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华专栏】折枝花卉画与儒家文化
中国画中的“折枝”,从存世的作品看,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为折下的枝条,如宋代佚名画家的《花卉四段》;
佚名画 《花卉四段》
二为花篮,如李嵩的《花篮图》,由于其表现的手法非常有特色而让人难以忘怀。宋画中的折枝与西洋画中的静物花卉相比,给人的感觉,要么纯粹是为了记录花卉的形态而丝毫不加取舍,要么是盛放于花篮中的自然状态,好象刚从花圃中采摘或从市场上购买的。据记载,宋人沿袭前人习俗,不管男女,都喜欢戴花,而且人们喜欢簪戴“真花(生花)”即鲜花,花篮中的花可能就是用来佩戴或赏赐。
佚名画 《花卉四段》
三为居室的装饰物,其主要目的可能是为了驱邪或引香入室,如扬补之在《四梅花图》的题词中说:“折向胆瓶,移归芸閤,休薰金鸭。”如佚名画《羲之自写真》中有一束瓶花。
李嵩 《花篮图》
在中国绘画史中,折枝画最早记载在唐代朱景玄(约785-848)的《唐朝名画录》中,他在“边鸾”条中说:
“边鸾,京兆人也。少攻丹青,最长于花鸟,折枝草木之妙,未之有也。……近代折枝花居其第一,凡草木、蜂蝶、雀蝉,并居妙品。”
而“折枝”一词最早见于《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当齐宣王问孟子有关施行仁政的“不能”与“不为”时,孟子说:
“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佚名画 《羲之自写真》
对这段话中“为长者折枝”一句,自古及今,训解不一,依其大旨,大致可分为三种。清·程大中在《四书逸笺》中说:
“折枝,陆氏善经谓折草树枝,集注从之,与为长者意殊不属;赵氏注,按摩折手节,解罢枝也,亦费力;陆筠云,枝肢古通用,谓磬折腰肢,揖也。”
三种说法,概括起来可简称为“按摩”、“跪拜”、“攀折树枝”。对于“折枝”的理解,现代学者也各折其词,意见不一,但本人认为,“折枝”一词取其本义,即“攀折树枝”较合《孟子》文中原义。原因有三:其一,在先秦两汉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很多伐树折枝事象,有的把它看作是生命形态的转变和生命力的延续,有的则把它看作是对生命的摧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伐木和折枝的行为在当时已经引起了士人的普遍关注。因此,孟子借用“折枝(攀折树枝)”的本义说事是完全可能的。二、许慎《说文解字》云:“折,断也,从斤断艸,谭长说。……篆文折从手。” “枝,木别生條也。从木支声。”可见,“折”的本意就是“断”或“折断”;“枝”即树枝。“折枝”即“折取树枝”。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古人往往以事或物譬喻,既深刻贴切,又浅明自然,富有感染力。而孟子的文章更有“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之誉。孟子以“折枝”作比喻,取自生活,又形象易懂。草木司空见惯,易得易取。为长者折一树枝,实举手可成之区区小事。这一思想与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是一致的,即运用譬喻的手法阐述儒学仁爱的思想。替长者折枝,为长者代劳,既反映了尊敬长者的礼仪道德,又体现了亲老事老的仁爱实践。
朱熹说:“故既富而教以孝悌,则人知其爱亲敬长而代其劳,不使负戴于道路矣。”
《古经解钩沉》引唐陆善经《孟子注》认为:“折枝”即“折草树枝。”朱熹在《孟子集注》中也说:
“折枝,为长者折枝,以长者之命,折草木之枝,言不难也。”
这一观点贴切地反映了孟子的仁爱思想。另外,在中国的传统习惯中,很早就有折梅赠远以寄思念远方亲友之情。这里的折梅,也取折枝之本意。有关折枝的用法如下:
1、作名词,指折下的花枝,有折枝赠远之意,如赵嘏的“欲折枝枝赠,那知归不归”、元稹的“折枝花赠行”、“一寸春心逐折枝”和“折枝赠君莫惜”、乔知之的“含情收取摧折枝”。
2、作名词,指折断的枝条,无赠远之意,如秦韬玉的“联雁斜衔小折枝”、薜能的“醉客曾偷有折枝”、无名氏或杜牧的“莫待无花空折枝”、徐铉的“云鬟低缀折枝花”、刘禹锡的“后院花开旧折枝”、刘禹锡的“酒客折枝传”,可能是唐时行酒令的一种形式,类似后世“击鼓传花”之类的游戏。
3、动宾结构,指因自然力作用而使枝断,如元稹的“犹胜因花压折枝”、张希复的“至于吹折枝”、虞有贤的“东风花柳折枝枝”、吴融的“岩空响折枝”。
4、“枝”与“肢”通借,如陆龟蒙的“舐痔折枝无所辞”,如前所述,“陆筠云,枝肢古通用,谓磬折腰肢,揖也”。
5、指折枝画,如章晓标的“禁苑风前梅折枝”,梅折枝即梅花的折枝画;如果韩偓的诗没有误的话,“猩血屏风画折(柘)枝”其意也是折枝画之意。
6、可能因传抄而误写成“折枝”,如韩偓的“猩血屏风画折(柘)枝”、花蕊夫人徐(费)氏的“折枝花(栏花初)绽牡丹红”。
总之,“折枝”一词在唐代已十分流行,在训诂、诗文、绘画等方面都有涉及。取“折枝”(即折断树枝)本意为最多,有时也有跪拜(即宋代陆筠之折枝)之意。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中把边鸾的部分花鸟画作品称为“折枝”,主要是取折枝的本意,即折下的花枝,有时可能也指与整枝相对的花枝部分。虽然,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出现在会昌灭佛期间,但是,边鸾的折枝花卉不一定与儒学思想复兴有关,不过,唐代对“折枝”的关注,与唐人对儒家经典的重视有关,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在中国古代画论的记载中,“折枝”一词与“花鸟”一词一样,最早出现在唐代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录》中。朱景玄《唐朝名画录》于尉迟乙僧、薛稷、边鸾、殷仲容等人名下,立有“花鸟”之目。而朱景玄(约785-约848)生活的时代正好在会昌(841-846)灭佛运动前后,是在大量佛寺、佛画被毁,反佛、排佛运动高涨时的产物。同样,在与《唐朝名画录》同时代的《历代名画记》中,我们也见到了“花鸟”这一术语。因此,“花鸟”、“折枝”这些新术语在画论中的出现也能证明花鸟画的兴盛。同时,我们不能不怀疑它们的出现与儒学的重新兴起有关。有趣的是,从画史的角度考察,我们可以感受到花鸟画的独立成科以折枝画的出现为标志,后世的花鸟画也是以广义的折枝花或截取花树的一部分配以鸟兽为特色。
由于缺乏实物资料,我们很难确认边莺所创的“折枝花”到底是什么样的。但是,我们可以从唐人的诗文或画跋中想象当时折枝画的可能形貌,如唐·施肩吾《观叶生画花》云:“心窍玲珑貌亦奇,荣枯只在手中移。今朝故向霜天里,点破繁花四五枝。”这里的“四五枝”肯定不是指攀折而下的、如西方静物画中的花枝,而是指选取自然界中的四五枝入画,以画中的四五枝来点出繁花的意韵。杜荀鹤也有诗云:
“不假东风次第吹,笔勾春色一枝枝。由来画看胜栽看,免见朝开暮落时。”
杜荀鹤所说的“一枝枝”很难断定就是折枝花,但在这首题画诗中,作者提到屏风上的花木不一定非要借春风催开,也可以由画笔画成。自然中的春色,也可以因欣赏画中的花卉而得到延续。这与南朝宗炳所说的“老病将至,名山恐难遍游,惟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并一直影响到宋代,通过宋代而成为一种固定的模式。宋伯仁《梅花喜神谱》中“于梅未花时,闲一披阅”与宗炳、杜荀鹤所说的画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折枝画经过五代的发展,到北宋中叶成为花鸟画中的一种主要形式。在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米芾的《画史》和《宣和画谱》中己有大量的折枝画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