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金陵第一园,赏瞻园楹联(3)
瞻园面积不大,却颇具特色,共有大小景点二十余处,布局典雅精致,有宏伟壮观的明清古建筑群,陡峭峻拔的假山,闻名遐迩的北宋太湖石,清幽素雅的楼榭亭台。堂宇阔深、园沼秀异、夙负盛名。
环碧山房北是移山草堂,门两旁有对联“诗笔离骚亦时用,文章尔雅称吾宗”,取自苏轼在湖南汨罗屈子祠题联。
移山草堂东面是逐月楼,这是一幢两层五开间歇山式建筑,甚为壮观。因谓楼高,手可逐月,故名之。大门楹联为林则徐所书:南士渊源承北学;秋曹门馆坐春风。
环碧山房东面平台,凭栏观鱼赏景,先观赏到春波亭和抱石轩,春波亭建在抱石轩前探入池中的湖石台基上,为单檐攒尖顶样式。
抱石轩为小三开间卷棚屋顶之敞轩, 置于水池以 北假山的山腰处,表达“抱石轩”的含义。袁枚《瞻园十咏》“抱石轩”:“一轩当石起,紧抱丈人峰。花月分窗人,烟萝合户封。坐怜红日瘦,行觉绿阴浓。鸟问幽栖客, 人间隔几重?”
轩内北墙上辟有一框景窗,窗外的竹林成为一副水墨画。框景窗两旁有楹联:奇石叠含千古秀;碧水池蕴万年春,横批是清初著名画家、诗人查士标题:“一亭秋月啸松风”。
抱石轩东面是建在假山石上的稊生亭,亭为六角单檐攒尖顶。稊生亭出自袁枚“十咏”,因此处曾有古树枯而复生而得名。“春风如隔世,去鸟复来栖”。稊,为新生的柳芽或嫩柳条。
稊生亭旁有一整块体型巨大的太湖石—佛掌峰,它是瞻园北部代表性湖石之一,因形似佛手而得名,又名“如来神掌”。
继续东行是明志楼,楼前立有“江宁布政使司署”木牌坊,这里曾是江宁布政使衙署。楼内展出120多件文物史料,集中展示瞻园作为布政使衙署200余年间的发展史,经历了147任布政使。楼前楹联:水木依然,重过名园寻往迹; 沧桑屡易,几回春梦醒无痕。
出明志楼东行,院门后迎面安放着一块雪浪石,汉白玉石底座原配汉白玉赏石盆,系明代王府旧物。雪浪石像一团击在石上的浪花,又像一团积雪,随着太阳的照射,正在渐渐地融化。石头正面有无数大小不同的涡洞,背面是条条形同雪浪的斜纹,这块石头上的涡洞与斜纹有着极强的透视感和动态感,每面都迥然不同,在不同的光线照射下有各种虚实变化,令人百看不厌,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