亲)”之时,都一定要到村里各家各户走一走的。跟表叔二大爷握个手,跟婶子大娘说句话。但这个走的原则,就是“不冇一家”。哪怕曾经跟他家有过节的人家,也得去。做到了这一条,村里的老老少少,都夸他“知道啥(懂事)”。
那时皖北乡村里的过大年,初一一大早,拜年是最为热闹的一景。不是一般意义上见个面,说句拜年的话。而是每家每户的孩子,都要让长辈叫出去,去给一个庄子的人家拜年。
对一户人家而言,送走了一拨,还没等喘口气,又迎来了一拨。农人说的是“出一屋,进一屋”。拜年的孩子,基本上都在衣裳外面,缝一个大口袋。到得人家门前,嘴里面喊着:“给你拜拜年吧”。主人家一边咧着嘴应答:“不拜了,省了吧”;一边去拿准备好的糖果花生瓜子,往孩子的大口袋里装。有的人家并没有糖果,而是用炒盐豆子代替——也没有孩子嫌弃,照装不误。
如果有那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提着衣裳上的口袋口往前挤,就把当时的拜年情节推上了高潮。一屋子一院子的人,都跟着大笑,都说那孩子“真有味儿”。那笑声,能听半截庄子。
这样的拜年,村人们都遵循一个规矩:“不冇一家”。就算是平常少有人光顾的孤寡老人门前,也都是络绎不绝的拜年的孩童。如果有几户人家没去到,爹妈知道了,一定会打发孩子补上。在我看来,“能冇一村,不冇一家”式的拜年,拜出来的,是一幅乡村邻里和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