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香小传(3)
棉花作务组里的主心骨
建国之初,受生产力水平限制,我国各种物资供应严重不足。朝鲜战争爆发后,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采取重重包围封锁政策,我国各种战略物资尤其是棉花供应的紧缺状况更加严重。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还影响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各种战略物资无法从国际市场上得到满足,我国只有通过努力发展生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来解决经济困难。针对棉花的紧缺,国家高度重视棉花生产,号召农民大力种植棉花,在全国掀起了种植棉花的热潮。
陕西关中素来以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虽然历史上有悠久的种棉历史,但因种植技术落后、产量不高、作务难度大等原因,棉花栽培在当地一直是个弱项。民间流传着“踏不死的麦子栽不活的棉”等俗语,可见农民对种棉花种植的感慨和无奈。
但国家有困难,就必须迎难而上。渭南县响应国家号召,要求每个队都要成立棉花作务组。全县掀起了棉花生产热潮。1955年,八里店村农业初级社副主任张秋香经过深思熟虑,主动提出由自己组建棉花作务小组的想法。经过研究,张秋香被任命为植棉小组组长。
作务棉花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干起来难,种棉花过去一直是男人们干的活,全村妇女都没有实际生产经验。但既然已经立下“军令状”,硬着头皮也要干下去。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动员,终于有八名好姐妹响应她的号召,愿意跟她务棉花。她们是李凤英、谷淑芬、李莲英、刘秋芳、朱淑兰、刘慧琴、任道群、田凤琴。这样,渭南县第一个妇女务棉小组成立了。
那时,其他村组承担务棉任务的大多都是村里的能人,可是她们一帮妇女,且大多都是中年人了,平均年龄40岁,一点经验都没有,从零开始学习务棉,困难和压力可想而知。张秋香不畏困难,积极组织大家学习报纸上刊登的曲耀离的植棉经验,给大家讲解增产棉花、支援国家建设的道理。乡、村党组织坚定地支持她们,为她们提供了良种、化肥和农药,县上也派来技术员具体帮助指导。有了上级的支持,棉花作务组干劲迅速高涨。
从播种那天起,妇女们几乎每天都在地里忙活。棉花作务技术要求高、劳动量大,生长的每一步都要有人照料。除了中耕、施肥、灌溉以外,更为重要的是除草、打掐、灭虫……这些活都非常费时费力。她们每天都要起早贪黑地干,往往忙得顾不上干家务事,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老人没有人照顾,孩子没有人看管,饭菜没有人做……面对姐妹们遇到的实际问题,张秋香采取互助的形式,解决了她们的实际困难。谁家的孩子稍大一些,就主动到各家去帮忙。张秋香的几个孩子都非常懂事,经常替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成了各个姐妹们家里的常客。
以前棉花亩产只有三、四十斤。张秋香不信邪,她发挥当地水浇田的优势,决心使棉花产量上一个大台阶。可是,有决心和勇气是一回事,要做到可不容易。就拿浇水来说,不浇水棉花长不好,但浇水把握不好火候,管理跟不上,棉花也难以实现丰产。所以,棉花整个生长期都需要精耕细作,每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
作为领导,张秋香事事都要想到群众前面、走在群众前面。她一心扑在棉花上,生产队每天早上5点半打上工铃,社员6点才陆陆续续下地劳动。为了不误农时,张秋香总是不等上工铃响就下地了。等别人下地的时候,她早已在地里干了好一会儿了。受她的影响,棉花作务组的妇女们比学赶超,每天都争先恐后地进地忙活。阴雨天,她们照样下地干活。天旱了,她们推水车灌溉。灭虫时,农药气味熏得人头昏、恶心、呕吐,她们歇息片刻又上阵了。用农药灭虫效果不大,她们就用针从棉杆、棉叶、花蕾里把虫子一条一条钩出来。棉花需要打掐了,她们象管娃娃那样耐心细致地作务。身为作务组长的张秋香,一心扑在棉花上,整天在棉田里忙个不停,群众亲切地称她“花儿妈”。
在最繁忙的季节,张秋香更是连家里也顾不上管了。他的儿子当时正在上学,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可是儿子放学回到家,却常常是冰锅冷灶,只好啃几个冷馒头、喝几口凉水又去上学。据村民们回忆,她的丈夫姬玉亭从单位回来,对她毫不顾家的现象也很是不理解。后来,在邻居们、干部们的帮助下,姬玉亭逐渐理解了她,并大力支持她的工作,而张秋香也是尽力照顾好家人。她常常早早起床,上工之前就把饭做好焐在锅里,等儿子放学时,饭基本上还是温热的。但有时工作起来,她还是“本性难移”,把儿子又忘掉了。她的儿子姬永明回忆说:“我妈把公家的事看得重上加重,家里没时间管。我在学校上学,别人家的孩子回来有热菜热饭,我回来是冰锅冷灶,不见母亲踪影。只好吃冷镆。1959年渭河发大水,我妈在河滩上领着村民'鞭梁’,整整三天两夜没眨眼,没回家,我也饿了两天肚子。”
家人的信任和理解,解除了张秋香的后顾之忧。她的老公醇厚善良,无论张秋香在村田劳动还是外出开会学习、介绍经验,他都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家里两个孩子也听话懂事,他们为她创造出更多的条件忙集体的事。这样,张秋香就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植棉工作中来,为她的成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