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观点
趋利避害是人类天性,反映在投资上,便是希望以最小的风险获取最高的收益。对于我等凡人而言,如果理解了投资学中损益同源的道理,便会放下对打造一个“获利永动机”的执念,让投资回归到改善生活品质的初心。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能按标普模型做好配置的投资者已经战胜了绝大多数以“赌徒心态”参与市场的投机玩家。本文的目的便是再进一步,将我们构建公募组合的流程与方法介绍给读者,希望能助读者在投资之路上积小胜为大胜,最终达到目标彼岸。
01化身设计大师:勾勒组合鸟瞰图
成功投资的起点是在可行范围内选取适合自己的投资目标。这里的目标既可以是绝对收益目标,也可以是相对收益目标,前者追求在给定的期间内达到具体的投资收益率,后者一般以能否跟踪或超越某一基准的走势为评估成败的标准,例如对国内股民而言,最常见(但绝非最科学)的比较基准便是上证综指。
总结来看,我们在组合生产前制定的目标就是:生产风险收益特征清晰的相对收益组合,以仓位控制确保系列内部风险分层,以产品精选和大周期择时提升组合性价比,长期内能得到市场给予的回报。
02执行重于规划:抄底的正确姿势
有了投资目标之后,下一步自然是设计策略并做好执行。投资的本质就是对大数定律的运用,因此在设计策略时,我们关心的并非决策的正确与错误,而是每一步操作所面对的胜率与赔率。
我们把市场划分为两种状态,一种是市场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有效的,此时投资者理智的选择是分散配置与产品精选,而在极少数资产极端高估或低估,或是因外部事件冲击造成市场短期失灵时,应勇于出手择时。择时是令人着迷的,我们后续会单独行文对它讨论,投资者当前应知道的是一买一卖两次操作才构成一次完整择时,择时的胜算一般不高。在我们的体系中,择时一般只基于两类目的,一是风险控制,风控往往发生在资产价格出现明显泡沫且形成下降趋势时,我们会降低不利风险资产资产比重,帮助投资者保住胜利战果;但不可否认,即使资产价格没有出现泡沫,我们同样可能因观察到事件冲击,为确保组合不因回撤过深而造成投资者难以持有,以止损为代价换取投资者留在市场之中。加入这样的操作正是因为我们组合的出发点是防御而非进攻。投资者往往更加关心另一种择时,即如何买在市场的底部。对此,我们的择时体系可以用八个字予以概括,即:逆向、分批、优选、长期,连接之后便是在左侧开始分批以类定投方式,买入优质产品,以长期视角去逐渐买入更具性价比的资产。这种分批择时的原因是市场的下跌往往具有惯性,以我国上证综指为例,即使投资者在2007年6124的点的巅峰避开了雪崩的开始,如果在3200点就抄底市场,那么之后仍将面对近50%的亏损。指数尚且如此,抄底个股后再赔90%的案例更是数不胜数。
有了这样的基本理念之后,投资者便可以根据历史数据了解各类资产的风险收益特征、资产之间的相关性,做好多数时段的配置方案。同时也应可以基于历史总结与异常情形界定,设计自己的风险控制模型。
03掌舵诺亚方舟:应对未来需积极
作为个人投资者,如何在波浪滔天的市场中获取自己稳稳的幸福?我们认为为自己打造一个巨浪中的“诺亚方舟”有三个要点:一是守住自己的“基本盘”,这是指知晓自己所面对的现实生活处境,明确自己的能力边界,标普资产配置模型便是用成型的工具帮助每一位投资者做好底层规划;二是做好分散投资:股怕深跌,债怕通胀,黄金虽然避险但绝非低风险,现实世界中没有一种资产可以应付所有的情形;三是要做好主动应对,这里的应对是指策略而非预测:预测是穷举了所有的可能情形后选择了概率最大的一个,而策略则是指知晓了所有情形的概率后,动态地将筹码做好分配,确保不论哪种情形发生,自己都不会被踢出这个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