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文字角度理解大学的原意?【甲骨文和中国智慧】甲骨文和止

第十七课甲骨文与止

这一趟短暂的甲骨文与中国传统文化之旅很快要回到起点,走过一段充满了未知新奇又自然而然的路程后,真要好好谢谢我们的脚,把我们带到这里来。手,眼,耳,口都学过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组和脚有关的字。

止,象形字,象足形,原意是脚。后来假借为停止的止,而在原字的左边加足字偏旁表示脚趾的趾。象V字形的那部分是脚板。三条竖线代表脚趾。在学有关手的字时有过一样的细节,古人以三为多,列多不过三。所以用三条竖线表示脚趾。往上翘起的那根脚趾就是大脚趾,在甲骨文中,止有几种写法,大脚趾朝上表示外出向外。向下则表示向内走。大脚趾的位置也能表示左脚和右脚。下面几个字可以很好地反映出这个特点。止是一个独立的字,也是组成很多字的一个部件(相当于我们说的偏旁)。

《大学》开篇第一句就有止字: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能够知道止的方向并知道要停止在何处,然后意志才有定力,继而心静不妄动,再进入安于处境随遇而安的状态。能够随遇而安心安理得,才能处事精当思虑周详,而后终于得到(升华到)至善的境界。

以上的经典原文,关键在于止,至善,定,静,安,虑,得。止与得正如起点和终点。止,原意是脚。因为脚负责走路,跑跳,停下来。所以止的部件在甲骨文里面组了很多字,大部分都和人的走动状态有关。有些字在楷书中已经看不出和走路或脚有直接关联了,而有些还是有走路的状态跃然纸上。

比如:步: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比如以下字都有止的部件:定,登,时,正,志,道。(下面是这些字对应的甲骨文或金文写法。)

为什么说知止才能得呢?止和得分别是什么?

先来看一下得字最早期的甲骨文:

最开始古人把手持贝壳(代表财富)作为得字。手里掌握着财富在那一刻就是得。不过,这个图案仅仅代表那一刻或很短的一段时间的状态而已。随着地球一直转,时间长河一直流,又有多少人能把曾经努力拼搏后或者借着好运获取的物质财富一直保留乃至代际传承呢?想象一下,一个人经过努力已经获得了一块金币,得意忘形而忘记了自然规律,不妥善保管。结果在回家路上就把金币弄丢了。那么这个得就变没了。去年知识平台上有句网红金句:凭运气赚来的钱会凭实力亏回去。(这里不讨论这句话的正确性,但确实描述了当前的一种现象。)古人在几千年前就注意到了这个现象。

怎么才能表示真正得到,长久或者较长一段时间拥有呢?后来的得甲骨文:

。古人在原来的得字基础上加了彳部件。这个彳有什么魔法神力?能把一时之得变为长久拥有?

行的甲骨文。行字就象四达之通衢,就是四通八达的十字路口,人之所行也。从彳(CHI四声),从亍(CHU 四声)。彳和亍都可以表示行的意思。本义为道路,引申义有排行,营业机构,行业,通行,行为等。生活中每天都要过十字路口,而且很多大的十字路口都装了红绿灯。为什么要装红绿灯?为了保护行人与车辆的安全,同时以最高的效率让交通安全顺畅。红绿灯依照全部行人都愿意遵循的公平规则而设定,行人自觉地听从红绿灯指挥通过路口。如果有人偏要冲红灯,会招致什么结果,显而易见。

彳部件,表示道路,也表示走在道路上要遵循规律守规则。古人如何得出规律定规则?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总结规律而为道。道可否理解为肉眼不可见的红绿灯?

彳部件的甲骨文或者金文经常见的有:得,德,道。(下图是相应的甲骨文写法。)

从道的金文可以看出,道字从行,从首,从止。(就是说有行,首,止的特点。)

现在回头看看加了彳字部件的得,因为有了规则有道的规范,一直沿用至今,每个部件几乎能找回2千年前的模样。得,因为行到一定程度而得到升华。那个最初没有加彳的无道之得,后来演变为手持棍棒毁坏贝壳,表示败落失败的败字。

无道,无得。下面是败和得的甲骨文写法,值得品味。得与败之间是道的差距。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最后才会有得。止在甲骨文中表示脚,脚有走和停两种状态。止于至善的止,是指脚的走动还是停止呢?如果是指走动,一直向着至善前进,知道前进就一定会得吗?不一定。如果是指停下来,一直处于停下来的状态,能有后面得定静安虑得吗?更加没有。那么这节课的核心“止”到底是什么?上节课讲到的至,至是一支射出去后一直往前飞直到射中目标才会停下来的箭。止是不是就像那支箭?前进和停止随时可以转换,在射中目标前都在往前行动,行动到该阶段能做到的最好状态就停止。

对于要飞向的目标方向和程度都很清楚,然后才会有定力对遇到的所有顺境逆境安然处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积蓄力量前行,最后得之。得者,德也。这时,在思想上品德上也得到升华,这个阶段得到的,应该已经内化为思想,可以恒有传承。

眼睛和耳朵这两者负责感知世界形成自的思想,口负责表达,首(头脑)负责创造和改变世界,止则负责在正确的道路把我们带到不同的环境与空间并止于至善,追求有德有得。

于企业,利润要有道的支撑,被社会规范所接受。用人要有德为底层框架,然后目标清晰有方法,方能长久。

于个人,除了做个有德之人外,在内卷躺平话题铺天盖地出现在手机上的今天,当自己出现倦怠时,不妨看看我们的止,了解自己的止。无法与内卷抗衡时,学习一些无用之学也不错。有用无用,本没有绝对。希望我们都能学习知道,并做到。

【作者吴雅书法:知行合一(大篆)】

附:甲骨文和中国文化网络课程目录

阅读更多:

开放三胎肯定行。甲骨文台历说字——行

知止而后有定有新解?甲骨文台历说字——止

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甲骨文台历说字——知

脚往外是出,那么脚往里是什么字呢?甲骨文台历说字——出

为什么最大的灾祸是不知足?甲骨文台历说字——足

大学——大人之学

试从文字角度理解《大学》第一句内容

赵老师已经推出线上课程:

小篆书法入门

甲骨文和中国文化关系

一字一画甲骨文

甲骨文台历每日一字

(凡是购买甲骨文台历自动入群,免费学习)

附:2021年甲骨文台历,购买链接如下:

【2021年甲骨文台历,点击上面图片,还可以下单购买

关注文耕学堂

阅读更多文字解读文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